全年訂價:¥160.00/年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75年,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管主辦,為反映武漢科技大學師生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刊物。本刊作為武漢科技大學的學術“窗口”,及時發表本校師生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成果,以促進國內外學術界及社會對武漢科技大學的了解,學報以社會效益為首位,努力擴大武漢科技大學在全國冶金行業的影響力。本學報主要刊載本校冶金工程、冶金材料科學、冶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科學與控制、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建筑工程、環境工程以及基礎理論研究等學科的學術論文。擇優報道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在上述學科領域中所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本刊堅持質量是刊物發展生命線的理念,嚴格執行三審制度,不收人情稿,不收關系稿,以學術質量高低作為取舍稿件的惟一標準,注重學術水平和編輯、出版質量,加強管理,不斷完善,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曾用名:《武漢鋼鐵學院學報》、《武漢冶金科技大學學報》。
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新聞出版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我國《高等教育法》和貫徹落實《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繁榮學術、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服務,為“科教興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冶金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化工工藝與環境科學、爆破與建筑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管理科學。
地址:武漢市青山區,郵編:430081。
一、文稿須是未經發表的學術論文。請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本刊對采用稿件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時聲明。
二、本刊的編輯出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教育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要求,來稿要求著者提供題目(不宜超過20字)、作者、單位(全稱并具體到二級單位)、地址、郵編、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參考文獻和相應的英譯文等。
(一)摘要:須客觀地表述論文的基本觀點,篇幅以200~300字為宜,不可出現“本文”、“作者認為”等字樣。
(二)關鍵詞:體現論文主要內容的術語詞,每篇論文3~8個關鍵詞為宜。
(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民族、工作單位、職稱、電話及電子信箱。“作者簡介”置于文后。
(四)參考文獻:指著者引文正式出版物的出處,文中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出,連同頁碼一并置于行文的右上角,文獻說明一律放在文末,采用順序編碼制。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行的著錄格式標注。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注。其格式序列如下:
1.著作:[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2.譯著:[序號]國名或地區(用方括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3.期刊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頁碼。
4.報紙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四、論文題目、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均應譯出英文,著者姓名標出漢語拼音。
五、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項目,須注明項目名稱與編號。
六、歡迎海內外作者通過網上投稿系統投稿。
七、來稿60個工作日未收到錄用通知,作者有權對稿件另行處理。
八、論文一經刊用,贈樣刊2冊(同時寄送作者論文單行本10冊)。
超純鐵素體不銹鋼中TiN夾雜析出的熱力學分析
從高爐除塵灰中綜合回收碳、鐵和鋅的試驗研究
醇類化合物對直鏈淀粉增塑效果的影響
含Nb-Ti-Al的X100管線鋼碳氮化物析出研究
TaC及Ta2O5涂覆納米碳管的制備與表征
CuO摻雜對10NiO-NiFe2O4陶瓷致密化燒結及其力學性能的影響
不同氧化鋁對輕量微孔剛玉骨料結構與性能的影響
碳化鋯/鋯涂層炭纖維的制備及其拉伸性能研究
各向同性煤瀝青制備炭/石墨纖維的研究
基于反饋線性化的車用無刷直流電機轉矩隨動控制
單毛細管中Ellis流體的滲流特性分析
CSP工藝Q235B熱軋帶鋼邊部裂紋成因分析
微細粒低品位碳酸錳礦強磁選工藝研究
從高碳粉煤灰中浮選回收炭的試驗研究
高磷鐵礦碳熱還原同步脫磷的實驗研究
基于Blender的礦山井巷模型自動生成研究
高爐蓄熱緩沖器傳熱模型及緩沖能力研究
新型無塵噴補機噴吹吸料器內部流場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