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60.00/年
《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創刊于198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上海醫科大學愛伊技貿公司、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期刊。本刊辦刊宗旨:引導生物醫學工程工作者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各種材料的前沿科學和先進技術內容包括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材料人造器管、生物力學、生物信息與控制、生醫學儀器生物醫學測量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醫學超聲工程、康復工程、生物芯片與傳感器、醫學圖像與成像、核醫學裝置、介入醫療工程技術、計算機在生物醫學工程中應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動態。本刊主要為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醫學院和綜合大學的有關專業師生、醫療器械行業和研究機構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有關單位的圖書、資料、信息等部門。本刊稿源來自全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各醫療單位。編委會由上海市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及各大醫院資源專家組成,編委會主任由上海市復旦大學王威琪院士擔任。曾用名:《上海生物醫學工程》。
引導生物醫學工程工作者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各種材料的前沿科學和先進技術。
研究論著、臨床醫學工程、綜合述評醫療器械、信息、綜合述評、醫療設備管理、臨床工程、產品介紹。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銀花路1路,郵編:201318。
投稿須知
1、稿件所述內容最好能有新意;主題明確,語言流暢,層次清楚,敘述準確。
2、稿件中如摘編或引用了他人資料,應在文末給出參考文獻。
3、投稿時請提供作者姓名、年齡、性別、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信箱等。
4、請勿一稿多投。來稿不退,請自留備份。
稿件要求
1、文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內容翔實,數據可靠,圖表規范,標點正確,文字準確通順。論著類文稿字數一般限字以內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和中英文摘要,個案報告等短篇報道限500~1000字以內。論著類文稿還應有25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和3~5個關鍵詞,以及與之相應的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用英文撰寫的稿件投稿時應附上中文稿。
2、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題下,名的右上角標注單位序號僅一個單位者不標注在作者姓名下依序標注作者單位,第一作者還須注明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及地址。A類及B類論文及單名的第一作者,必須提供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籍貫、職稱及學位。
3、中圖分類號: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標注可選1-2個。
4、文內一級標題序號:用1,2,3……;文內二級標題序號用1.1,1.2,1.3……;文內三級標題序號用1.1.1,1.1.2……;余類推。各級序號均左頂格打印,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標題。
5、文中大小寫、正斜體、上下標應準確。人基因縮寫符號用大寫斜體,人基因相關產物如蛋白質的縮寫符號用大寫正體;動物基因縮寫符號用斜體(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動物基因相關產物的縮寫符號用正體(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需用斜體字的外文,應直接打印成斜體,例如生物的屬名、種名、常數等用斜體。量符號也必須用斜體,如m(質量)、t(時間、溫度)、c(量濃度)、p(壓力)、v(速度),F(力),E(能量)等。統計學符號用斜體,如t檢驗,F檢驗,P值,x±s(均數±標準差)等。拉丁詞如invitro,invivo,insitu,etal等以及內切酶如EcoRⅠ,HindⅠ等也用斜體。
6、醫學名詞:以《醫學名詞》系列(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為準。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為準。新譯名詞應附外文。文內縮略語首次出現時應使用全稱。
7、計量單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8、圖表:力求簡明,避免與正文重復,并置于文內相應處。正文與圖表中數據須認真核對,做到準確無誤,相互一致。表格采用三線表格式。圖需一式兩份,其中一份不加注文字及符號,以備制版,另一份放文內,并在圖下列出圖序、圖題和圖注,圖內還應注明應有的全部文字和符號。
9、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文內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排序,并用方括號標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參考文獻,一般論著限15條以內。參考文獻的作者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al”,俄文加“цкр”)。舉例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文題[J].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美國《醫學索引》(IndexMedicus)縮寫〕,年份,卷(期):起頁-迄頁。
[書籍][序號]作者.書名[M].卷(冊)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頁-迄頁。
或:[序號]作者.文題.見:主編者,主編.書名[M].卷(冊)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頁-迄頁。
10、當報告人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應該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學標準并得到該委員會的批準,是否取得受試對象的知情同意。
基于物聯網RFID技術的嬰兒培養箱溫濕度無線監控網絡系統
淺談血透機風險分析與風險評估
第二屆東方放射學大會在滬召開
2012內鏡影像新技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馮曉源教授連任國際放射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第二屆面向臨床醫學的生物力學研討會順利召開
電熱中藥離子治療四肢閉合性骨折的最佳溫度初探
誘導多能干細胞:細胞療法的未來生力軍
3.0TMR前列腺掃描參數的應用
老年患者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效果
MRI和PET融合一體的BiographmMR
冠狀動脈中氧輸運的數值模擬研究
HTK液在大血管轉位手術中的應用研究
乳腺癌傳統適形放療與三維調強放療劑量學比較
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與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比較
宮腔鏡下子宮中隔切除術后防宮腔粘連方法的探討
醫用膠粘合剖宮產腹部切口效果觀察
基于小波變換和Teager能量算子的癲癇腦電自動分類
后牙縱折粘結再植術中離體時間與術后愈合方式的關系
我國非晶硅平板探測器全產業鏈建成投產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112) | 17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基金(12YZ098)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1174)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5345)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772751)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701021)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001164) | 2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基金(09YZ15) | 2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504) | 2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116)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7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 | 34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基金 | 11 |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 | 1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7 |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 4 |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 4 |
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 | 3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項目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