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55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地質力學學報》由中國地質科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創刊于1995年。本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以“弘揚李四光學術思想,求實、創新、發展”為辦刊宗旨,是反映地質力學領域科研成果的對外窗口。主主要報導地質力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包括殼、幔結構演化與構造帶的成生發展、地質構造與礦產資源、巖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構造運動與地球動力學,特別是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的防治,石油能源地質和第四紀地質新構造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同時關注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環境變遷規律等方面的應用科研成果??锏囊寐屎陀绊懥χ鹉晏岣?,在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的統計中,2010年度的影響因子為1.697,總被引頻次為576次?!兜刭|力學學報》同時網絡電子版,在編輯部網站上實時提供全文瀏覽下載。曾用名:《地質力學研究所所刊》。
以弘揚李四光學術思想,"求實、創新、發展"為辦刊宗旨。
基礎地質與應用、地質力學方法、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地質災害與防治、石油能源地質。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學院南路11號,郵編:100081。
1.來稿須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每篇論文必須包含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3—8個)、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并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基金項目及編號。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
2.論文摘要須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3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明性。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對應。每篇論文(含圖表,參考文獻、英文摘要)一般在6000字以內,最多不超過8000字。文中量和單位必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易混淆時,請用鉛筆注明。
3.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應附相應的中英文名。附圖力求簡明清晰,經緯度、比例尺、圖例等內容齊全。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分清,并與正文一致;凡涉及國界的附圖必須清繪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圖版所附照片,要求層次清楚,每版不超過21×14cm。
4.引用他人資料(包括數據、圖表等)均需注明出處。引用他人發表的資料或協作成果,應征求有關方面的同意;引用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或單位)、測試方法、精度及誤差范圍等。
5.文后參考文獻要求中、英文雙語,只列公開發表的文獻(內部文獻列入腳注),并按出現的先后順序(中、外文獻混排)排列,與中文參考文獻相對應的英文應與原文一致。格式如下:
(1)期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2)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3)論文集析出的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文稿中所用文獻、資料、數據等應認真查證核實,確鑿無誤,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實行文責自負。
7.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在收到稿件之日起,3個月內將給予答復。本刊對來稿有權刪改(涉及稿件實質內容的應征得作者同意),若作者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申明。稿件一經刊用,將酌付稿酬(光盤版不另付稿酬)。
皮羌走滑斷裂控制構造裂縫發育的力學機制模擬
新生代天山隆升與塔里木盆地北緣現今構造面貌關系——來自巖石聲發射的證據
上拱力背景下正斷裂剖面形態及極限應力狀態研究
湘中南晉寧期和加里東期構造線走向變化成因
西藏岡底斯東段南緣桑布加拉輝鉬礦Re-Os定年及地質意義
新疆西部北天山深埋特長隧道工程區應力場數值模擬
高郵凹陷真武斷裂帶西部低級序斷層發育規律預測
蘇北盆地海安凹陷現今構造應力場特征及構造樣式
夏口斷層對惠民南部地區油氣成藏的控制作用
東川運動及其對東川礦區褶皺構造的影響
老撾萬象平原鹽類礦床控礦構造研究
釋光測年中環境劑量率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蟻群算法的光譜分解方法剔除植被干擾信息
最大有效力矩準則約束下的廣西羅陽山地震、地質與地貌效應
對日本9級地震的中期預測及其依據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1009) | 17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1120226) | 14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0914025) | 11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1120163) | 11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0711510)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141) | 9 |
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I212011120215) | 9 |
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1212011120215) | 8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011010) | 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B25B02) | 6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78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 39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92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5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48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33 |
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項目 | 30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 | 27 |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 25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