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58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海洋通報》雜志是綜合性海洋科技學術刊物,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東海分局和南海分局聯合主辦。主要報道內容包括海洋水文、氣象、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等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以及海洋工程、資源開發、水產養殖、環境保護、環境預報、儀器設備等方面調查、研究和管理的新發展、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經驗。它集學術性與技術性于一體,適合于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員和有關大專院校的師生閱讀。
《海洋通報》雜志的宗旨是堅持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反映現代海洋科技發展的方向與水平,推廣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團結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繁榮我國的海洋事業服務。
本刊設有論文與報告、儀器與方法、綜述、簡報等欄目。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六緯路93號,郵編:300171。
(1)稿件不要涉及國家機密和不適于公開發表的內容。
(2)文章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簡明扼要(論文與報告、綜合評述限6000字,其它類文章以簡短為宜)。論文文首應有300字左右的報道性摘要(內容包含論文的目的、方法/資料和主要結果與結論)和3~8個關鍵詞,并譯成英文稿附于文未。
(3)計量單位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表示)。所有物理量符號(變量)和屬以下拉丁文生物名稱一律用斜體,標量和數學運算符號用正體。
(4)文稿只附最必要的圖、表(表、圖題目采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并串于文內。圖件線條要清晰和主輔線分明,主線粗、輔線細(不要細于0.2mm);圖件標示內容要齊全(如地理坐標經緯度、橫縱坐標的含義和單位,單位表示方式采用“/單位符號”方式),字體為宋體且字號不小于6號;圖件規格大小應適中(寬度不大于14cm)。已采用稿件請提供各插圖的獨立.tif和/或.jpg格式文件和激光樣。本刊為黑白印刷,請不要以顏色線條或區域來區分圖示內容,若為柱狀圖最好用斜線、橫線、小方格或黑白區分。
(5)文未應列出主要參考文獻,且著錄格式和項目應齊全、規范,如期刊、圖書及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為:
1)文獻為期刊時:[序號]作者(外文姓在前,名縮寫在后,不加縮寫點,3名以上省略)。章題目[J].刊名,年份,卷數(期數):起-止頁碼.
2)文獻為圖書時:[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在正文中按文獻出現順序依次編號,用方括號“[]”注于引文末右上角。未公開發表的內部文獻不要列入文獻索引表,應在正文引文末的右上角用半圓括號“)”注明順序號,并在該頁末標出內部文獻(作者.文章題目.年份)。
3)為電子文獻時:[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網址或載體,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電子文獻載體類型:聯機網絡——OL,光盤圖書——M/CD,網上期刊——J/OL,網上電子公告——EB/OL)。
(6)本刊采用電子郵件投稿。請在發送電子文本的同時,附寄一份打印件。來稿請注明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7)來稿文責自負,編輯部只對原稿負責。來稿請不要一稿多投,本刊收稿后于4個月之內將處理意見通知作者,逾期稿件作者可另行處理。
(8)來稿請附上第一作者的個人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所從事的專業和科研主攻方向,以及主要成果和所發表的論文篇數等。
南海某氣田C平臺腐蝕環境探討
長江口海岸帶環境及管理問題
一種基于電子地圖的GPS導航定位技術
膜集成技術在海水養殖中的應用與探索
聚合酶鏈式反應在對蝦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邊緣海形成演化模式研究概述
深圳灣海域環境容量及污染總量控制研究——Ⅰ.潮汐、潮流數值模擬
中國近海聲速剖面的模態特征
欽州灣海底沉積物Hg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黃河三角洲清水溝河口區近期沖淤演變特征
煙臺海域中度嗜鹽菌分離、鑒定和系統進化研究
基于皺紋盤鮑(Haliotisdiscushannai)EST數據庫的串聯重復序列特征分析
三角褐指藻對銅離子長期暴露的生理響應
中國赤潮發生頻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多發年份的R/S預測
海洋生態動力學模型在海洋生態保護中的應用
基于16SrRNA和recA香魚鰻利斯頓氏菌的分離鑒定
煙臺海域暴發滸苔ITS及5.8S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576041) | 6 |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105009) | 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2CB412401) | 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8160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71498)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606025)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76030) | 5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10132130001) | 5 |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105003) | 5 |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205018) | 5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03 |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13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0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98 |
國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學基金 | 7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6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36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36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35 |
“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