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30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測試》創刊于1975年,是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期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潔擔任主編,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國內知名專家擔任期刊的特邀編委和編委。曾用刊名:中國測試技術;實用測試技術。
《中國測試》以追蹤測試領域學科發展前沿,闡釋測試理論方法和測試實踐應用之精髓為宗旨,是集國民經濟多行業、多領域、多學科測試技術特色為一體的權威性學術期刊。
本刊綜述與研究報告、國家基標準研究、計量檢定與校準測試、產品質檢與標準研究、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儀器儀表與傳感技術、化學分析與生物技術、工程測試與控制技術等。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玉雙路10號,郵編:61002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小客車的維修和降噪處理
活塞式壓力計的正確使用
單片機流量測試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2000年第4季度電阻應變計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分析會在蓉召開
在OpenGL下動態觀察模型
常用計量技術中的光波干涉講座(一)基礎篇
分形特征的模擬電路故障診斷方法
高速數字電路信號完整性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
反激變換器輸出紋波電壓分析與測量
表面裂紋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擴展特性
基于AHP的測試性分配方法研究
奇異譜多參數分析在發動機檢測中的應用
微波消解在茶葉和土壤稀土元素與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用
光譜載體氯化鋰對ICP-OES法測定鉛錳的影響
某礦區含碳硅巖和碳質灰巖中鈾的分析
基于PCA-SVMR快速測定復方氯丙那林和對乙酰氨基酚
基于單片機的不對稱脈沖軌道電路接收器設計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321) | 8 |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3YQ230575) | 8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61025014)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72205) | 7 |
國家創新方法工作專項(2008IM022100) | 7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2009NZ0015) | 6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8AA042408) | 6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6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9BAG12A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1153) | 5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952 |
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 | 7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70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5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2 |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 | 41 |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41 |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 41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 | 37 |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