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原中國石油工業(yè)部七五規(guī)劃中刊物,是我國展示世界先進測井技術的信息總匯,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主管,由大慶測井公司、煤炭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和全國各油田聯(lián)合主辦的面向全國的權威性刊物。本刊以科學態(tài)度、求實精神贏得廣大讀者信任和喜愛,是我國報導世界先進測井技術發(fā)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家刊物。曾用刊名:測井方法研究。
本刊主要刊登:介紹國內外測井技術研究現(xiàn)狀、應用實例及其發(fā)展方向;報導國內外測井方面新技術、新產品及其設計精華,以及國內外測井市場動態(tài);討論和評價引進的儀器和設備的特點及其地質應用效果;報導國內外學術交流動態(tài);對國內外較有影響的論文展開不同觀點的討論以促進學術繁榮。本刊主要以石油、煤炭、地礦等系統(tǒng)從事勘探開發(fā)測井專業(yè)的技術干部、管理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等讀者為對象。
本刊設有:決策精華、熱點述評、地質應用、開發(fā)應用、綜合應用、新技術介紹、學術討論、應用天地、經(jīng)驗交流、百花苑、企業(yè)風采、市場動態(tài)、油海采珠、環(huán)球見聞、綜合信息等欄目、內容龐大、特色鮮明、突出前瞻、創(chuàng)新、求實、在國際測井界享有很高聲譽。
地址:湖北省潛江市江漢油田,郵編:43312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jīng)發(fā)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lián)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考察中國石油伊拉克項目
洞穴型儲層的有效性評價方法研究
大慶長垣地區(qū)測井曲線標準化研究
低孔滲泥質砂巖有效介質三水導電模型的應用
印尼RIPAH油田LTAF組地層測井資料標準化研究
影響川西地區(qū)二疊系棲霞組儲層流體性質判別的主要因素分析
高21塊油藏評價技術研究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舉辦院長論壇探討業(yè)務全球化油公司研發(fā)戰(zhàn)略
隨鉆測井的現(xiàn)狀與展望
準噶爾盆地九區(qū)南火山巖裂縫識別方法研究
隨鉆電阻率各向異性影響機理分析
好風憑借力占領大市場——長城測井依托技術優(yōu)勢打造企業(yè)品牌紀略
基于多礦物模型分析的最優(yōu)化測井解釋在X油田中的應用研究
ECS在塔里木復雜地層中的應用
南堡凹陷火山巖巖性識別方法
元素俘獲譜測井在火山巖儲層孔隙度計算中的應用
馬東地區(qū)低阻油層成因分析
大慶連續(xù)測井技術為油田注入新活力
西北緣地區(qū)石炭系火成巖常規(guī)測井裂縫識別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3CB228003) | 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9CB219307) | 6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8ZX05036-002) | 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9CB219300)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4096) | 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44) | 3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2X05017005) | 3 |
四川省重點科學建設項目(SZD0414) | 3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20-005) | 2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5-003)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48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24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項目 | 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2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 |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4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測井重點實驗室基金 | 3 |
四川省重點科學建設項目 | 3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項目 | 3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