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50.00/年
《證據科學》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承辦的學術性期刊,2007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為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刊物。本刊立足于證據法學、法庭科學、醫(yī)事法學理論與實務領域,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宗旨,結合我國立法、司法實踐,廣泛參考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證據法學、法庭科學、醫(yī)事法學以及相關邊緣交叉學科領域的前沿理論、判例學說、研究成果,研究證據科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問題和重大法律問題,為我國證據科學、醫(yī)療糾紛訴訟立法和司法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根據,提升我國證據科學、醫(yī)事法學的學術水準。因此,《證據科學》將主要刊登國內外研究人員的理論研究、實務實證研究成果,注重前沿性、學術性、實用性,對熱點問題、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對現(xiàn)實熱點問題將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曾用刊名:法律與醫(yī)學雜志。
《證據科學》雜志目前設證據法學、法庭科學、醫(yī)事法學3個板塊、開辟專論/述評、學術前沿、學術研究、案例評介、實證研究、法官說法、學術爭鳴、科學證據、域外法學、學位論文等欄目。每期根據來稿情況酌定欄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成路25號,郵編:100088。
(一)來稿請以書面形式寄至本刊編輯部,請不要直接寄給編委或編輯個人,以免影響稿件審讀;文章如被采用,本刊會聯(lián)系作者并發(fā)送相應的電子稿。
(二)來稿請注明是否專投本刊,有關作者姓名、學位、職稱(職務)、單位及詳細聯(lián)系方式的個人資料請另附一頁說明,不要書寫于正文中,以便專家進行匿名審稿。
(三)來稿請在正文前加列“摘要”與“關鍵詞”。摘要采用敘述式,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shù)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5個。同時請附上英文標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英文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注意與中文部分對應。
(四)作者簡介為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或學位,職稱或職務,研究方向,可公開的電子信箱(E-mail)、電話(Tel:86+區(qū)號+電話)、博客(Blog)等。如有資助課題及通信作者,可附上資助課題名稱及編號、通信作者等。課題需附課題證明復印件,第二作者為非本單位的,應附作者親筆簽署的同意署名文件。
(五)本刊提倡一稿專投,首次發(fā)表。凡于三個月內未收到本刊的“稿件錄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在收到本刊的錄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的,請作者務必及時通知本刊。
(六)本刊對所發(fā)表的文章享有兩年的專有使用權,包括以論文集、繁體文本、電子文本等形式出版發(fā)行,其期限從稿件正式發(fā)表之日起計算。作者如不同意該約定,請在投稿時予以明示。
(七)本刊對所發(fā)表的文章享有專有出版權,且直至法定版權保護期滿。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復印、照排、節(jié)選、電子刊物選用等各種形式的復制,須事先征得本刊的書面許可。
田某訴北京某醫(yī)院醫(yī)療損害賠償案介評
醫(yī)療事故鑒定中有關胎兒死亡問題的討論
論醫(yī)患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合同關系
論醫(yī)療事故及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的性質
遠程放射學帶來新問題
淺析成立醫(yī)療糾紛仲裁機構的必要性
當前醫(yī)療損害鑒定制度存在問題與對策
醫(yī)療過失鑒定需遵循的原則
“侵權責任法·醫(yī)療損害責任”研討會綜述
論量刑程序證明模式的選擇
論消費欺詐訴訟案件證明難題的化解路徑——以一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為樣本的分析
從相互協(xié)助到相互承認——歐盟刑事取證立法變遷探析
英美法國家科學證據的歷史沿革評述
證據法的理論基礎和意義
電子偽裝語音的變聲規(guī)律研究
《證據科學》雜志注釋體例
《證據科學》雜志訂閱單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5JAZH019) | 7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001386)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3BFX038)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100216) | 2 |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3ABA140) | 2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03034459) | 2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980078)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0629)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00399)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0660)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4 |
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 |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2 |
廣東醫(yī)學科研基金 | 2 |
廣州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 2 |
湖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 | 2 |
衛(wèi)生部科學研究基金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