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44.00/年
《記者搖籃》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山東菏澤新聞學院主辦,中國記協主席、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題寫報頭的一份學報。它立足校園、面向社會、輻射全國,在全國同類學報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肩負著面向全國培養和輸送新聞人才的重任。創刊以來,《記者搖籃》先后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云,新聞界泰斗、原新華社社長穆青,中國記協主席、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著名政治改革家、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日周,《中國教育報》主編王增昌,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汪文華,著名新聞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鄭保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等政界、新聞界、文藝界高層人士和名流進行了采訪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本刊以普及大眾新聞教育,培養新聞人才為己任,取得了喜人的業績。已有1000余名報友從《記者搖籃》走出,活躍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浙江分社、河北分社、山東電視臺、北京娛樂信報、云南政協報等全國500余家新聞媒體。
2002年以來,《記者搖籃》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已形成以《記者搖籃·月末版》、《記者搖籃·文藝專刊》、《記者搖籃·記者觀察》、《記者搖籃·新聞縱橫》、《記者搖籃·新視窗》等為一體的系列化辦報格局。并將編撰出版由邵華澤主席題寫書名、《記者搖籃》報記者采寫的大型系列叢書《小記者寫天下》十冊,現已開始征稿。本刊現為半月報,每月15日、30日定期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報紙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建成遍及全國28個省區市完善的發行網絡,在全國總發行量已突破二百萬份。
《記者搖籃》“本刊專稿”、“本期視點”、“媒介觀察”、“媒介批評”、“觀點速覽”、“海外傳媒”、“采編實踐”、“職業素養”、“采訪手記”“我的成長”、“傳媒資訊”、“新聞寫作”“品牌建設”、“專題研究”、“主播在線”、“探索”、“營銷策略”、“新媒體”、“廣電縱橫”、“視聽藝術”、“名家說圖”等。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青年大街356號,郵編:110003。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社會大型文化活動報道的感染力
副刊:一塊有“屬性”的精神領地
案例報道應有法律文書審定機制
策劃活動助推報紙影響力
讓連載成為好書盛宴
新聞節目應開辟典型宣傳專欄
培育和拓展廣播市場的幾點淺見
在改革上突破與發展——地市級黨報應以自身特有優勢資源打造地方主流媒體
以專業性提升黨報社會新聞的品質
挖掘新聞中的“新聞”
做“圖文雙棲”的駐地記者
專訪的多種形式
責任媒體作為應在決策前
要聞夜班編輯的“關口”意識
以科學精神求證食品質量報告
期刊編輯的市場意識
從“察言”到防新聞“走形”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 | 1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5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 |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 | 3 |
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2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2 |
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 | 2 |
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 | 2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