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56.00/年
《認知詩學》創刊于2014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四川大學藝術學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詩歌與認知科學交叉領域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便致力于探索詩歌創作與接受過程中的認知機制,為跨學科研究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不僅架起了文學與科學之間的橋梁,更為學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創新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高端平臺。
該雜志的核心在于探討詩歌這一古老藝術形式與現代認知科學之間的內在聯系。詩歌作為人類情感與智慧的結晶,其創作與接受過程涉及復雜的認知活動,包括語言處理、情感共鳴、意象構建、記憶提取等多個方面。而認知科學則通過心理學、神經科學、語言學、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揭示了人類認知活動的本質與規律。雜志正是將這兩者緊密結合,通過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詩歌創作與接受過程中的認知機制,為詩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內容方面,它涵蓋了詩歌創作的認知過程、詩歌語言的認知分析、詩歌意象的認知構建、詩歌情感的認知體驗等多個方面。每一篇文章都力求在理論框架的構建與實證研究的驗證之間找到平衡點,通過嚴謹的科學方法和豐富的實證數據,揭示詩歌與認知之間的微妙聯系。這些研究不僅深化了我們對詩歌本質的理解,也為詩歌創作與欣賞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學術綜述、理論探索、認知藝術研究、認知文體批評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八條52號,郵編:100700。
1、文題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正文篇幅在8,000字左右,書評為5,000字以內。
3、需有英文的文題、作者姓名、一二級單位、摘要和關鍵詞
4、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及電話號碼、基金項目名稱與編號),以便聯系。文章正式發表時,僅公開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基金項目名稱與編號等。
5、文題下的署名區列出姓名、一級單位、二級單位、單位所在城市、郵編。
6、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分別著錄。注釋列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15)”《文后參考資料著錄規則》,中外文參考文獻分別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
7、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8、引用他人著作應依次標明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第一版的著作無須注明版次。
9、稿件要求文字論述準確、觀點精妙,并有較強的指導性、前瞻性、思想性、新穎性。論文題目應新穎、簡明并明確反映論文內容,不超過30個漢字,如字數太多可加副標題。
10、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