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18.00/年
《南方語言學》創刊于2008年,發行周期:半年刊,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國內語言學領域的一份重要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內容的嚴謹性、學術性強以及廣泛的讀者覆蓋面而著稱。它不僅為語言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同時也成為了高校教師及學生、社會語言學家、翻譯工作者,以及其他對語言學抱有濃厚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要讀物。
在內容方面,雜志始終堅守學術品質,致力于發表高質量的語言學研究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語言學的各個領域,包括語音學、音系學、形態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每一篇論文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確保其學術價值和創新性。此外,雜志還定期推出專題研究,圍繞某一語言學熱點或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為讀者提供更為深入和全面的學術視野。
為了增強學術交流的互動性,雜志還設有學術爭鳴、書評、會議綜述等欄目。這些欄目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發表不同學術觀點、進行學術辯論的空間,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了解最新學術動態、評價學術成果的機會。這種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不僅促進了語言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也提高了雜志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關注度。
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語法與語義、海外漢語方言及語言應用
地址:中國廣州黃埔大道西601號暨南大學第二文科樓901漢語方言研究中心 ,郵編:510632。
1、來稿字數以1萬字左右為宜,并附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中文關鍵詞。文獻檔案的編譯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字數。來稿要求觀點鮮明、新穎,論據充分、有力,具有原創性,反對抄襲和一稿多投。
2、為突出本輯主題,除“‘南京學’與‘四史’”專欄,各欄目稿件與“長江文化”“文學之都”“一帶一路”與“大運河”等主題相關者優先采用。
3、刊發有關圍繞“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遠景目標南京城市發展研究的稿件。
4、刊發有關南京歷代名人軼事,以及地域文化保護、傳承與弘揚方面的稿件。
5、刊發有關南京歷史發展進程與地理環境變遷方面的稿件
6、書評、會議紀要、講話稿等恕不刊發。
7、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學歷、單位、職稱及聯系方式。屬于課題基金項目成果的來稿,請在文末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亦請附于文末。
8、作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知識產權,文責自負。編輯對已采用的稿件,做必要的編輯加工,一般不徑做內容修改,如需修改,提出意見,與作者溝通。
9、來稿由編輯部進行初審;初審通過的稿件,再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匿名評審;編委會根據評審意見,討論決定是否采用。結果于收稿后兩個月內回復稿件作者。未經采用的稿件除手稿外,一般恕不退還。
10、來稿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規定為準。來稿采用腳注,每頁分別編序,具體引文、注釋格式請參照《中國社會科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