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58.00/年
《東亞評論》創刊于2003年,發行周期:半年刊,山東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東亞地區經濟發展的學術期刊,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專業的分析,對東亞各國的經濟動態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從中國的經濟改革到日本的技術創新,再到韓國的產業升級,該雜志始終緊跟時代步伐,深入剖析各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和獨到的見解。
針對中國經濟改革,它深入探討了其背后的動力機制、政策導向以及改革成效。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該雜志不僅關注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還關注其經濟結構的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通過對中國政策環境的分析,以及對各類經濟數據的解讀,雜志為讀者揭示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層次邏輯和未來發展趨勢。
其次,對于日本的技術創新,雜志給予了高度評價。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其在半導體、汽車、機器人等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實力。該雜志通過對日本科技政策、企業創新機制以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日本技術創新的特點和優勢,為讀者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主編筆記、區域與國別、國際政治、經濟與合作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干面胡同51號,郵編:100010。
1、期刊的主題聚焦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的熱點問題,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理論和實踐問題。
2、參考文獻應引用公開發表的資料,文獻序號與其在文中出現的次序一致。參考文獻的不同類型用不同的大寫字母標注。
3、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4、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5、作者姓名應有相對應的漢語拼音,工作單位應有相對應的英文。作者簡介置于首頁頁腳:姓名,性別,籍貫,單位全稱職稱(或職務),電話號碼。
6、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200個漢字);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7、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8、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9、來稿一律采用電子郵件投稿。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以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數字按《關于出版物上的數字用法的規定》書寫。
10、學術準確性:審稿人通常會評估稿件的學術準確性和嚴謹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數據的可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