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0.00/年
《地球與行星物理論評·中英文》創刊于1970年,發行周期:雙月刊,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它是一本專注于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研究的學術期刊,其研究內容覆蓋廣泛,深入探討了太陽系及其他星球的形成歷史、行星大氣與表面特征的演變,以及行星系統的多樣性與共性。通過對這些領域的深入研究,該雜志不僅為我們理解地球自身的物理過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同時也為我們探索其他行星的環境條件與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雜志關注太陽系及其他星球的形成歷史。這一領域的研究對于我們理解行星系統的起源和演化至關重要。通過對太陽系內各個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的形成歷史進行研究,我們可以揭示出行星系統的形成機制和演化規律,為探索其他恒星系統中的行星提供重要的參考。雜志對行星大氣與表面特征的演變進行了深入探討。行星的大氣層和表面特征是行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行星的氣候、地質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對行星大氣和表面特征的觀測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行星的環境條件、氣候變化、地質活動等信息,進而推斷出行星內部的物理過程和演化歷史。
此外,雜志還關注行星系統的多樣性與共性。行星系統是宇宙中最為常見的天體系統之一,包括恒星、行星、衛星等天體。不同行星系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共性。通過對不同行星系統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揭示出行星系統的多樣性和共性,進一步理解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規律。
綜述、“空間物理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巖石物理”(Ⅱ)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5號,郵編:100081。
1、投稿稿件內容征得所有署名作者的認可,并征得作者單位同意投稿。投稿稿件為原創作品、無一稿兩投。稿件中沒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
2、參考文獻:在文章正文的后面,著錄格式:專著:[序號]作者(多作者只列出前3位,以后用“等”).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3、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4、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5、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務職稱,學歷學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等。作者簡介用腳注,宋體小五號字。
6、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7、本刊對所有稿件使用萬方查重系統進行檢測,要求綜述類文章重復率不超過25%,其他文章重復率不超過15%,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將會被拒稿。
8、作者投稿前應仔細閱讀本刊投稿指南,倫理政策和編輯政策。
9、每幅圖(表)插入在文中相應位置。每幅圖(表)應冠有中文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
10、投稿作者保證稿件內容不涉及保密問題。凡涉密單位作者投的稿件,如作者單位為公安、軍隊等院校或科研單位,作者應提供稿件不涉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