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法治研究》創刊于2013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上海大學法學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它是一本秉持著學術嚴謹、理論深刻的宗旨,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權法治研究領域的專業雜志。該雜志致力于為該領域的學者提供一個深入探討、交流學術成果的平臺,推動相關學術理論與實踐的快速發展。
作為一家權威的學術期刊,雜志吸引了許多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投稿。雜志不僅關注產權法治的基本理論問題,也關注產權法治的實踐問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該領域的學術研究與實踐發展。在雜志的編委會中,匯聚了來自不同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的專家學者,他們在產權法治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編委會通過嚴謹的審稿流程,確保每篇稿件都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和實踐價值。
同時,雜志也注重與讀者的交流和互動。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在線研討會等形式,為讀者提供與專家學者交流的機會。此外,雜志還開設在線論壇,讓讀者能夠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學術心得。
環境產權國際論壇、人工智能產權研究、產權保護與救濟、案例分析
地址:上海市上大路99號,郵編:200444。
1、本刊對擬用稿件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者請在來稿時聲明。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行保留原件。本刊審稿周期為三個月,如三個月內未收到回復,作者即可自行處理稿件。
2、本刊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標注體系:文章正文部分所引用的文獻,在引文后的圓括號內標明作者名和文獻的出版年份。
3、題名簡明精練,不宜超過20個字,應刪去無實質性內容、可有可無的字和詞。如“關于……”,“試析……”等詞一般可以省去;沒有特定定語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應被視為贅詞,予以刪除。
4、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5、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
6、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內,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5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7、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8、文章中如出現附錄(Appendix)或附件等形式的內容,統一放在參考文獻之后,它們之間保持適當的間距。
9、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10、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