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與文化》創刊于2020年,發行周期:半年刊,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主管,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雜志致力于為廣大學者和讀者提供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藝術研究平臺。雜志致力于推動中醫學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合作,通過對當代醫藥實踐的報道與分析,努力將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
作為一本專注于中醫領域的學術期刊,它始終堅持高質量的學術標準,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雜志涵蓋了中醫理論、臨床實踐、中藥研發、針灸推拿等多個方面,為廣大學者和臨床醫生提供了一個全面、權威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強調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相互借鑒與融合。在現代醫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醫學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雜志關注中醫學在當代醫藥實踐中的應用與發展,報道和分析中醫藥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雜志特別關注中藥研發與針灸推拿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中藥研發是中醫學的重要分支之一,針灸推拿則是中醫學獨特的非藥物療法。這些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對于推動中醫學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雜志通過報道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中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想與特質、知識與流傳、會通與轉型、學術書評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后,請通過本刊稿件處理系統發回修改稿。超過編輯部規定時間未修回者按自動撤稿處理。
2、務必于稿件文題前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最后學位、當前職稱、專業方向、通信地址、聯系電話,E-mail,如為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亦請注明)。通信作者與第一作者簡介相同。
3、篇名: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為論文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準確簡潔的摘錄,應寫得簡明扼要,篇幅要短,關鍵詞可選取論文中起關鍵作用,最能說明問題、代表中心內容特征的最有意義的單詞或詞組。
5、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6、本刊注釋一律采用每頁單獨排序的頁下腳注。注釋序號用①,②…標識。首次出注時的標注順序為: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外文文獻題名用斜體,出版地點后用英文冒號,其余各標注項目之間,用英文逗點隔開。再見時可省去出版機構和出版日期。
7、計量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軋93)量和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其名稱和符號。
8、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9、來稿字數建議在10000-20000字之間/學術書評建議在5000-10000字之間;
10、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