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tǒng)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CA 化學文摘(美)、SA 科學文摘(英)、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shù)據(jù)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
《Chinese Physics C》(原《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為專業(yè)性學術期刊,月刊,每期96頁,國內外公開發(fā)行。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專業(yè)性學報。
《Chinese Physics C》辦刊宗旨:反映我國上述學科的研究水平,推動學科的發(fā)展與人才的成長,并促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翱靾蟆睂冢阂宰羁焖俣龋?~4個月)發(fā)表最新重要科研成果的簡要報導。同時,本刊也盡快發(fā)表國家重大項目、重大基金項目與前沿課題取得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成果的論文(6~9個月)。
《Chinese Physics C》在2002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國家期刊獎中的百種重點科技期刊獎,曾在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期刊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在1990年、1992年與1996年連續(xù)三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期刊二等獎。在1992年與1997年國家科委組織支持的評比中,連續(xù)兩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科技期刊,均獲二等獎。
《Chinese Physics C》編委會擁有國內外六十多位專家學者負責組稿與審稿,保證了期刊的學術質量。一組敬業(yè)的、經驗豐富的專業(yè)編輯人員保證了期刊編輯出版的高水平。在國內本領域期刊中,本刊在被引用次數(shù)排名居前列,許多論文獲得部級與省部級的獎項?!吨袊锢鞢》是物理類和原子能類優(yōu)秀期刊之一。
粒子物理、核物理、宇宙線物理、加速器及同步輻射等學科
地址:北京918信箱,郵編:100049。
1本刊只接收發(fā)表英文稿件.
2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有新意、數(shù)據(jù)可靠、文字精練.
3來稿文件格式為:Latex,pdf,word.本刊不再受理紙稿和E-mail投稿,紙稿不負責退回,請作者自留底稿.
4全部作者的姓名,單位及相關信息應填寫中文,便于編輯部與作者通信聯(lián)系.
5來稿內容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英漢對照格式),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所在國家,電子信箱,摘要,3—8個關鍵詞,1—3個PACS(Physics and Astronomy Classification Scheme)
6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編號,文獻著錄格式見網站的“參考文獻格式”.
7稿件中的數(shù)學公式及符號必須清楚無誤,上下角的字母、數(shù)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qū)別明顯;公式必須連續(xù)編號,公式末加標點.
8文中插圖格式見網站的“插圖要求”
9科技名詞術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如系新名詞,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現(xiàn)時需加以說明;第一次出現(xiàn)的英文縮寫詞應加注全稱;計量單位應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國際通用符號表示.
10來稿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編輯部將不予受理.
11來稿不得一稿兩投,稿件文責自負,內容應無泄密之處,署名及排序應無誤且無爭議.來稿一旦出現(xiàn)上述問題,責任由作者承擔.
12所投稿件一經本刊錄用,作者須將該篇論文各種介質、媒體的版權轉讓給編輯部所有,并簽署《中國物理C》版權轉讓協(xié)議書(全部作者簽名),如不接受此協(xié)議,請在投稿時予以聲明.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Program) | 3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491303) | 2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9CB825200) | 2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825524) | 2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1026001) | 1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435010)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735010)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735080)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無)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491300) | 17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43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235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88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 | 36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30 |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29 |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 | 21 |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20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15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