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60.00/年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雜志(雙月刊)于2014年創刊,辦刊宗旨是發展傳統與現代睡眠醫學、促進睡眠醫學領域國內外信息交流和傳播,為宣傳和普及科學睡眠知識提供平臺,為醫學科研和臨床應用服務。本刊將及時刊登睡眠醫學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技術和新動態,重視所刊出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讀性。
卷首語、人物專訪、專家論壇、信息、診療方案、中醫睡眠醫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營路19號財富嘉園A座316,郵編:100055。
1來稿要求
1.1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
1.2來稿文字務求準確、精練、通順、重點突出。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摘要及圖、表和參考文獻),并附約400字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題目、工作單位和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講座、綜述、會議紀要、臨床病理(例)討論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
1.3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具體要求可參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編排規范》。
1.3.1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醫名詞術語按GB/T16751.1/2/3—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執行,腧穴名稱與部位名詞術語按GB/T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和GB/T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名稱。
1.3.2統計學符號按GB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采用斜體排印。
1.3.3計量單位執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規定,具體執行可參照《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1.3.4文字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12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聞出版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布的《簡化字總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發布的《現化漢字通用字表》為準。
1.3.5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①時間: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用4位數表示,如公元前8世紀,1994年不宜寫成94年。避免用時間代詞,如“今年”,“去年”等。小時用“h”表示,分鐘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②數值范圍:用“~”不用“-”,五至十寫成5~10;5萬至10萬應為5萬~10萬,不能寫成5~10萬;3×103~8×103可寫成(3~8)×103,不能寫成3~8×103。③百分數范圍:20%~30%不能寫成20~30%或60%至70%,(30±5)%不能寫成30±5%;④具有相同單位的量值范圍:1.5~3.6mA不必寫成1.5mA~3.6mA;⑤偏差范圍:如(25±1)℃不能寫成25±1℃;⑥長度單位:每個數值后的單位不能省略,如40mm×20mm×30mm,不能寫成40×20×30mm,也不能寫成40×20×30mm3。⑦有效數字數的修約不能用純數學的四舍五入法,應按以下口訣修約:4舍6入5看右,5右有數便進1(3.7502→3.8),5右為0看左方,左為奇數要進1(3.7500→3.8),左為偶數(包括0)全舍去(3.6500→3.6,3.0500→3.0),且要一次修完畢。數值的修約應執行國家標準GB3101-93附錄B的規定,其簡明口訣為“4舍6入5看齊,奇進偶不進”。
1.3.6圖片表格:凡用文字能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如用表和圖,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據,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現。每幅圖表單占1頁,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線表,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表身不用縱線,表中上下行數字對齊(有小數點的則以小數點對齊)。一組數字中有±號者,以±號上下對齊。表的兩側各空一格。
1.3.7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實需要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著錄;超過3人時只著錄前3人,后依文種加“,”及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題名后請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3469-199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可以采用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推薦的NLM’sCitingMedicine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
1.4臨床試驗注冊號:臨床試驗注冊號應是從WHO認證的一級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獲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冊號。臨床試驗注冊號排印在摘要結束處。以“臨床試驗注冊”(Trialregistration)為標題(字體、字號與摘要的其他小標題相同),寫出注冊機構名稱和注冊號。前瞻性臨床試驗研究的論著摘要應含有CONSORT聲明(Consd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列出的基本要素。
1.5統計學方法:盡可能詳細描述,建議補充有關統計研究設計、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等要求。
1.6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須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1.8作者:①參與選題與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需同時具備。作者署名有爭議或投稿后申請變更作者順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簽名的作者說明文件或知情同意書。
2審稿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在投稿時作者須告知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沖突(即:是否有經濟利益或其他關系造成的利益沖突)。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將告知退稿意見,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者,作者有權申請復議,并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
3稿件處理時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應務必事先與《世界睡眠醫學雜志》編輯部聯系,否則將視為一稿多投,作退稿處理。
4“快速通道”發表
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時間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的創新性書面說明、查新報告和2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經審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個月內出版。
5有關著作權事項
5.1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投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是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寄回者,可視作自動撤稿。
5.2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世界睡眠醫學雜志》論文投送介紹信及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世界睡眠醫學雜志》所有?!妒澜缢哚t學雜志》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該論文。未經《世界睡眠醫學雜志》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5.3確認稿件刊載后,需按通知書要求的數額支付版面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稿件刊登后贈送當期雜志2冊。
王寅教授調中焦脾胃治失眠驗案
王平教授從神論治失眠驗案舉隅
經方治療更年期失眠驗案
心臟神經官能癥合并失眠治驗1則
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V2.5)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方劑組方規律分析
應用中醫處方方法學分析王松齡教授治療失眠的經驗
不寐(非器質性失眠癥)中醫診療方案(試行)
中藥替代治療對安眠藥物依賴性失眠的理論與實踐
學用天人相應理論探索防治失眠癥的理論與實踐
高榮林主任醫師治療失眠的制方用藥特色淺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安眠藥物中毒84例的臨床觀察
睡眠醫學介紹
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簡介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技術標準審定委員會兒童睡眠呼吸障礙工作委員會成員名單
中國睡眠研究會關于2015年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的通知
睡夢如仙境綠芽待春風
世界中聯中醫心理學第七屆學術年會暨世界中聯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醫心理學·睡眠醫學論壇征文通知
第五屆全國睡眠障礙診療高級培訓班會議通知
溫膽湯聯合帕羅西汀應用于焦慮障礙治療初期臨床研究
失眠癥狀對突發性耳聾患者影響的臨床分析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30086)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60171) | 4 |
南京軍區“十一五”計劃課題(06MA70)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3149) | 3 |
南京軍區“十一五”醫藥衛生科研基金(06MA70) | 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505402)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2849) | 2 |
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創新課題(08MA056) | 2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0ZX09102-215) | 1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9BAI77B09)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7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6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5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 4 |
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 | 4 |
甘肅省衛生行業科研計劃項目 | 4 |
南京軍區“十一五”計劃課題 | 4 |
山東省中醫藥科技發展計劃項目 | 4 |
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