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84.00/年
本刊系衛生部主管,全國公開發行的科技類重要期刊,是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的會刊,已列入中國科技信息研究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并從2001年起列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本刊由吳階平副委員長親題刊名,由全國著名醫學工程專家級成編委會,十五年來,雜志出版質量逐年提高,現為大46開,64頁精美增裝本,月刊。
《醫療設備信息》現已更名為《中國醫療設備》。
本刊欄目設有:專家專論、研究論文、技術創新、醫療設備原理與使用、儀器設備質控與計量、科學管理、儀器設備維修、儀器設備市場信息、購置評論等。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竺園路12號天竺綜合保稅區泰達科技園7號樓,郵編:101312。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其他未說明文獻〔Z〕。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發,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醫用緊湊型回旋加速器水冷系統設計
幾種磁共振層厚測量方法探討
后裝源外觀活度的指形電離室測量法
醫院數字化
虛擬機在醫院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醫院應急網絡系統的規劃與建設
使用存儲工廠構建區域協同醫療信息系統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影響HIS的臨床病區代碼問題及解決方案
基于軍字一號的藥品流動統計查詢系統
數字X線攝影技術現狀
物聯網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科學管理
潔凈手術室的檢測評定與日常管理
加強醫療設備的經濟管理
醫用耗材價格管理在物價政策執行中的現狀和對策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0531) | 3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06J0371) | 2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A0410009) | 2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3053016) | 2 |
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計劃(KM200410025012) | 2 |
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05200820) | 1 |
國家實用新型專利(ZL200400676529) | 1 |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研究基金(07JYY83) | 1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A2004577) | 1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A2004389)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 |
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項目 | 11 |
南京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 | 10 |
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 5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4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4 |
總后勤部科研項目 | 3 |
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計劃 | 3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