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6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本刊創刊20年來,嚴格遵守國家的出版法規及條例,執行出版編輯規范,始終堅持突出實用為主,理論聯系實踐,注重基礎與臨床相結合,報道兒科領域新的科研成果、新理論、新技術、新進展,為促進我國兒科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服務為辦刊宗旨。
《實用兒科臨床》現已更名為《中華實用兒科臨床》。
專家論壇、論著、小兒神經基礎與臨床、兒童保健、小兒外科、藥物與臨床、講座與綜述、臨床應用研究。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金穗大道東段新鄉醫學院,郵編:453003。
1.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2.來稿篇幅以3200-4200字為宜。
3.來稿格式務必規范,煩請作者提供下列要素并按要求著錄:
(1)在正文之前列出作者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電子郵箱、作者簡介、文章題名、文章摘要、關鍵詞。請作者盡量提供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摘要和關鍵詞的英文翻譯。
(2)作者簡介:按出生年份、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和主要研究方向順序標出。
(3)摘要:300字以內,摘取文中主要論點,不要寫成“本文認為”之類的提示性語語言。
(4)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可選3-8個,不要選擇“評析”“思考”等通用性詞語作為關鍵詞。
(5)注釋:是對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集中排在文末,置于于參考文獻之前;凡引文皆列于參考文獻之中。
(6)參考文獻:錄著內容依次為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專著為M,期刊為J,報紙為N,論文集為C)、文獻出處或出版項、文獻起止頁碼(僅對著作)。具體格式可參見本刊各篇末的參考文獻項。
(7)基金項目:凡獲省級以上資助而產出的文章,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
(8)文內標題的層次序號采用一、(一)1.(1)。
4.來稿無需提供打印稿,只發送電子郵件即可。發送電子郵件時,務請將文稿以附件形式發送,并在郵件正文中寫明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或求學院校、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并在郵件主題中標出作者姓名。請勿一稿多投。若4個工作日內未收到本刊編輯部的回復意見,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5.編輯部有權對文稿進行適當壓縮、修改,作者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文末注明;作者文責自負。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關于參考文獻的規定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21羥-化酶缺陷44例分析
基礎加餐時胰島素治療兒童1型糖尿病的療效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患兒骨齡和身高的影響
中樞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性激素結合蛋白水平的變化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治療前后血清ghrelin的動態變化
天津地區漢族Graves病患兒人類白細胞抗原-DQB1基因多態性
高體積分數氧致慢性肺疾病新生鼠信號轉導轉錄活化因子3表達及其對表面活性蛋白-B的影響
孕婦甲狀腺疾病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對機體的損害及其防治研究進展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
孕鼠葉酸缺乏對新生大鼠肺發育及其表面活性蛋白C的影響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新生大鼠腦組織存活素表達及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
高體積分數氧致慢性肺疾病早產鼠肺組織Foxa2的表達及其意義
出生1~7d早產兒12h自由排尿觀察
無痛注射聯合鎮痛藥物緩解新生大鼠疼痛的對比研究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投稿須知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和凋亡誘導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新生大鼠亞細胞器中的表達
早中期胃腸內外營養對早產兒體格發育的影響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的病因及臨床特點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30425010) | 2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503807)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665) | 1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2000056905) | 13 |
四川省杰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基金(04ZQ026-033)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34) | 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1973) | 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30031)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1824) | 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72253) | 9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50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7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60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6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 55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53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47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 | 41 |
河南省醫學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 38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