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學校幼兒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中職學校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1.1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不高
幼兒教育心理學大多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多對舞蹈、美術等藝術方面感興趣,缺乏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書本的內容缺乏充分的認識。因此對于幼兒心理教育這門課的學習絲毫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是個很不利的因素。
1.2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中職學校幼教專業的教師自身缺乏實際幼兒教育的經驗,空有滿腹的理論基礎,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實際的專業學習能力。外加幼兒教育心理學這門課本身就難懂枯燥,學生不會應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懂如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經驗不足都是目前這門課程所存在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吸收效果差。
2.提高幼兒心理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
2.1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隨之此專業成為了中等職業學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幼師生及舞蹈教學的特殊性,本人現對入職后自己的舞蹈教學體會做以下探討,主要包括舞蹈教學要求、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如何改善問題三個方面。
關鍵詞:幼兒教育;舞蹈教學;中等職業學校
舞蹈教育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舞蹈讓幼兒感受到美和提高創造力、想象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幼師的自身舞蹈能力和教學能力至關重要。
一舞蹈教學內容及要求
舞蹈可以說是人類夸張的、有特定表現意義的語言,對肢體動作進行夸張、美化,來表現人類生活。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幼師專業的學生而言,舞蹈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舞蹈基礎訓練、民族民間舞蹈、幼兒舞蹈三個方面。
(一)舞蹈基礎訓練
舞蹈的基礎訓練包括力量、柔韌性、控制力、穩定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幾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相應的訓練方法,目的在于發現美。只有通過較為系統的對上述內容的訓練,才能克服在舞蹈練習當中出現的各種毛病,才能避免僵硬、不協調、呆板等表現。所以,舞蹈的基本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是舞蹈真正開發智力,表現美的前提,最基礎的訓練應當包括各種把桿上和把桿下的訓練,當中要融入“韻”在其中,每個動作都要有延展性和聯想力,要發展形象思維,自由地創造性地組合練習。
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個體一生中的初步教育,是培養個體自我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科學的幼兒教育能夠強化幼兒潛意識中的學習思維,優化先天性的學習習慣,新時期幼兒教育具有表面性性,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更多,農村幼兒教育的弊端是因為教育資源的匱乏和家庭教育的輕視造成,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落后,許多農村家庭沒有重視孩子的幼兒教育。在一個農村孩子的幼兒時期,大多數的學習來源于幼兒學校,一旦學校沒有做到科學的教育,那么農村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將會面臨巨大的困境。農村幼兒教育重在支援與優化,國家層面的支持能夠促進農村幼兒教育的改革,而專業的幼兒教育模式能夠優化農村幼兒教育內部的教學理念。《農村幼兒教育多元供給職能與績效》從“供給”與“績效”的角度對農村幼兒教育的建設優化進行了成分的說明,編者邏輯嚴謹,文章布局有序,從上而下,由國家層面對幼兒教育供給政策開始,結合重慶市農村幼兒教育基本情況與地方性政府的供給支援,對農村幼兒教育的多元供給職能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全書以基本幼兒教育理論知識為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以重慶市區縣幼兒教育為實證進行了實踐性的分析,理論與實踐兼備,內容與建議并舉,該書可為農村幼兒教育改革提供許多有益的參考價值。筆者認為,在教育水平嚴重失衡的現代教育中,農村幼兒教育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幼兒教育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結構,也沒有開展科學的幼兒管理策略,以致于許多農村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學習到基本的知識技能,以至于出現了許多中小學生輟學的現象。農村地區的幼兒教育意識較低,教育內容以基本技能為主,城市地區則會加入文化性的內容,提早開發幼兒的知識系統。幼兒教育內容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性,農村幼兒教育應該借鑒城市地區幼兒教育的多元化教學,強化農村幼兒潛意識中的知識儲備和學習動機。
一、傳統幼兒教育淺議
自隋代科舉設立開始,魏晉門閥制度便逐漸落寞,貴族統治集團也隨之改變,寒門士子通過科舉可以實現宏偉壯志,同時,教育也發生了變革,民間性的教育機構向底層人們開放,政府性的教育部門也逐漸容納寒門子弟。隨著這一教育變化,社會教育理念也發生轉變,底層家庭開始重視幼兒教育,從四書五經到琴棋書畫,從個人基本道德修養到政治階層的論政,才華成了實現理想的主要推力,教育則成了建功立業的唯一途徑。
(一)傳統童蒙教育
古人稱幼兒教育為童蒙,顧名思義便是兒童階段的啟蒙教育,魏晉以前,童蒙教育偏向于個人品德修養的學習,表現為“仁、義、禮、智、信”的個體思想教化,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國家政論思想教育,誠如《孟子》的論政思想和《論語》的仁義教化。自曹操“舉賢令”開始,知識教育與政治產生了聯系,即便是貴族門閥統治的魏晉,也有許多寒門士子自幼便有童蒙教育,唐宋時期士族門閥統治逐漸落寞,政治門檻的降低促進了教育的開放,加上文學發展到一定的高度,許多平民階級開始重視教育,一心想著有朝一日走進仕途建功立業。現代教育深受這種“學而優則仕”的影響,很多學校和家庭一味強調勤奮讀書實現功利性目標,卻忽略了幼兒教育的基本規律,也沒有意識到傳統幼兒教育中個人理想與國家大業教育的重要性,只偏向于基本的常識學習,并且教育內容過幼兒化,沒有進行多元化教育。
(二)人生理想與知識需求的結合
教育是個體實現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徑,現代教育是功利性與理想性的統一,功利性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理想性則是個人內心愿望的實現,幼兒時期雖說沒有很明顯的功利性和理想性,但是教育本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盡早的學習能夠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現代教育與科學技術息息相關,很多幼兒沉浸在電子社會的享樂之中,如果學校教育沒有重視傳統幼兒教育的啟蒙思想,那么現代幼兒教育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僅僅是表面性教化。現代幼兒教育應該重視孩子人生理想與知識需求的結合,農村幼兒教育也不例外,農村幼兒教育弊端本身居多,在幼兒生活常識與個人教化意識教育方面更為嚴重。并且,農村幼兒所接受到的教育環境、教育資源比較落后,如果幼兒學校沒有重視其人生理想和知識需求在農村孩子整個人生階段的重要性,那么農村幼兒往后的教育只會沉陷在機械的學科知識中,并且因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效率不高。在一般性的認知中,幼兒階段的教育沒有成人階段教育復雜,但是卻是最重要的,幼兒階段的教育事關兒童智力、品格、知識、理想等等的初步形成,如果沒有考慮綜合發展,那么幼兒未來的教育活動會有所缺失。
一、中等師范學生的特點與幼師需要相符合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中等師范學校根據幼師專業的特點,科學設置教學課程,積極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中等師范學生的特點與幼師需要相符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可以為一線教育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無論在教育的哪個階段,教師都必須與時俱進,時刻更新教學理念。中等師范學生的加入,可以為幼兒教育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首先,他們都是年輕的一代,能歌善舞,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也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兒群體中;再加上學校對他們進行過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他們能準確把握幼兒的行為特征以及通過行為所體現出的心理特征。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幼兒的言行舉止,有條件的還可以為每個幼兒建立檔案,認真記錄幼兒身心發展、學習狀況等,掌握幼兒成長的詳細資料。
2.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更能激發學生對于職業的歸屬感
由于中等師范學生多數是在初中學習成績比較弱的學生,他們在自我職業規劃的時候往往能擺正心態,根據自身價值綜合考慮,找到對幼師這一職業的歸屬感,從而腳踏實地地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同時在進入職業崗位后,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責任心,而不只是為了一張證書或一紙文憑。相反,高學歷的幼師專業學生,他們往往“眼高手低”,喜歡從事幼兒教育的相關研究,但是不喜歡從事一線教育工作。相較而言,中等師范學生在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時,工作態度更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歡,所以發展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學校積極為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的發展創設有利條件,以培育更多優秀幼師人才
一、背景
湖南省瀏陽市東門鎮是湖南與江西交界處的一個小鎮———筆者的家鄉。這里屬于山林地帶,人們收入主要是依靠山上的資源如竹子、木材等,基本上沒有鄉鎮企業,比較偏僻貧窮。該鎮許多偏遠的地方由于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利,每個村子都只有一二輛開往市里的巴士,因此摩托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出行工具。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開門;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以普及為主,教育必須著重為工農服務。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該鎮各村在六十年代都修建了學校,但只限于小學而沒有幼兒教育。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村辦學校才開始開設幼兒班,但由于幼兒人數不穩定,幼兒班時辦時停。20世紀90年代中期,因規模辦學的需要,各村的學校都被撤銷,統一在集鎮上建校,這有利于資源的節省,也有利于孩子們接受正規、優質的教育。因為鎮里學校老師大多是正規師范學校畢業生(幼兒班除外),不像以前村辦學校大部分是民辦教師。因此,這是一種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正常現象。但是,與此同時,正是由于集體辦學,一些離學校較遠的村的小孩,從一開始入學就不得不寄住學校。特別是學齡前的幼兒班(包括大班、小班),也出現了和城市一樣的“全托式”幼兒教育。通過筆者對家長、老師以及學生本人的訪談,了解到這種“農村全托式”幼兒教育不同于城市的“全托式”,而更多是家長無奈的選擇。僅就師資而言,前面已經指出,幼兒班的老師大多仍是民辦教師———由村辦學校老師返聘回來的,這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
二、訪談
筆者走訪了幾所學校,發現幼兒班分大班、小班,入學年齡要求為5歲;每班配備一位教學老師(都是年輕的女老師),另安排一位生活老師負責給小孩洗衣服和整理寢室內務;洗澡、洗頭則都是幼兒自己動手;吃飯統一由食堂負責,八人一桌,家長每個月支付90元伙食費;周五回家,周日返回學校;其他規定基本和小學一樣。
(一)對家長的訪談
訪談1:家長,女筆者:您家上幼兒園的是女孩子嗎?孩子那么小住學校您放心嗎?家長:是的。剛開始的時候真不放心,一有時間就叫孩子爸騎摩托車帶我去看她,其實不是擔心學習,因為在學校有老師教總比我們強,就是怕孩子生病,怕她受同學欺負。我孩子膽小。還有怕她生活上照顧不好,生病。筆者:您覺得像以前在村里讀書好還是現在好?家長:當然是在本村方便些。每天吃住在家里,錢不用花那么多,孩子還可以幫忙帶弟弟。小孩也跟我說想回家啊,每次放完假回學校總要哭。膽子比以前還小了,不愛說話了。不過,在學校住了一年回家會做很多事,每天按時睡覺、起床都不要大人擔心,做事比以前獨立了。通過寄宿,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獨立性和生活、學習習慣,但不利于孩子社會性情感的形成。父母親只有周末的時間才能與孩子親密接觸,大多出于補償心理,沒完沒了地給孩子塞好吃的,然后就是問學習怎么樣,而有效的親子溝通則很少。這會影響親子關系,甚至導致產生親子隔閡,訪談2:家長,男筆者:能談談您家小孩上幼兒園的情況嗎?家長:還好。我家小孩很調皮,我就想把他早點放學校有人管管,免得整天跟人打架。在學校呆了些日子,學校老師說還好,可放假回來還是老樣子,并且每次回來都臟得要死,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也就沒怎么管,想想他在學校可能管得嚴,回家就讓他玩。筆者:您覺得孩子住學校后有沒有什么變化?家長:還是有的。獨立了些,每次上學不用人說,還比較喜歡呆在學校,但就是脾氣不見好,有時還犟嘴,在學校學了些東西就說他媽這做得不好那不好的。但是,有的家長非常贊同“全托式”教育,認為對孩子各方面都有提高“:小孩比以前懂禮貌了,愛學習了,也愛干凈了,還在班上當干部,老師說他學習各方面都很主動,也愛幫助同學,反正懂事不少。”從訪談中總的來看,家長都比較注重孩子教育,對于“全托式”教育的費用很少考慮,更多希望孩子可以學到東西,可以更好適應生活,更懂事點。幼兒全托,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明顯有作用。由于生活老師的有限,照顧不來,孩子們自己要做的事不少,因此對他們生活能力培養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就人際關系方面來看,由于老師管得松,與家長溝通又十分有限,孩子不知如何處理與室友、同學、老師的關系。出現問題沒人關注,更沒人給他們指導。尤其對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與老師溝通的孩子來說,寄宿生活一點都不快樂。這從對孩子們的訪談中也可以了解到。
(二)對學生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