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心理疏導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導的原則
1.差異性原則。
一定意義上,差異性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心理疏導的精髓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之所以注重差異性教學,是因為不同的受教育者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學習的特點、風格、起點、優勢與不足等各不相同。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對學生要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切實把每一個受教育對象都看作是鮮活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對待。思想政治教師要根據每個教育對象的心理特點,制定差別化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將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辯證統一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當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安排可以差異化”。教學內容的調整必須科學,以學生的接受程度和需要為標準,并且保證調整后的教學內容更利于學生消化吸收,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教育對象自身的發展。
2.以人為本原則。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對象即學生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教育是為教育對象服務的,教育者只是服務者,在教育過程中起著調動、引導和激勵的作用。新的歷史時期,德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學生觀。作為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的學生其主體地位包括多個方面:首先,學生是選擇的主體。整個學習過程具有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接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信息,這就意味著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求來安排教學內容。其次,學生是價值主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價值理力量,從而滿足學生學會做人、認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這種滿足和需要的關系就是價值關系。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價值主體。當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認同自己的學習活動和所學的課程。最后,學生是創造的主體。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我創造精神,努力探索創造性教學,進行開放性教育。
3.情感互動原則。
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強調了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優先目標。同樣,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疏導必須遵循情感互動這一原則。心理疏導更多的強調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切實把學生看做教學過程中的主角。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正是德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必備的情感技能。
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如何規劃好自己的未來,很多大學生顯得很迷茫。而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少,閱歷還很淺,對社會現象和周邊的事情處理還不夠成熟,這樣難以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教師的心理疏導逐步讓大學生解除煩惱,適應社會和周圍的事物。心理疏導是一種科學的心理治療方法,它通過心理學的各種技巧來化解治療對象的心理障礙[1],如解釋、同情、理解以及支持,改變對象的消極心理狀態,使其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實現心理調適的目的。由此,將大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行宣泄和緩解,這樣才能促使大學生的心理保持和諧和平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在接受了心理疏導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加有效果,也滿足了大學生個性化的心理訴求,增進了師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通過實踐證明,心理疏導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正面和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體現了通過解決大學生心理障礙,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獲得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價值。
心理疏導方法具體實施多種角度
1.提倡以大學生為教育和疏導的主體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心理疏通方法,應將大學生視為疏導的主體,給以其主體地位,教師應積極貼近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學習狀況,全面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差異性,尊重和關愛大學生,通過引導幫助大學生認識自身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服務大學生,滿足大學生個性化的心理需求,同時引導大學生能夠實現自我的心理調節,促使大學生全面發展。
2.營造良好的心理疏導氛圍和校園環境
高校應該重視大學校園的文化建設,能夠為大學生創造適合學習和生活的物質條件和文化氛圍。在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園氛圍下,能夠培養大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和陶冶情操。大學校園的寬松自由和包容的文化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構建了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疏導的校園環境應該重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體現時展的精神面貌,促進和諧文化氛圍的孕育。這樣促使大學生能夠以和諧的理念來處理各種問題,消解各種矛盾,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高校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生精神,通過這種科學精神的追求和信念,真正成為大學生的精神家園,而形成無形的精神力量,從而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穩定性的正面積極的影響。高校應設立心理健康主體的網站平臺,加強大學生獲取心理知識和心理咨詢案例的信息資源,活躍大學生對心理知識的互動交流。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逐漸增高在當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運用教育心理學不斷完善高職教學管理成為必要本文結合教育心理學的內涵對教育心理學在高職教學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教學管理應用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教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對象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情況和規律對于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心理教育和心理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不斷明確受教育者在教學的影響下技能、知識、個性發展等因素的形成特點以及變化情況
二、高職教學管理中教育心理學應用的必要性
(一)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作用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管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離不開教育心理學的疏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就社會現狀來說對高職院校存在普遍的偏見由于這種偏見的存在使得高職教育在政策支持、建設環境、教學設施等各方面明顯落后于其他高校加劇偏見的形成和對學生的不利影響[1]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忽視使得學生長期處于消極的學習狀態加劇了高職學生的自卑感和自我認識的偏差多方面的來自家庭、社會、學校和自我認識偏差的壓力使得學生的心理壓力急劇增加心理問題多發
1、深入疏導,轉化角色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疏導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進入疏導法。指的是教師運用說理的方法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使其盡快地從情緒化中走出來,帶領學生認知自身的行為,并且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剛剛進入校門之后以及在畢業之際需要工作崗位之時,恰恰是高職院校學生大規模爆發傷心、痛苦感情的高發期。還有很多例子就是在校期間,年輕人因為戀情的問題也會產生一定的情緒波動甚至是有負面的情緒出來。這些時候都是需要教師來及時的引導學生,告別負面的壞的情緒,回憶自己做過的高興的開心的或者是成功的事情,通過這樣的心理歷程的回味來促使學生改變過去只是憑著主觀和意氣辦事的做法,慢慢恢復自信心。深入的疏導法對教師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提升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僅要重視溝通技巧,更要注重溝通態度。學生們往往更加歡迎熱情、和藹以及善于溝通的教師,因此需要教師轉變自身意識,定位為學生的朋友,置身于學生的位置,了解學生的品行、思想和問題,這樣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激勵,使心理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營造輕松的學生氛圍
輔導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需要一個輕松的環境和氛圍。想要學生卸下心防、打消心理戒備,就要教師試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一學生的視角來看待問題。這是因為如果學生有著很深的心理戒備,是不會輕易的被打開心防的,教師也就無從疏導。還有,有一部分學生對于心理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偏見,認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疏通和教育。其實這是一個致命的偏見。高職院校學生因為就業和社會壓力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均會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或者是障礙,有了問題就需要及時做到排解,否則不僅會加重心理負擔,還會被心理包袱困住拘束,產生不好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高職院校可建立一定樹立比例的“心理疏導室”,聘請心理醫生,對前來咨詢的學生給予詳細的講解和疏導。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對學生下評論,更不能反應冷淡,造成學生的緊張感,應在較為活躍和輕松的氣氛中進行談話和咨詢。高職院校為教師和學生創造這樣一個環境,不但會很好地為學生排解問題,同時還利于學生的身心愉悅和健康發展。
3、健全干預機制
高職院校不僅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問題,更要將個體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當做重要的工作來做。健全干預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控制心理問題的發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更深層次的問題。建立健全個體的心理問題干預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來抓:首先,實行值班制度,使得心理咨詢的教師如同醫務教師一樣,做到隨時能夠接待學生,不會使學生感到落寞。初次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尤其會有緊張的心理,如果再遇到無人值班的情況,那么就會更加加重學生的緊張感和不適感。此外,高職院校應配置咨詢熱線,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位需要咨詢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幫助。最后,對于初步評估有精神疾病的學生應及時啟動應急措施,轉送醫療機構進行有效的治療,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結語:將心理學引進到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機制當中,不僅是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健康,同時還是對高職院校本身的完善。這一機制的實施,必然會形成一個雙贏的良好局面。
本文作者:何志忠 單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一、引言
隨著學生培養環境不斷復雜,加上經濟社會結構不斷升級,在當前職業學校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生活狀況,更要給學生人文關懷,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職業教學的學生不同于中小學生,往往直接面對就業和步入社會,同時也是個人成長轉型的關鍵階段,情感、生活、壓力等各種問題都可能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壓力和阻礙。在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加大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力度,同時針對學生成長的心理問題,做好梳理,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二、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是職業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新視野
人文關懷是以學生為本的基本要求。當前社會對學生的實踐性和主動創造性要求極高,不僅要求教師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要關心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關注學生的本質提升。事實上,人文關懷就是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開展的新問題,通過對學生開展人文關懷,使得整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也增添了時代元素和人文素材,教學工作更加人性化。心理疏導則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采取溝通、問題解答等方法來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有著較大不同,需要面臨更多抉擇,無論是學習困惑、職業選擇,還是個人生活都有很大壓力,學生選擇的專業大多不了解,和家人溝通也有限,往往會有選擇困境。如果沒有合理得當的心理疏導,那么學生很容易走極端。因此,通過合理的心理疏導,可以為學生決策提供合理借鑒,結合合理的溝通方法,有效引導學生進步成長。實現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實現人才全面培養。
三、思想政治教學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前提分析
1.這是時展的客觀要求,注重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意義極大。這是馬克思教育觀的要求,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學生成長環境的復雜性,加上人才培養的復合性就使得我們想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就必須做好人文關懷和理解關心。
2.這是思想政治教學育人工作開展的基本要求人性化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容易接受其他觀點和看法。這就讓學生具備完善的思維看法,同時出現心理問題時,也會及時反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