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特殊醫學培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麻醉安全是臨床麻醉工作的核心。基層醫院麻醉醫師一方面受自身醫學教育經歷與途徑、科室條件等因素影響和制約,一方面基層人民群眾合并隱匿性疾病常未經診治,增加圍術期麻醉管理風險,因此從業風險更大,提高麻醉安全性的重要途徑就是麻醉醫師的正規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識別風險,控制風險的圍術期麻醉管理水平。本文圍繞手術患者圍術期,從術前評估、工作中各環節的規范、合并常見疾病患者的麻醉評估與管理、經典病例討論模式、可視化技術、網絡資源等多個角度出發,為基層醫院麻醉醫師提供可參考的切實可行的途徑,以提高圍術期麻醉管理水平,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增強職業自信,提高麻醉安全。
【關鍵詞】基層醫院;麻醉醫師;規范化培訓;繼續教育;策略探討
1術前評估
術前評估患者目的是降低手術死亡率和致殘率,患者因為合并系統疾病而增加麻醉手術風險,我院麻醉科團隊和臨床各專家團隊共同制定了《擇期手術患者院前準備指導意見》,從3個方面規范了擇期手術患者院前準備合格標準,包括:1)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2)入院前需調整的藥物種類及時限;3)特殊情況,為麻醉醫師和外科醫生評估擇期手術患者全身情況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提供了參考和指導。達不到院前準備標準的患者需要先進行系統疾病的治療,優化器官功能,然后再評估,再準入,這為患者圍術期麻醉手術安全設置了第一道防線。
2規范工作各個環節
作為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我們科室有自己的工作規范,我們的《工作手冊》由科室主任帶領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編寫,操作常規和緊急事件處理以教科書、經典麻醉學專著為藍本,經核心領導小組審核后,發往各臺電腦信息系統,方便查閱。《工作手冊》闡述了我院麻醉科規章制度、麻醉科任務及各級醫師職責、工作流程、緊急事件處理預案及措施、麻醉科操作常規、麻醉科術前評估及診療常規。《工作手冊》統一了規范化操作與緊急事件處理流程,這同樣適用于基層醫院。醫學生畢業后需要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我國住院醫師臨床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4-5]。住院醫師階段之后的醫師職業生涯要不要規范化培訓?醫學在發展,醫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也需要可持續發展,麻醉專業需要扎實的理論也需要精湛的操作技術,因此規范化培訓、規范化工作不僅限于住院醫師階段,應該持續于麻醉醫師整個職業生涯,基層醫院麻醉醫師迫切需要這樣的工作指南,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規范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合并常見疾病患者麻醉評估與管理
[摘要]目的探討標準化病人在兒科實習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案及效果。方法在2012級“5+3”本科階段的實習醫生兒科實習教學過程中,選擇健康的實習醫生作為標準化病人實施教學,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評估教學。結果標準化病人應用于臨床實習教學中,對醫患溝通能力及心理素質的培養有較大的幫助,對臨床判斷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訓也有幫助。結論標準化病人示教可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但是由于兒童的特殊性,需要不斷探索多種教學模式的聯合教學。
[關鍵詞]標準化病人;兒科;實習;教學方法
實習教學是臨床醫學生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兒科實習教學也不同于成人。現階段醫學教學資源不足,在兒科實習教學中顯得尤為突出,兒科實習教學面臨著許多困境。針對目前實習教學的現狀,標準化病人已逐漸在教學醫院引入,但是因為兒童的特殊性,運用于兒科臨床教學的相對較少。本文在兒科實習教學中應用標準化病人,探討其具體實施方案及效果,為更好實施兒科實習教學提供幫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級“5+3”本科階段的實習醫生共24人,選擇健康的實習醫生2名作為標準化病人。
1.2方法
摘要:口腔內科作為一個綜合型應用醫學領域,對于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都有嚴格的要求。現代醫學發展基于時代技術和數字化軟件,給予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相關教學途徑和手段,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都有待改進,仍有一定上升空間。對于如何開展良好的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生在口腔內科中的實際應用,文章基于此展開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教學策略論述,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住院醫師規培;規范化培訓生;口腔內科;策略思考
隨著我國現代醫學的進步,相關醫學設備設施與體系管理不斷加強,醫療領域各類科室的人才建設也要加以重視,對于醫療規培工作來說,要提高口腔內科醫生的業務范圍和工作質量,以滿足現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因此,口腔內科需要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的相關工作,提高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現階段,由于教學人才稀少,規培人員稀缺,醫療環境嚴峻,醫患糾紛明顯[1]。面臨諸多臨床實踐教學,培訓生缺少一定的實踐操作學習機會,對于特殊案例缺乏深入了解的機會。所以,文章基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在口腔內科規培中的應用,探討相關教學模式和策略方法的改進。
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規培工作概述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升,人民對于基礎物質需求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對于醫療服務的標準也在逐年上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作為醫學生畢業實習的必經階段,無論是對自己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日后的工作經驗積累都有一定積極意義,能夠促進其良好的職業道德養成,提升臨床實踐能力,加深核心素養的培養[2]。所以,相關規培工作的教學質量和帶教模式,都需要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進行改進,因人而異,有效提升新時期青年醫生的綜合素質。對于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生的教學指導來說,需要良好的管理辦法,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合理規劃和量化考核指標。現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的管理制度多為導師帶教、主任負責、333制等多種管理模式和制度體系,根據住院醫師培訓生的學歷、文化程度以及培訓年限做不同的計劃安排,有針對性、區分性地制定培訓方案,提升培訓工作質量,加強培訓生綜合素質[3]。
2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在口腔內科教學的現狀問題
口腔內科住院醫師的培訓生是注重學習與臨床實踐操作的相關教學活動,也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知識應用能力的一個考察。我國近年來口腔全科的規范化培訓逐漸發展起來,尤其是口腔內科的規培工作,有了一定發展經驗和探索進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諸如各個培訓基地之間教學水平層次不全,教學制度與模式互相不統一;基地內部缺少專業性的培訓科室,多為綜合性的教學醫院的口腔中心、口腔科;帶教醫生工作繁忙,對于教學工作不上心,騰不出教學時間,不負責任,教學過于淺顯、形式[4-5]。因此對于青年醫生來說,這樣的規培教學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與實踐需求的。另一方面,從以學生的角度看,學生雖然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但是缺少知識的實際應用,相關實踐操作也相對生疏。再加上口腔內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相對特殊,要基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疾病特征做相關的準備,有些治療無從效果,只是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有些癥狀則需要加以重視,讓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口腔內科治療不單單需要相關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還需要相應的表達能力和清洗的思維邏輯,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診斷并合理告知,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拉近醫患雙方距離,調節患者負面情緒和不良的心理狀態,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摘要】肌電圖是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神經康復醫師,掌握肌電圖有助于判斷神經損傷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神經恢復的進展。康復醫學住院醫師的肌電圖培訓也逐步受到重視。在肌電圖培訓過程中,有幾個難點,包括接受培訓的時間短、基礎知識要求高,有其特殊的診斷思路。針對以上難點,可以通過增加肌電圖輪轉時間、強化基礎知識、培養診斷思路、注重考核等方面加強培養,力爭培養高層次的神經康復住院醫師,對提高康復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神經電生理;肌電圖;康復;住院
醫師肌電圖是神經系統檢查的延伸,是組織化學、生物化學及基因等檢測仍無法取代的檢查技術[1]。不僅神經內科醫師需要掌握肌電圖檢查,康復科醫師,特別是從事神經康復的醫師,也應該將肌電圖作為必備專業技能進行學習,從而更精準地評估神經肌肉疾病及肢體功能狀態[2]。通過肌電圖檢查,康復醫師能夠判斷神經損傷的性質、嚴重程度,還能了解損傷是處于急性期、進展期、慢性期還是恢復期,對于明確患者功能的狀態、制定康復治療計劃、評估康復療效及判斷預后有著指導性的意義。作者從帶教老師的角度,就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肌電圖中的帶教體會與思考進行分析。
1康復醫師肌電圖培訓現狀
隨著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建立與實施,肌電圖在康復科住院醫師培訓計劃中也逐步受到重視。我院于2004年開始進行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大綱要求康復住院醫師在第1年時必須在肌電圖檢查室輪轉1個月,要求掌握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肌電圖、誘發電位,并至少完成10個案例的檢查和報告。2007年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制定的《中國專科醫師(康復醫學科)培訓細則》要求康復住院醫師在神經內外科輪轉期間需要基本掌握肌電圖,并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4例患者的肌電圖檢查操作和做出報告[3]。2016年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中國康復組專科醫師培訓項目提出康復專科醫師培訓中的神經康復模塊課程包含16個學時的電診斷課程與培訓[4]。多數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對康復住院醫師的培訓大綱均要求康復住院醫師掌握神經傳導速度、針肌電圖、體感誘發電位的方法與診斷[5]以及肌電圖的分析[6]。雖然在培訓大綱中對住院醫師的培訓既有時間的要求,也有工作量的要求,對具體技術也有詳細而明確的規定,但實際培訓中很難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上述的預期效果,最終仍無法單獨負責肌電圖檢查,甚至不具備解釋檢查結果的能力。
2肌電圖帶教中的難點
肌電圖檢查作為臨床查體的延伸和補充,檢查者需要在檢查前了解病史及查體后初步確定檢查方案,并在檢查過程中根據已獲得的檢查結果調整后續檢查方案。與其它輔助檢查相比,該項檢查更加靈活,非常依賴檢查者的技術,對檢查者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有一些難點。
摘要: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構建,從明確培養目標、健全培養體系、加強質量監控、完善管理體系等多方面著手,強化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力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探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模式下,結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實踐,介紹培訓過程考核管理的實施重點、總結其主要成效,并就過程考核的諸多方面進行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模式;考核;管理
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的變革,為適應對醫學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自2015年起,各醫學院校執行了教育部等六部門下發的《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新招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需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具“雙重身份”,其臨床實踐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要求一致,合格的畢業生可獲《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四證[1]。培養方式以臨床輪轉為主,臨床能力訓練應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中醫藥管理部門公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實際臨床培訓時間不少于33個月,并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進行。這是我國醫學教育領域的重大舉措,但如何切實提高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整體水平,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和基地醫院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2-4]。培訓考核是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重要環節,是衡量培訓質量與效果、進行人員選拔與淘汰的重要手段,與受訓醫師執業資格的獲取、獎懲、待遇及晉升等密切相關。因此,無論是對于培訓學員還是培訓基地而言,建立科學、有效、規范、全面的考核管理體系都具有重要意義。醫院自2013年開始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模式的管理實踐,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流程,結合自身特點調整和優化培訓考核方案,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培訓考核管理體系,現把有關情況作一介紹。
1實施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意義
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實施,實現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有機結合。經過3~4年的培養,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證書,實現其臨床能力達到高年資住院醫師水平,同時具備一定的臨床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這個培養模式是以提高臨床醫療隊伍素質和臨床醫療工作水平為目標,其教育的核心是臨床技能的培養。這與既往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再進行三年規范化培訓相比,大大縮短了培養時間,為解決目前臨床醫生,尤其是高學位臨床醫生短缺找到了一個途徑,有其積極的現實意義[5-7]。
2實施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
2.1理論課程學習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