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數字轉型培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數字經濟以及數字化轉型作了重要的發展方向闡述。報告指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逐步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5G規?;瘧?,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提高應用能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边@表明,完成數字化轉型,實現人工智能在生產、消費、社會治理等各個場景的全面賦能與應用,是未來至少十年我國重要的戰略目標。
由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所引導的自動化以及數據交換的廣泛應用,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帶來社會分工、要素配置和收入分配格局的劇烈和巨大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國家的產業政策、收入政策以及財政政策需要對數字經濟的分配效應進行積極的預判和應對。
首先,由于數據要素占有權的高度不均衡、人工智能規模報酬遞增、數字經濟網絡外部性等因素,使得數字經濟的發展進程更加容易出現市場壟斷。擁有數據和算法優勢的企業更加容易獲得市場力,對消費者、同業競爭者、上下游企業制定更加靈活和精準的市場戰略,從而獲取壟斷利潤,并導致資本加速集中,加劇行業、地區收入差距的擴大。
其次,人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在生產、服務領域的大量使用,是數字化轉型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帶來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同時也給大量被替代的人工崗位帶來了失業風險。特別是在數字化轉型時期,人工智能所創造的工作機會不能在短時期超過它所取代的工作崗位。常規的人工手動、低認知、低技能的低薪工作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取代,非常規的高認知、高技能、高薪人才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不同技能的勞動者在勞動市場中工資待遇差距加大,收入不平等程度與機會不平等有可能對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沖擊。
最后,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擴散和全面部署過程中,資本的擴張如果沒有受到任何約束,它相對于勞動者的地位將變得越發強勢,勞資關系將有可能越發不平等。這一點在平臺經濟的發展中已經顯露端倪。以實現效率和利潤為目標的算法改變了勞動者的就業模式,工作變動更加頻繁,穩定性更差,自營職業和合同工大量增加,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和組織保護越來越弱。如果數字經濟的數字紅利嚴重偏向資本一方,那么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將面臨不可忽視的社會成本。4在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上述挑戰下,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財政政策提出建議。第一,對于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企業采用有區別的稅收政策。對于中小企業,可以考慮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他們采用工業機器人或研發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并保護人工智能創新方向的多樣性,增強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競爭力。同時考慮對大型龍頭企業征收“機器人稅”,削弱其行業的壟斷地位,避免資本對人工智能發展方向的絕對控制。
第二,設立針對數字化轉型造成結構性失業的專項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技能工人的培訓,以使他們更快掌握新的工作崗位所需的技能,并進行職業調整。借助大數據及時更新就業數據,追蹤需要進行技能培訓的崗位,線上與線下培訓模式相結合,盡快滿足待業人員的學習需求和企業的用工需求。專項教育基金的收入來源可以是企業利潤,也可以是來自高收入自雇者的所得稅。
第三,完善更加精準和精細的社會保障體系設計,加強對數字化轉型時期的勞動者權益保護。靈活就業、平臺就業很可能是人工智能時代勞動者就業的常態,由復雜算法和信息系統進行工作任務分配和勞動薪酬支付,既弱化了勞動者對固定單位的組織聯系,也弱化了政府對于勞資關系的監管。同時,已有的社會保障收益與成本的核算方式受到挑戰,數字化轉型中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問題需要更有針對性的轉移支付、社會保險新政策。
摘要:在全面梳理海工裝備制造特點及企業數字化轉型必要性的基礎上,系統分析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為促進我國海工裝備制造數字化經濟的長足發展提供必要的戰略支撐。
關鍵詞:海工裝備制造;海工企業;數字化轉型
0引言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重點領域之一,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海洋裝備、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企業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新潮流,隨著信息技術和科技水平的發展,資源的信息化和數據的共享化成為企業向前邁進的新動力。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企業自身市場競爭力,提升我國海工裝備的建造實力與效率,我國的海工裝備制造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1海工裝備制造特點及企業數字化轉型必要性
1.1零部件關系明確
海工裝備制造業零部件個數相對固定,但是種類繁多,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對于零件個數、種類等信息的獲取比較困難,耗費管理時間,在這種零部件關系明確但數據統計困難的生產環境下,對零部件的管理過程進行數字化轉型,生產信息和數據的獲取會更加容易,從而簡化管理過程。
數字化轉型,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通過構建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反饋的閉環,不斷推動產業組織轉型升級,以形成全新的數字產業體系。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數字化,指的是以數字化技術為手段,以“數字農業”發展戰略為方向,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發、傳播及應用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2021年,上海發布了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提出2035年將上海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其中,“數字農業”是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數字農業”的重要一環,更是上海實現鄉村振興、落實“三園”工程、打造“數字之都”的必由之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數字化轉型研究,可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傳播效率,進一步實現上海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上海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現狀
近年來,上海市圍繞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重大需求,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進程,農業科技已成為推動上海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完善農業科技數字化轉型扶持政策
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出要實施數字鄉村戰略。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標志著我國進入數字鄉村建設的新時期。隨后,中央陸續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上海也出臺了《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進一步明確了上海市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此外,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以補貼形式支持本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項目,全面推進上海市農業農村“一張圖”管理,推進規模化主體農事信息直報、網絡化監管全覆蓋,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數字化工作鋪平道路。
(二)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是收集完善農業科技信息數據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進程的重要載體。目前,上海市建立了上海技術交易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上海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和上海海洋大學技術轉移公司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也建立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一站式”服務平臺,為農業科研人員和技術需求方提供供需對接、價值評估、信息發布、組織交易、法律咨詢、金融保險等服務,打通了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間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讓科研成果躺在抽屜里變成沉睡的“數據庫”的問題。據統計,2020年上海簽訂農業類技術合同462項,成交金額2.62億元,成交金額呈逐年上升的態勢。
[摘要]發揮數字技術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湖南動漫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要從數字動漫技術研發、應用、培訓等方面,打造技術平臺,筑牢數字化轉型升級基礎;采取加快手機游戲數字化、推動教育內容動漫化、開發數字旅游云產品等舉措,推動交互融合,拓展數字化轉型升級渠道;通過縱向組合、橫向打通、縱橫交錯等辦法,探索組建產業集團,整合數字化轉型升級資源。
[關鍵詞]湖南動漫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策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建設數字中國”列為主要目標,提出通過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措施,打造數字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產業數字化要“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1]。新世紀以來,湖南動漫產業因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一度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受自身發展因素及外部競爭態勢等情況綜合影響,動漫湘軍的產業規模與發展質量均有所下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借助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契機,分析湖南動漫產業發展新思路,既能帶動動漫產業轉型升級,又能為湖南打造數字經濟引擎、推進產業數字化探索新路徑,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
一、湖南動漫產業面臨的困境
動漫湘軍一度引領中國動漫產業發展,但隨著時代發展,先發優勢逐漸喪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動漫產業的發展逐漸趕超湖南,導致動漫湘軍在產業內的影響力下滑至第二集團。造成這一局面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龍頭企業的領軍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宏夢、三辰等動漫湘軍龍頭企業曾經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大的競爭力,但是龍頭企業在衍生產品專賣店模式開發過程中遭遇盜版、仿冒等版權保護問題,加之自身轉型過快,導致生產能力受到影響,逐漸喪失行業龍頭地位,也使得區域內產業整體發展受到拖累。其次,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如發達地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地區雖然動漫產業起步較晚,但是區域經濟較為發達,為動漫企業發展提供較為充足的財政補貼,在動漫人才培養方面也有一定的高等教育資源予以支持。相較而言,支持力度不足是動漫湘軍骨干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最后,產業之間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早期湖南動漫企業發展較快,不僅因為湖南具有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還得益于金鷹卡通等播出平臺,相互形成了一定的合力。然而在產業由大至強的過程中,湖南盡管提出過組建動漫集團的設想,可是由于不同資源分屬于不同領域,整合難度大,整合力度小,產業之間良性互動不夠,未能形成合力。
二、數字時代湖南動漫產業的機遇
進入數字時代,湖南動漫產業在政府支持、經濟發展、技術力量等方面仍有相對的比較優勢,應該搶抓數字經濟機遇,推動產業快速、有效轉型。首先,政府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湖南省“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做大做強動漫游戲等優勢產業,大力推進動漫游戲創新基地建設,加強動漫關鍵技術研發,打造湖南動漫游戲品牌,推動動漫、旅游融合發展。根據湖南省“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今后一段時間,湖南將實施動漫游戲精品工程計劃,開展動漫行業侵權盜版治理,辦好長沙(國際)動漫游戲展,以長株潭都市圈、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依托,實現動漫、游戲產業的融合發展。由此可見,“十四五”期間湖南省將圍繞動漫產業轉型升級綜合配套各項政策,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次,產業發展基礎依然牢固。近年來,湖南動漫產業逐步走出下滑困境,開始朝著“V”字形復蘇方向發展。湖南動漫游戲及相關業務年度總產值2019年為326.7億元[2],2020年為370.4億元[3],2021年上半年達到215.6億元[3]。整體看來,湖南動漫產業雖然橫向上與發達地區仍有差距,但差距拉大勢頭得到及時遏制。在企業層面,湖南擁有“動漫第一股”拓維集團、全國為數不多的卡通衛視金鷹卡通等頭部企業,依然能夠發揮一定的引領帶動作用,為湖南動漫產業后續整合集聚發展提供骨干力量。最后,數字技術潛力日益積累。動漫產業數字化發展是湖南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隨著國家文化大數據(湖南)體系的建設,湖南加強了VR、AR等數字技術在動漫產品研發中的應用。未來動漫產業將配套建設數字孿生及視覺預演多場景應用鏈,推動動漫創意與數字創新之間的相向而行,在行業內加快培育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數字動漫骨干企業,有望通過數字技術銜接動漫、游戲、文旅等眾多產業,形成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生態圈。
2022年已經過半,對教育領域而言,這是迎來巨變的半年: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全面實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教育部第一期教育數字化能力提升專題培訓開班……“數字化”成為教育領域的關鍵詞,2022年成為中國“教育數字化元年”。其中,職業教育的表現尤為耀眼,“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升級”確定為職業教育的重點工作。以數字化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由此開啟了改革創新的新篇章。職教數字化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此前,“數字化”一詞,從沒有以這樣的高頻率出現在教育人面前。為什么要以數字化改造教育,職業教育數字化又意味著什么?教育數字化與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同脈同源。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榮懷看來,教育數字化遵循這樣的發展邏輯:從“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將“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始,數字技術逐漸全面應用于中國各領域的建設。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改革逐漸加速,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等多個場合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一個強大的數字中國必然需要一種高度適應數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數字教育作支撐?!苯K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院長楊現民說,教育數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關鍵特征和核心指標,數字化轉型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現代教育體系構建的速度和質量。對職業教育數字化,要有更高站位,要看到這項事業關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國際趨勢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更加強調人才制造工藝和服務技能的迭代能力,更加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國際局勢風云突變的今天,逆全球化態勢逐漸抬頭,國內高端制造業規模和產業鏈布局成為爭奪國際經濟戰略制高點的關鍵。職業教育是實現技能人才強國的關鍵,成為國際新背景下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從國家發展來看,中美高科技博弈的加劇、“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實施,對我國職業教育提出了瞄準“卡脖子”技術、國際化協作和服務制造強國戰略的新訴求。所有這些,都要求職業教育把握數字化契機,培養更多具有數字化思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使我國職業教育并跑甚至領跑世界職業教育。
一、以數字化重構職業教育發展生態為
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教育部確立了三個主攻方向。一是堅持內容為王,持續豐富資源。制定資源準入退出、產權保護和利益分配規則,定期發布數字化資源建設指導性目錄,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職教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二是堅持應用為要,拓展服務功能。健全完善統一門戶、統一推廣、統一應用,結構優化、區域均衡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管理和服務平臺,確保學習者享有優質便捷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提高其使用效率。開發國家級實時監測、在線分析預測及綜合優化調度系統,智能化選擇或推薦學習資源,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要。鼓勵企業將數字教學資源作為繼續教育和培訓平臺,認可員工通過平臺學習取得的成果。三是要堅持育人為本,賦能高質量發展。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以學習者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測量與評價體系,營造“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智慧學習環境,彌補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公平,推動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教育形式、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從大規模標準化培養向大規模個性化培養的躍升,培養具有數字化思維和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樣的部署源于對以往信息化工作經驗的總結。長期以來,信息技術一直被狹隘地當作教育工具。這種窄化的觀念,束縛了教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教育部職成司司長陳子季就此談到,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數字化技術不能局限于工具性應用或細枝末節性的修修補補,而應作為一種整體性系統變革的契機。這種變革不是數字化與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以數字化為媒介,打開教育改革和未來發展的廣闊空間。通過數字化引領教育理念變革、思想變革、方法變革、實踐變革,以數字化思維重構職業教育生態,服務專業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這是職教數字化的本質。
二、職教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作為職業教育數字化的基本單元,職業院校的實施效果是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經過多年努力,職業院校已具備數字化轉型的良好基礎。目前,各學校以“三通兩平臺”為依托,按照《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要求進行了數字校園建設,移動泛在學習環境已初步形成;已建成203個國家級、460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認定5000余門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在線課程;從2015年起,中央電教館分三批遴選了428所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全面推進了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但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專家認為,院校信息化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而且一直伴隨著信息化進程始終:一是校領導認識問題,二是資源建設問題。相當多的校領導并沒有認識到數字化對人才培養的意義,導致對信息化重視不夠,主動性和創新性不足;在資源建設上,由于企業參與不夠,充分體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優質資源不足。雖然以前出臺過很多舉措,教育部也已經做出下一步安排,但專家表示,要解決這個數字化最核心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還需要做出艱苦的努力。經過多年積累,我國職業教育終于迎來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經過數字化洗禮,一個嶄新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即將建立起來,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產業生力軍,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撐。
作者:劉增輝 單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