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少兒聲樂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新時期,教育事業水平相比過去提升了很多,無論是在實際的教學方法上還是在教學的策略上都出現了很大的變革,這就需要相關的從業者結合這些變革努力做出相關的適應,進而保證實際業務效率的提升,保證相關教育的質量。對于音樂事業發展而言也是如此,不僅在專業理論上作出了很多的改進,在實際的教學模式上也出現了很大的不同。筆者試圖談談如何在中小學少兒音樂教育中做好相關的音準教育工作,并結合新時期出現的變革提出具體的做法,為實際業務的展開打下相對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少兒聲樂教學;音準節奏教育;音準;重要性
一、音準的概念
音準是在所有唱歌歌曲中必須出現的一個概念,無論是什么模式的歌唱演奏,音準都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里所提到的音準就是人在歌唱時所發出的聲音和律制嚴格相符要求。在歌唱演唱的培養中音準訓練是重要的模式,也是重要的工作,指的就是結合聲音色彩以及調式、調性等方面的內容來把控整體歌曲的節奏,進而表現出蘊含的情感和音樂的特點,整體的過程可以看作是音準的培養。音樂是相對抽象的元素,人們只有不斷地加強相關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感知音準,進而構建起相關的模式。所以對于學生特別是對于少兒演唱者來說,音準訓練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結合音準的分類來看,音準主要分為聲音音準和旋律音準兩類,其中旋律音準是橫向關系,指的是兩個因素之間的旋律律動準確性,聲音音準則是生物共同發聲時旋律的準確性,可以看作是縱向關系。
二、影響少兒音準學習的主要因素
結合實際的研究可以看出,影響音準的主要要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少兒演唱者的發聲技巧。在實際演唱過程中,如果少兒演唱者沒有掌握優秀的發聲技巧,那么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出現氣息不穩演唱時音量過大等現象。少兒演唱者則更容易出現這些問題。第二,則是演唱群體的共鳴調節。很多少兒在學習時都是結合合唱的模式來進行的,因此,在演唱群體的共鳴調節上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音準,是否能夠保證共鳴的和諧將會成為影響音準的重要因素。有的少兒演唱者的個人聲音尖細,那么發出的聲音自然不會是低聲部,而部分低聲部的演唱者共鳴相對比較松散,因此沒有辦法唱出高音,所以在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并且加強訓練。第三個影響因素則在于演唱者的聲樂功底。歌曲表演屬于音樂演出模式,因此,對于表演者具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要求。比如,在聲樂功底方面就必須要做到足夠關注,滿足相關的需要,在演唱過程中的音區發生轉換時,需要做好相關的呼氣和氣息等轉換工作。如果存在聲帶的張力松弛的問題就會導致音色的偏高偏低,進而導致音準效果的影響。
三、在少兒音樂教育中引入音準的重要性
【摘要】從中華民族傳統民俗出發,對諸如少兒舞蹈編創這種群眾性強、可以在國際化交流中充當跨文化交際橋梁作用的文化形式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本土化和民族化闡釋、融合和表達,有助于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為中國的國際文化軟實力提供借鑒。這是因為,傳統民俗可以為少兒舞蹈編創提供藝術養分,傳統民俗是當代少兒舞蹈編創想象力的重要來源,傳統民俗可以為少兒舞蹈本身注入快樂元素。傳統民俗語境下少兒舞蹈編創要重視培養少兒的民族化審美取向,重視舞蹈編創中少兒的參與和體驗,弘揚傳統文化的價值。傳統民俗語境下少兒舞蹈編創的藝術路徑可以從中國風元素的深度參與、基于民族聲樂元素的策略、師生開放互動體驗等方面進行嘗試。
【關鍵詞】傳統民俗;少兒舞蹈編劇;民族舞蹈;藝術表現力
在《民俗學》范疇中,傳統民俗指的是一個群體或者一個共同體,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上形成的具有鮮明的群體社會心理、群體行為屬性、群體記憶等的一系列文化符號及其內涵的綜合概念。隨著近代以來我國被工業革命的大潮甩于時代發展潮流之后,西方借助工業革命帶來的物質解放、生產力解放、政治制度解放等紅利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在一種“被迫卷入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中,西方文明、西方文化對包括我國傳統民俗在內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入侵”。發展到今天,中華民族已經越來越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舞臺中央,從傳統民俗中提煉、踐行文化自信元素成為一種剛需。
1.從傳統民俗語境出發探索少兒舞蹈編創創新的主要緣由
對于民俗,我國《管子·正世》就曾提到這樣一句話:“料事務,察民俗。”從中不難看出民俗對于理解一個民族、一個共同體、一個群體的文化基因、文化記憶、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從概念上講,民族舞蹈與傳統民俗是緊密相關的關系,帶有民俗特點的民族舞蹈,代表著特定歷史時期中華民族的特定藝術追求和藝術自覺,更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情趣的儀式化反映。之所以強調從傳統民俗語境出發尋找、探索少兒舞蹈編創的革新,主要基于以下視點:
1.1傳統民俗可以為少兒舞蹈編創提供藝術養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民俗既是一種文化產品,又是一種文化價值,既可以走向商品化、市場化、盈利化道路,又能走向公共性、公益性的道路,是一種兼具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文化存在。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整體上與我國改革開放的節奏相一致,傳統民俗文化借助于市場化途徑逐步在我國開始復興,例如民俗文化旅游憑借著表現手法的多樣化、表現內容的民族化、注重消費者的參與而非客觀的體驗等,越來越獲得社會的認可。在這方面,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民俗文化、鄉土民俗文化等都成為比較典型的民俗文化滲透到包括舞蹈、音樂、服飾等多樣化的產品消費中。在當前這個國際化、全球化的時代,民俗文化自身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價值(如尚和、簡約、中庸)可以為少兒舞蹈編創提供思想價值坐標。
摘要:群眾文化中群眾聲樂藝術是最具感染力和號召力的一種藝術活動形式。本文以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為例,通過分析長春市群眾聲樂藝術發展的具體情形,指出當今發展群眾聲樂藝術的問題,并在現有發展的基礎上,完善輔導體系,加強視唱練耳教學在群眾聲樂藝術發展中的力度。
關鍵詞:群眾聲樂藝術;視唱練耳;長春市群眾藝術館;聲樂輔導
一、群眾聲樂藝術的發展現狀——以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為例
作為一名群眾文化輔導者,大力發展群眾聲樂藝術是一項長期性、探索性的工作。群眾藝術館的聲樂輔導干部主要負責市民培訓的基層工作,并廣泛的深入到市內的各個社區、企事業單位、學校等輔導單位,對廣大群眾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聲樂輔導來發展群眾聲樂藝術。下面就以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的聲樂培訓工作統計數據為依據進行分析。從參與輔導的對象來看,群眾聲樂藝術是眾多藝術門類參與人數最多的,他們的年齡、職業、教育程度上差別也很大。市群眾藝術館根據輔導對象的不同,將參與者分為企事業培訓、普眾培訓以及少兒培訓,截至目前僅僅兩年間的培訓就已得到長春市民的認可及高度的關注。據筆者初步統計,在該藝術館的聲樂培訓對象中,普眾培訓輔導占60%,企事業培訓輔導占35%,剩下的5%是少年兒童。從性別上看,女性參與者為75%,男性參與者為25%。有過學習聲樂基礎者的僅為10%。從覆蓋范圍來看,參與培訓的學員遍布了長春市的各個區域街道。藝術館輔導干部的培訓地點涵蓋了長春市群眾藝術館中心管、長春市群眾藝術館凈月分館、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分館、各企事業單位以及中小學點對點式的培訓。輔導內容包括聲樂基礎理論課、視唱練耳課、樂理曲式分析課、合唱課、聲樂技巧課、視頻影像鑒賞課等。培訓主要分為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將學員按照各自不同的藝術水平進行分班授課,培訓歌曲按照學員的聲樂水平,教研組制定了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的內部聲樂教材供大家學習。由于目前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的聲樂輔導干部人數有限,因此本館在市內招募了大量的文化志愿者,來完善本館的聲樂輔導人才,充實到群文工作的梯隊里。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輔導對象,進行不定期的邀請藝術專家前來講座。目前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的聲樂培訓輔導已得到大家學習的認可與熱情,但仍需要不斷的完善與提高。從活動形式來看,隨著參與群眾聲樂的人群規模越來越大,其演出比賽形式也不限于小型的社區演出,而是往大型化、集中化發展。如由長春市文廣新局主辦、市藝術館承辦的一年一度的“農民歌手大賽”、“長春市群眾合唱比賽”“培訓年終匯報”等活動,都得到了群眾的廣泛參與。由此可以看出,群眾聲樂藝術的號召力很強,同時能夠廣泛的調動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
二、群眾聲樂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參與群文活動的構成者十分復雜,因此輔導的同時要考慮到學員學齡的跨度、學習的能力、學習的愛好以及自身的專業水平。但是,據筆者長期進行普眾輔導中總結學員大多缺乏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如最基本的識譜試唱,都無法達到,這就給學習聲樂帶來了相當的困難。只能在聲樂課上簡單淺顯的滲透一下。這樣的教學在聲樂曲目選擇上就受到了相當的限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其次,缺少基礎理論的指導教學。雖然藝術館的聲樂輔導干部有著較高的專業水準,但是在聲樂課堂中缺少了聲樂理論、視唱練耳這樣的輔助教學。因為視唱練耳是音樂學科中的根基,只有掌握了音符、節奏等一系列的相關音樂術語,在學習聲樂上就會駕馭的輕松自如了。最后,缺少了普眾的演出舞臺。因為參與群眾聲樂藝術都是業余的群眾,而目前的文化活動中,都是挑選群眾中的極少數的精英者才能在專業舞臺上一展歌喉的,因此,就很難調動普通群眾的積極性,不利于廣大群眾聲樂藝術的發展的普及。
三、群眾聲樂藝術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摘要:音準和節奏在整個兒童聲樂教學中占據著關鍵的位置,其不僅影響著兒童學習聲樂的效果,也影響著聲樂教學的質量。因此,加強音準和節奏的訓練是目前兒童聲樂教學的首要目標。本文針對兒童音準和節奏差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把握歌曲律動、科學訓練技巧、加強心理建設、選擇合理曲目等有效訓練途徑,讓兒童正確把握歌曲的節奏,提高自身的音準,進而提升兒童聲樂學習的效果,為聲樂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兒童聲樂教學;音準;節奏
隨著兒童聲樂教學課程的開展,音準和節奏的訓練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教師都希望兒童能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找準節奏感、呼吸規律、音色和音律等,并最終實現自我突破,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演唱者。然而想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實現聲樂教學的目標,教師還需借助不同音樂器材的發音來訓練兒童的音準和節奏,以此逐漸提升兒童的聲樂能力。如此一來,再加上不間斷的有效練習,兒童就能在教師的有意引導下發現并學會聲樂學習的規律,這對兒童未來聲樂的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一、影響兒童音準和節奏的方面
(一)缺乏音樂感知能力
缺乏音樂感知能力,主要表現為聽覺不敏銳以及無法把握音樂的音感律動。部分兒童天生就對音色不太敏感,他們無法分辨出每個音符之間的音差,也無法感知其細微的差別,這就導致這些兒童即使歌唱跑調也會毫不自知[1]。還有一些兒童雖然擁有正確的音感,但當發生曲調跳動過大、有變化音或者突然換調等情況時,這些兒童就會因為無法及時抓住音高而跑調。而這些現象最終都會阻礙兒童在聲樂方面的發展,使兒童無法有效鍛煉自身的音準和節奏。
(二)聲樂技巧運用不當
【內容摘要】聲樂藝術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傳遞情感、交流思想的最自然、最樸實的表現形式。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章以中國聲樂藝術發展歷程演變為主線,兼論不同時代的代表作品和不同歌唱藝術門類的特點,闡述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特點,以期對聲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聲樂藝術;發展歷程;歷史演變
目前在聲樂教學實踐中存在部分學生只追求演唱技術技巧,而對于聲樂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發展所知甚少的情況。這就造成學生在演唱中國聲樂作品時,無法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時代風格和內涵,無法做到對前人藝術成果的繼承和發展,更做不到對作品的再創作。導致演唱成了單純的技巧展示,暴露出情感表達蒼白、底蘊不足的弱點。聲樂發展史不是聲樂作品、歌唱家、歌唱形式、歌唱技巧概念按年代和時間的簡單羅列,其中蘊含和揭示了聲樂藝術發展的規律,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拓寬藝術視野,掌握科學的演唱方法,循序漸進地提升聲樂藝術技巧,準確理解和演繹作品的內涵,合理借鑒傳統和其他藝術門類的精華,根據個人的特點建立獨特的藝術風格,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中國聲樂的萌芽雛形時期——上古(原始社會、先秦)
聲樂藝術即歌唱藝術,是一種以人的嗓音表達感情的音樂形式,古人對于聲樂藝術曾有“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贊譽。因為有了語言這一載體,歌唱相較于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描述情景生動直接、渲染氣氛準確形象,在傳情達意上有著難以比擬的藝術魅力。聲樂藝術飽含著人類情思的喜怒哀樂,是人類精神的產物。聲樂藝術是一種非視覺表象的美,是用聲音構建的藝術。大自然的風花雪月、春夏秋冬、山川河海、鳥獸魚蟲,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無一不能在歌唱中表達。唐代文學家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記載:“物不平則鳴,鳴必有聲,有聲則按律,則有歌唱”。由此可見,中國聲樂藝術源遠流長,與人類文化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上古時期就已有“歌”。根據考古學發現,“歌”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歌”是原始先民互相召喚、各群落的認同與歸屬、傳遞信息與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尚書•堯典》記載,原始時代就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這一時期的聲樂主要是為圖騰崇拜服務的,與今天的聲樂概念有很大的不同。隨著上古圖騰崇拜的發展,后來逐步產生了專門娛神的巫覡,女性為巫,男性為覡。先秦之后,圖騰崇拜逐漸演變為崇拜祖先、上天和自然神靈,祭祀儀式往往舉行盛大的歌舞。《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湯乃命伊尹作“大護”、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見其善。后來,這種祭祀歌舞就發展為文舞(韶舞)和武舞(大舞)。這一時期,民間的聲樂形式還有“臘祭”“驅儺”,這兩種聲樂形式主要用于祭祀活動。西周時期,出現了娛人表演——優伶,優伶因性別而分“倡優”與“俳優”:女性表演者,稱“倡優”,表演形式以歌舞為主;男性表演者稱“俳優”,表演形式以諷刺滑稽為主。春秋戰國是我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也是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大發展的時代,《詩經》便是這一時期文化藝術發展的高峰。《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5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是中國最早、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風、雅、頌實際是音樂上的劃分,是三類不同內容和形式的音樂作品。其中“風”是民間民歌,“雅”是宮廷樂歌,“頌”是祭祀樂歌。這一時期的民間音樂發展繁榮,出現了大批民間音樂家,如秦青、韓娥等。“聲振林木,響遏行云”“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就是出自對秦青、韓娥美妙歌聲的形容和贊譽。
二、中國聲樂的發展演變時期——中古(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
秦漢時期的聲樂藝術代表形式是“秦聲”與“楚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秦朝。秦朝統一后,秦始皇在宮廷建立音樂機構,集“六國之樂”于咸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王擊缶善秦聲”。《漢書•禮樂志》記載:“高祖樂楚聲”。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在家鄉沛地所作的《大風歌》就是一首楚地風格的歌曲:“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教沛中少兒120人歌唱《大風歌》,親自擊筑伴奏。唱到后來,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漢代出現了歷史上知名的音樂機構——樂府。樂府建立之初,逢祭祀、宴會、朝見,常舉行有樂隊伴奏的大型合唱。樂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采集民間歌謠,其代表人物是李延年,至今尚有目可考的138篇。樂府歌曲有相和歌、鼓吹樂、徒歌、西曲、吳歌、清商樂等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時稱胡樂)傳入中原。這一時期器樂發展空前繁榮,而聲樂發展相對緩慢。北朝胡樂盛行,北歌創作興起。北歌雖然不如西曲、吳歌那樣流傳廣泛,但因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的不同,其藝術風格迥別于其他聲樂形式,具有粗獷、豪放、不羈的民族特色。南北朝末年,興起了一種歌舞戲。這種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伴唱伴奏、故事情節、角色分工、化妝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蘭陵王入陣曲》。隋唐時期,宮廷宴樂發展空前繁榮,歌舞大曲在隋唐的宮廷宴樂中占主導地位,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劍器》等。而在民間,俗樂曲子盛行。隋唐曲子中,流傳較廣的有《西江月》《憶江南》《楊柳枝》等。這一時期,聲樂表演有了多元化的發展,聲樂與舞蹈表演初步綜合,出現了“踏謠娘”“參軍戲”等表演形式,“角抵”“百戲”盛行。東漢文學家張衡在《西京賦》中記載:“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蜲蛇;洪崖立而指揮,被毛羽之纖麗。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唐朝是詩的時代,數不盡的詩歌名篇又為藝術歌曲的創作提供了無窮盡的歌詞來源,因此唐朝又是歌的國度。尤其在盛唐時期,“家家盡唱升平曲,帝幸梨園親制詞”(竇常《還京樂歌詞》),許多詩人的名作被譜成歌章,在宴會上爭相傳唱。根據唐代詩人兼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曲而成的《陽關三疊》,是唐代傳唱最久的一首歌曲,也可以說是唐代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