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農作物常識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傳統化學農藥在農業生產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科技日益發展,化學農藥的種類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是病蟲害抗藥性的增加,生態環境的破壞、農藥殘留增多、農產品質量下降等,這些問題對人們的人體健康造成了威脅。此時以寡聚糖為代表的新型生物農藥應運而生,寡聚糖具有天然無毒無害無污染等優勢,在市場中迅速發展,銷售額逐年增多。基于此,將對寡聚糖在農作物病害防治中具有的應用價值進行簡要分析論述,以期為寡聚糖在農作物病蟲防治的應用推廣方面提供借鑒思考。
關鍵詞:寡聚糖;生物農藥;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爆發會使農作物產量、質量降低,造成農民收入減少,嚴重的災害甚至會造成絕收,其不良影響非常大。為了防治病蟲害,農民或多或少都會有針對性地使用農藥。傳統化學農藥雖然有成本低、劑量小、起效快,但是缺點也相當明顯:用藥不當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土壤板結,病蟲雜草易產生耐藥性,施用不當也會對人體產生損傷。現階段,生物農藥因其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受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寡聚糖作為一種新型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具有十分可觀的前景,基于此,對其進行了簡要分析。
1寡聚糖概述
寡聚糖又稱“寡糖”“低聚糖”,一般由2~10個單糖分子經過脫水縮合之后,形成的直鏈或者帶有支鏈的糖類聚合物。不同種類的寡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安全無污染,且尚無不良反應見報,常常被用作新型生物農藥、食品添加劑以及畜牧業的飼料添加劑等[1]。
2寡聚糖在農作物病害防治中的價值分析
2.1減少抗藥性
摘要:我國水資源日益緊張,在保收增收的前提下實現科學灌溉、合理利用水資源成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挑戰。文章通過對比國內外關于無線通信技術灌溉研究的現狀,對我國關于普及智慧農業的背景、政策依據進行簡單列舉,對無線通信技術在灌溉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究,分析當前無線通信技術在智慧農業灌溉中的實踐應用內容和系統設計。
關鍵詞:智慧農業;無線通信技術;智能灌溉技術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正處在轉型的重要階段,灌溉技術對農田生產質量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農田灌溉與科技的融合度較低,灌溉技術陳舊、灌溉效率低是我國智慧農業建設的主要問題。因此,在智慧農業視角下,研究無線通信技術在灌溉中的實踐應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國內外關于無線通信技術灌溉的研究
1.1國外關于無線通信技術灌溉的研究
國外關于無線通信技術灌溉的研究做得較為出色的是美國、以色列,農業灌溉在無線通信技術的幫助下已逐漸實現智能化,降低了人們在灌溉中的勞動成本、時間成本。在農業灌溉智能化較為先進的國家中,相關技術灌溉功能十分豐富,美國的雨鳥(RainBird)公司已經針對農業滴灌技術發明了130多項聯邦專利,生產了4000多種噴灌和微灌設備,根據具體的應用出品了IQ-Cloud智能管理軟件,便于用戶在不同平臺、設備和地點對智能灌溉系統進行實時管理。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的國家,土壤沙化的問題較為嚴重,農業灌溉技術側重于開源節流,一些農業技術設備公司的產品研發,均十分重視灌溉產品中節水功能的開發與其他設備功能的兼容性,在灌溉技術上實現全程自動化的智能灌溉系統[1]。
1.2國內關于無線通信技術灌溉的研究
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目前我國農業機械使用現狀,總結了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常見的保養及維修問題。
關鍵詞:農業機械;保養及維修;機械化
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以上,在日常使用機械化農作時,為確保農業機械能有良好的工作狀態,日常的保養及簡單維修就顯得特別重要。對有可能發生故障的零部件及時修理或者更換,確保機械設備的安全性,盡可能杜絕故障的發生,才能使農業機械安全、穩定且高效的工作。
1我國目前農業機械使用狀況
根據CAAMM2019年對全國農業機械數量統計對比可知,大型手扶拖拉機產出同往年降低1.12%;中型拖拉機產出同往年增長11.13%;小型拖拉機產出同往年增長3.13%;自走式輪式谷物收獲機產出同往年增長19.71%;玉米聯合收獲機產出同往年降低4.62%;履帶式水稻收獲機產出同往年降低19.15%;半喂入水稻收獲機產出同往年增長63.23%;壓捆機產出同往年增長10.68%;插秧機產出同往年降低約5%。總體來說與往年相比都有不小的提升[1]。從以上數據可知,農機產量總體都在不同程度增長,說明手工農業在一步步被機械化農業覆蓋。在十四五規劃會議中有代表提出了無人農場,可目前我國的農業維護保養及維修還需要不斷地提升才能跟得上這一偉大宏愿。
2農業機械常見保養及維修問題
2.1農業機械的保養
植保無人飛機是適應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要求的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其在作業上與傳統施藥機械相比具有高效、節藥、安全、便利等優勢。近幾年我國農用植保無人飛機的推廣和普及速度快速提升,保有量不斷增加,2020年達到70000架,較2019年增加了約30000架。為指導植保無人飛機科學、規范、高效地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本文就植保無人飛機作業的基本要求、施藥作業前準備、施藥作業、施藥作業后處理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安全操作技術。
一、基本要求
(一)氣象條件
風速:作業時,最大風速不超過3m/s。溫度與濕度:適宜環境溫度為5~35℃,當溫度超過35℃時應暫停作業;相對濕度宜在50%以上。降雨:預估化學農藥施藥后12~24h內、生物農藥施藥后48~72h內沒有降雨適宜作業。
(二)操作人員
飛控手:應經過有關航空噴灑技術的培訓,獲得專業的培訓合格證;應掌握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及安全用藥技能,了解農藥風險及具有中毒事故應急處理的常識和能力,并做好個人防護。輔助作業人員:包括藥液配制、灌裝人員,以及地面指揮人員等,所有人員應熟悉作業流程,安全用藥常識和掌握正確的操作步驟,并做好個人防護。
(三)農藥科學安全使用要求
摘要:針對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在《農業機械學》課程實驗實習教學存在的設備購置與維護投入大、受到農業生產季節性影響等突出問題,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在農業裝備中的應用進行了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教學項目的設計。項目圍繞黃淮海地區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耕、種、管、收”等機械化作業環節,構建了不同模塊的網絡化的農業機械的虛擬認知、虛擬拆裝、虛擬操作、動態仿真等實驗實踐項目,能夠實現虛擬仿真教學與傳統實驗實習教學的有機融合。為培養服務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
引言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1]。加快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智慧農業離不開高素質農業裝備技術人才,離不開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離不開高水平的農業工程技術人才綜合能力提高的訓練系統[2]。在此背景下,課程教學團隊依托國家級農業工程綜合訓練中心和省級農業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聚集優勢學科科研平臺,按照構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開放充分、運作高效的實驗教學平臺有關工作要求,展開了基于VR技術的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與開發,圍繞黃淮海地區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過程中“耕、種、管、收”環節,完成不同模塊的網絡化的農業裝備虛擬仿真實驗與部分農業裝備虛擬仿真訓練(實踐)。為加快發展“新工科”,深化科教結合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打下基礎。
1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目的
為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逐漸加大專業課程的實驗環節或專業實踐環節的課時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專業實驗或實踐環節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從農業裝備的認識、典型農業裝備的性能分析、設計、制造,乃至控制、智能化設計、維護等等都需要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其中。但由于經費、場地等原因,購買大量的新設備很難操作,而虛擬農業裝備實驗且可以很好解決農業裝備實驗的系統性、完備性問題,無需太多費用、場地、操作人員等,即可獲得有關實驗的虛擬現代化農業裝備。大型農場的認知、大型噴灌機械、大型復合作業機械等等大型農場、農業裝備,對學校而言根本無法購置與運行。傳統的簡單模型的替代方法無法真實再現大型農業裝備其功能、結構及大型農場的情景。采用農業裝備虛擬實訓系統可以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可以不出校門實現大型農場、大型農業裝備的運行、認知的實驗與實踐工作。如今,農業裝備的科學研究已從二維化向三維化發展、從圖紙化向無紙化作業發展、從經典設計向現代設計的發展。虛擬仿真技術作為現代的設計方法,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農業裝備虛擬仿真實驗項目一方面可以用于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驗及實踐教學,一方面也可用于智能農業裝備新產品的研發。
2農業機械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