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民俗藝術研究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民俗的本質是人民群眾集體生活的總和,它是歷史長河中繼承發揚的一種綜合文化,是文學藝術風格形成的淵源。民俗在文學作品中呈多層次滲透,文學民俗化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民俗是人類生活中普遍而特殊的一種社會民族集體文化意識,是一個民族之所以為民族,并有別于其他群體的本質所在。源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必然要體現民俗,因此文學的發展與民風民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文從我國現當代文獻與民俗學之間的聯系入手,分析了民俗與文學之間的滲透,闡述了我國現當代文學中的民俗學魅力。
[關鍵詞]我國現當代文學;民俗學;聯系
一、民俗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對文學的起源,文學界的說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學的發生與民俗產生是息息相關的。文學與民俗密不可分,它們是一種相依相存、互相融合的關系。學術界雖然觀點不一,但無論秉持怎樣的主張,文學界對民俗活動是文學起源的土壤這一點是十分認可的。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不斷在創造,他們出于本能的對宇宙的畏懼、敬仰,也在歷史車輪滾動中創造了豐富的鬼神文化,并由此出現了宗教活動,宗教活動是最基本的民俗活動和文學活動[。]。"周易&的出現,就是最早民俗與藝術交融的作品與載體。可以說原始初民的宗教活動其實就是一種文學活動。宗教巫師就像文學的歌手,比如說,少數民族哈尼族在每年的-月會有一個特別的民俗活動來祈求上蒼下雨,以求來年的豐收。人們在呼喚谷魂的過程中,創造了"叫谷魂歌。,這個宗教儀式不斷沿襲至今。在那些傳達情感的民俗活動中,文學的內容和樣式更讓人神往。文學工作者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常常取材于各種民俗活動,并在其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創造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文學作品。因此幾乎可以斷言,民俗與文學是二者合一、相生相伴的。民俗作為文學的中介和淵源,可以說,文學和民俗是相互交融、滲透的,沒有民俗這片土壤,文學也就得不到蓬勃的發展,反之,沒有文學,民俗也很難得到繼承和發揚。它們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新的文化革命時代。&’世紀初正是科學的發展與現代工業的崛起之時,"自然$與%現代$"科學$形成了兩個對立的局面,這也促使文學創作者們將創作目標定位在民俗生活,將民俗藝術融入創作之中。民俗作為民眾的一種生活文化,它講究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文學創作者對民俗的肯定認可以及選取,極大地促進了民俗學的文學藝術創新、發揚,文學作品也通過民俗學展現了其藝術價值。
二、民俗在文學中的滲透
民俗作為一種集體文化,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自然環境和文明發展之外,民俗不屈服于權威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幾乎可以斷言民俗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絕對性和永存性。在某個群體中生活的所有人,都將接受到民俗活動、民俗文化的洗禮,并且但凡人,在自然環境中就必須遵守一定的民俗習慣和行為模式。尤其是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人們開始覺醒,在文學工作者的創作意識中也自覺滲透了民俗學藝術,正是因為民俗學藝術的滲透,文學作品才算真正融入底層,被廣大讀者所認可。沈從文、廢名等京派作家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中所富有的民俗學藝術和內涵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作品中對于鄉風民俗的描寫,在有意挖掘民俗文化的同時,更對鄉風民俗寄予深刻內涵。比如說沈從文先生在他的"邊城&里面描繪了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畫卷:鄉村的自然風光、淳樸的風土人情等等。青山綠水,小橋古塔,在我們看到民風民俗文化底蘊的同時,對比都市工業文明的喧囂,從文學民俗學視角也看到了沈從文先生致力構建的精神家園以及深邃幽遠而寧靜淡泊的鄉土意境。獨特的民俗文化通過文學作品得以展示,同時獨特的民俗學藝術和內涵也得以呈現。文學作品中所展示的民俗生活的本質,往往體現在對獨特現象的描繪之中。北京的胡同、茶館店鋪、下層市民、幽默的京片兒,是老舍筆下的老北京特色;古樸的河上柳、靜謐的竹林、古道熱腸的人物,這是廢名創作的江南水鄉世界;小酒店里的曲尺柜臺、茴香豆、戴著卷邊氈帽的古樸鄉民,這是魯迅描繪的江浙農村。此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民族與民族、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沖突,從表象來觀察似乎只是生存于自然環境中一些偶然的生活事件的觸碰導致的,而我們究其根本,是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行為范式等因素影響的必然事件。[&]在我國現當代眾多文學作品中,這種文化民俗沖突也是十分常見的。巴金先生創作的"家。&春。&秋&等,其內容不乏對中國傳統的%宗族本位文化$和個性解放矛盾的描寫,曹禺先生的驚世之作***&雷雨&也是如此。民俗文化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大量存在,本質上是民俗文化傳統對文學的深入影響。這種影響培養了作家創作民俗文學心理,也確定了文學創作者的個人價值取向,最終決定了作家筆下人物的民族心理和價值取向。某些經典作品的題材之所以能夠被廣泛應用,被拍成電影,皆因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動符合現實生活。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出自蘇童的作品"妻妾成群。、&妻妾成群&里面的妻妾們,她們為爭寵,為奪取家庭地位,勾心斗角,用盡一切手段,在明顯的家族本位文化以及舊社會民俗價值取向的引導下,進行了極其壓抑、令人窒息的抗爭。魯迅筆下的"祝福&是年關將近,請福神獻福禮的祈福習俗,在當地,祝福是一種祈福儀式,這是江浙一帶所獨有的古越風俗,帶有明顯的地域味。而作品中的寡婦祥林嫂被認為是不祥之人,碰祭器貢品是大忌,因此她決定去土地廟捐門檻,試圖通過這種宗教民俗儀式來改變不詳之身。這些情節不僅是民俗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也是民俗文化深層價值取向的內在體現。正是民俗文化的多層滲透奠定了"祝福&這一小說的文學價值基礎。
三、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民俗學藝術
摘要:藝術民俗學是藝術學的分支學科,由藝術學與民俗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結合形成。從文化產業角度結合藝術民俗學的研究視角對其進行觀照,能更全面地對藝術的本源進行闡釋,同時也對其產業化發展展開更深入地探討。對藝術民俗學在文化產業這一專業領域中的教學模式展開討論,能為今后的文化產業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藝術民俗學;文化產業;教學模式
藝術與人類的總體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隨著人類的文明、習俗發展而不斷演變。以藝術為對象的研究也在不斷地完善,在藝術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者們從藝術的起源、藝術發展的規律、藝術與社會的關系、藝術的創造等方面進行探討,更有學者從民俗學、人類學等角度對藝術展開研究。就藝術與民俗而言,有學者從民俗中的藝術展開討論,另有學者從藝術中的民俗進行探析。不論民俗中的藝術還是藝術中的民俗,都是對藝術與民俗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隨民俗產生的藝術本質以及藝術產生、創作的民俗文化內涵。正如學者鐘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對于藝術的認識,不能‘止步于對藝術事象的靜態分析’,而應該‘以藝術活動中的審美形式與情感效應為材料,將其置于民族區域社會中生產生活的、社會時尚的、宗教信仰的廣闊背景下予以觀測論析’”。[1]就此研究視角,張士閃教授首先提出了“藝術民俗學”的學科建設理念,嘗試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藝術學研究的學科間,建立一門交叉性的學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藝術與民俗之間的關系,同時對藝術進行民俗學的視角研究。學科歸屬上,藝術民俗學是藝術學的分支學科,由藝術學與民俗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相結合而形成。藝術民俗學的研究對象“首先是作為藝術活動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觀念。其次,它將以民俗學的視角重新審視、闡釋藝術的源起,本體,功能,以及藝術與民俗的真實關系。”[2]藝術民俗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民間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時還是文化形態的一種表現方式,它們在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地發生著形態和功能上的演變。文化產業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就“產業”而言,其本源之意為國民經濟的各種生產部門,后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而逐漸拓展為“泛指各種制造、提供物質產品、流通手段、服務勞動等的企業或組織”。[3]從文化產業角度結合藝術民俗學的研究視角對其進行觀照,能更全面地對藝術的本源進行闡釋,同時也對其產業化發展展開更深入地探討。當下,我國的文化產業事業正蓬勃發展,在此熱潮中應運而生了文化產業專業教育,尤其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同時也與民俗、民間藝術聯系緊密。因此,要發展文化產業,對藝術民俗的研究、探討必不可少,在文化產業專業領域開設藝術民俗學這門課程也是有必要的。筆者在本文中將嘗試探討藝術民俗學在文化產業這一專業領域中的教學模式,從而為今后的文化產業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
1教學模式制定的理論依據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理論“: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指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即必受一定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并為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服務;教育內部關系規律指教育必須與人的發展規律相適應。”[4]同樣,藝術民俗學在文化產業專業領域中的教學也應遵循以上的教育規律。由此,制定與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相一致的教學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應該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1結合藝術民俗學的教學特征,應該突出區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筆者執教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而言,該地區世居1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有壯族、瑤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個,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藝術產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學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資源,構建富有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的文化產業專業領域藝術民俗教學特色,強化學生的優創意識、特色意識和品牌意識,在保護和傳承該地域中優秀的藝術、民俗類文化的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文化產業領域中進行藝術民俗的研究。
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以及我國人民對國有文化、傳統民俗文化重視程度的提升,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文學創造者與愛好者能夠正確意識到文學創作與民俗藝術之間相互性的積極影響。如何借助民俗藝術賦予文學作品更深厚的內涵,又如何借助文學作品持續性地發展、傳播民俗藝術成了當代作家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現當代著名文學創作者優秀著作的深入研究與挖掘,探析其中的民俗藝術,進而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以及新時代文學創作者提供理論性參考。
一、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融入民俗藝術的必要性與意義
民俗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民俗禮儀、風格喜好等各個方面的總和。文學作品則是源自人民群眾生活的藝術創作,是一種能夠切實反映社會深層次現象的良好載體,若文學作品過度超脫了真實的生活情境,便難以獲得讀者的認同與理解,自然也就無法獲得大眾的喜愛。基于此,便可以充分理解在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融入民俗藝術的意義。一方面,我國民俗藝術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其中任一民俗分支、任一藝術元素都能夠給予文學創作者極強的創作靈感,為其提供寫作思路。另一方面,在文學作品中融入適當的民俗藝術,不僅能夠有效地拉近其文學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認同感與體驗感,同時,極為豐富的民俗藝術元素還有助于創作者塑造出更深刻的文字藝術段落與更加生動的人物形象,全面性地調動讀者的情感共鳴與閱讀興趣。如此,創作者若是想要撰寫一部具有深遠意義,能夠引人入勝的文學藝術作品,就應該以民俗文化為核心進行藝術創作。以沈從文先生的著作《邊城》為例,作者以湘西邊城特有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民俗文化為基石,為讀者描繪出了我國二十世紀鄉村人民特有的淳樸與善良。《邊城》中對民俗的描繪賦予了翠翠、爺爺等主要人物角色更生動的形象,這使得讀者在品味故事內容時能夠更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邏輯與行為動機,并在循序漸進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參悟并認同這部作品的思想內涵與價值。民俗文化可謂現當代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者在感知、研究文中民俗藝術文化的過程,就是在深刻解讀、剖析文學作品的過程。因此,文學作品應以民俗文化為創作核心,去向外延伸,創作出能夠充分反映人物形象、社會現象的高質量和高素養的文學藝術作品。
二、民俗藝術與文學作品之間的聯系
首先,基于文學作品層面而言,民俗文化在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發展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民俗藝術能夠極大程度地展現某一區域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以及物質條件,進而通過對該地區民俗藝術文化的研究便可對其發展歷程產生較為詳盡的了解。因此,將不同的民俗藝術引入到文學創作之中,能夠充分展現文學作品的核心內涵。民俗文化是文學創作中的“點睛之筆”,作者能夠通過對民俗文化產生的聯想精準地理解文學創作的背景、主題、核心價值觀等。其次,基于民俗藝術層面而言,文學作品能夠推動民俗藝術文化獲得更好的傳播與發展。依照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屬于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地域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滋生出獨屬于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因而民俗藝術文化的發展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區域文化的影響,城市與城市、民族與民族相互之間,并不能夠全然性地理解、認同并喜愛彼此的民俗文化。而文學作品的描寫,則能夠使所有讀者都能夠以更直觀的方式對民俗文化藝術產生更全面、透徹的了解與認知。綜上所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文學創作的根基,失去了民俗文化的“扶持”,就會導致文學作品內容喪失靈魂,變得索然無味;同理,文學作品也可以稱之為民俗文化的最佳傳播載體,失去了文學作品的映襯,就會導致民俗文化始終限制在固定的地域與民族之中,無法獲得更全面的發揚。
三、民俗藝術在文學作品中營造的審美意境
想要在文學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展現民俗藝術的魅力,就需要創作者能夠抓住民俗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核心價值,如此才能夠完成最佳的藝術創作,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審美意境。
在農業文明時期,藝術還未獨立,音樂藝術與舞蹈、文學相互融合,魏晉以前,文學沒有獨立的學科分類,許多文學創作以音樂的表現載體,所表現的內容圍繞農事、祭祀等民間活動,農業文化與音樂藝術的融合又提升一個高度。農業文明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因為農業的發展狀況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古人尤其重視農業的發展,在文學創作、歷史記錄、音樂藝術、舞蹈表演中都將農業視為重要的表現內容。在音樂方面,由于古代平民階級的物質生存依賴農業,加上古代民間娛樂方式有限,農業民俗音樂成為平民階級娛樂活動的主流形式。《農業民俗研究》可為現代農業民俗音樂創作提供專業的農業文化內容。該書是國內知名農業民俗文化研究專家的學術論文集,研究內容主要包含農業節氣、農具、鄉土景觀三部分,每一篇學術論文都立足研究農業民俗文化,涉及國內外民俗文化的具體內容,意在呼吁民眾重視農業民俗文化、傳承農業民俗文化。在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之下,現代農業民俗音樂的創作突破時代的格局,在嚴謹的資料研究中學習農業民俗文化,創作出優質的農業民俗音樂作品。
一、民俗音樂淺議
所謂民俗音樂,顧名思義就有關表現民間習俗文化的音樂作品,因此,特定歷史時期的民俗音樂具有特定的表現內容,呈現不一樣的藝術風格。中國民俗音樂的發展與歷史進程同步,在曲調、詞令并不豐富的時代,民俗音樂表現為歌謠形式,演唱內容圍繞物質生活狀況,將民間生活形式和習俗文化通過音樂表達出來。
(一)民俗音樂的基礎條件
民俗音樂是民俗文化的表現方式,一個時期的民俗文化是人們追求基本物質生活的表現,因此,民俗音樂產生的基礎條件是特定時期中物質生活條件。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習俗衍化成制度的推動力量,在社會習俗的制度化之下,藝術創作自然地將其作為創作的內容。以南宋民俗音樂為例,南宋時期市商經營已經發展到一個鼎盛階段,在市集經濟的發達之下,民間習俗活動越加豐富,娛樂活動越來越頻繁,聽歌賞樂逐漸常見,茶樓內設有歌姬彈奏樂章以攬顧客,更有樂館培養樂人制作精美曲子,或者讓詞人為樂人填寫歌詞,所寫內容即便不以民俗文化為主,卻始終離不開南宋民間文化。
(二)民俗音樂與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音樂創作的一大題材,在交通封閉的古代,古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于狹隘的生活空間,尤其在民間,民間音樂藝術創作主要圍繞社會習俗,農業、傳統節日、民間信仰傳說等等民俗文化都是音樂創作的重要內容。以《詩經》為例,先秦時期大部分的詩歌以音樂演唱來進行,內容涉及農事、祭祀、節氣等習俗內容。隨著時代的推移,音樂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民俗文化至今仍然是民俗音樂創作的主要內容,并且,在長時間的歷史積淀中,民俗文化內容越來越豐富,民俗音樂創作也跳出狹隘的題材空間和創作規格,將更多的民俗文化表達出來。
【摘要】與市場對接開發系列化湘瓷日用品、旅游產品,與高校合作開發相關湘瓷類民俗文化課程,是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的有效途徑。以湘瓷創作為載體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一方面為湘瓷產品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傳承和發揚了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
【關鍵詞】湘瓷;民俗;文化藝術
一、湘瓷創作及創新對推動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
湖南陶瓷行業,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工藝,在中國陶瓷行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湘瓷的主要品種有醴陵釉下五彩、長沙銅官窯等。近年來,湖南陶瓷生產及銷量一直沒有大的突破,不管是藝術陶瓷還是日用陶瓷,整個陶瓷產業遇到了發展的瓶頸,與市場對接不夠緊密,陶瓷產品缺乏創新活力,急需陶瓷設計的創新、品牌效應的塑造推廣。湘瓷產品缺乏系列化整體設計也是目前額待解決的問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規定系列化的定義為“將同一品種或同一型式產品的規格,按最佳數列科學排列,以最少的品種滿足最廣泛的需求”。從發展的角度上看,湘瓷產品系列化的創新形式有利于產品的重組和有延續性的主題表現,能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從多元化審美的視閾下,重新審視湘瓷產品在造型和裝飾上的創新設計,以系列化為切入點,運用現代、時尚、簡約地表現手法,融合湖湘特色文化底蘊,型塑出“湖湘風格”融合審美意境與現代生活方式雙重審美情趣下的系列化陶瓷產品設計,一方面可以為湘瓷產品帶來新的生命力,適應不同消費群的審美標準,符合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率,推動陶瓷行業的發展。湘瓷產品系列化整體設計,對于“湘瓷”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湘瓷”的品牌形象,建立湘瓷的產品特色,拓寬“湘瓷”消費市場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另一方面,系列化整體設計對提升“湘瓷”藝術品位,適應多元化的審美,同時以湘瓷為載體,用現代的、時尚的手法和形式發掘與傳承湖湘文化中的精華,傳播湖湘文化具有推動作用。此外,多元化審美視閾下的系列化湘瓷產品設計,可以從多角度入手,嘗試各種新工藝、新形式,通過一站式服務,系列化的設計對節能降耗,建設節能環保型社會做出貢獻。
二、以湘瓷創作為載體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的研究內容
以湘瓷創作為載體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實踐目標主要有:將當代多元化的藝術理念和藝術形式融入湘瓷產品創新設計中,加深湘瓷的藝術內涵,提升湘瓷的藝術品位,實現湘瓷藝術與多元化審美的有機融合;使湘瓷產品的創新設計更適應市場需求,提升湘瓷的品牌價值;將具有代表性湖湘文化藝術元素、多種藝術形式、多種藝術理念以系列化的形式在湘瓷中進行表現,在提升湘瓷藝術品味,實現多樣化的同時,傳播和弘揚湖湘文化;通過系列化陶瓷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為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實現一站式服務,探索出提升生產效率,節能降耗的新途徑和新思路,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貢獻。以湘瓷創作為載體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的研究內容包含了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兩個方面。在理論研究方面,首先研究湘瓷造型與裝飾的藝術特色。湘瓷作為湖南本土陶瓷,在器型和裝飾上都帶有濃郁的湖湘文化韻味,比如銅官窯的陶藝器型拙樸,醴陵釉下五彩裝飾手法自成體系。其次,當代多元化審美的主流特征研究。要進行湘瓷產品的創新,就必須對當今多元化的審美特征進行系統研究,找出規律,為進行湘瓷創新提供參考。再次,研究創新系列化湘瓷產品的特征、優勢與市場需求情況。從市場入手,以多元化的審美為切入點,對系列化湘瓷產品的開發進行理論上的研究,為創作、實踐提供借鑒。在實踐研究方面,首先對接市場需求,對湘瓷產品進行再設計,凸顯特色。湘瓷的市場需求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現代市場對湘瓷有更典型的作為“商品”的要求,這對湘瓷的工藝、規模、銷售渠道、市場營銷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湘瓷不能再囿于傳統的生產、設計和營銷模式;另一方面文化與藝術的發展使消費者對湘瓷的消費審美呈現出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消費群對湘瓷的認知和評價各有不同。因此,只有將當代藝術形式、藝術理念與湘瓷、造型裝飾有機融合,將各類藝術形式與藝術理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形式融入湘瓷,才能形成創新系列化產品,凸顯湘瓷獨有特色。其次,將本土文化的特色融入湘瓷產品設計之中。湖湘文化特色鮮明,具有歷史悠久,獨具一格的民間風俗和民間藝術形式,例如菊花石雕、湘繡、花鼓戲、蠟染、扎染等。對這些本土的民俗風情與民間藝術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并融合到湘瓷產品設計中。再次,在實踐中重視審美角度,在湘瓷的造型及裝飾方面進行創新。從造型角度來談,設計需要寬泛和多元。結合現代社會文化、生活方式及視覺體驗,向藝術性、表現性、觀念性乃至實驗性方向發展,把人與外界的關系,新媒介、新技術的運用給現代陶瓷造型設計注入開放的觀念和新能量,使湘瓷造型設計充滿時代感。在延續和優化傳統陶瓷圖案的基礎上,將現代的藝術形式融入湘瓷裝飾,拓展釉下彩瓷的裝飾藝術表現形式,發掘湖湘文化精華,將湖南的民俗、民間藝術等融入到湘瓷設計中,推出符合現代審美情趣的系列產品。
三、以湘瓷創作為載體傳播湖湘民俗與民間文化藝術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