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歷史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課程改革對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即“以德育為核心,強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新課程要求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學生思想品質的陣地。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要大張旗鼓地貫徹德育教育方針。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說每門學科各有特色,但我認為歷史學科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和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可推卸的職責。歷史教材把古今中外許多驚心動魄的事件、生動形象的人物展現在我們面前,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們感悟到了美好與光明,也認識了丑惡與黑暗,對于指導人生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我認為,
首先應該系統地開發中國史和世界史中的德育素材,這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歷史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德育素材,但也廣泛地分布于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就影響了歷史課教學德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我們應該對歷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進行系統地歸納整理,分類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民族危難史教育、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各民族團結統一教育等。中國的古代史是一部光輝燦爛的歷史,中國古代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科學技術、絢麗的文化等都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收集中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文學、藝術、建筑等方面的世界之最,感受古代中國強盛時期的風采。學生在學習或查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給世界帶來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先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從而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精神。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時也是一部抗爭史,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兩條線索結合在一起。自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國土淪喪、主權喪失,中國人民生活在貧困和屈辱中。
再通過有關的影視資料,讓學生為中國的屢戰屢敗而痛心,為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而憤慨,并主動思考、探究中國被動挨打的原因,理解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生產力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從而進一步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更加堅定了我們支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對改革開放政策的信心。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停止過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從鴉片戰爭的屈辱到抗日戰爭的雪恥,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轉機,學生對這段歷史的認識,會轉化成內在的意志力,為今后學習生活中克服各種困難,正確對待挫折,提供強大動力。在利用好中國史德育素材的同時,我們還應合理開發世界歷史的德育素材。通過學習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科技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飛躍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對比同一時期中外的社會狀況,理解中國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從而形成全球化觀念,走科教興國之路。
其次,利用研究性學習開展以歷史名人為主題的研究活動,通過此項活動,幫助學生完成從單純的歷史知識學習到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轉變。歷史也是教人做人的一門學科。通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學習,學生可以逐漸體驗其中蘊含的做人道理。比如忍辱負重完成史學巨著的司馬遷;高瞻遠矚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肩負重任帶領中國共產黨奮斗二十八年、締造新中國的;堅持真理、為科學殉道的布魯諾等等。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系統組織這些人物的材料,加深了認識,自然而然地從內心激發出強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領悟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這種道德情感就化為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第三,以課堂教育為基礎,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歷史給人以啟示的作用,啟發中學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進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秦始皇暴政亡國,文景休養生息強國;岳飛精忠報國千古傳頌,秦檜投降賣國遺臭萬年;鄧世昌視死如歸彰顯民族氣節,慈禧軟弱妥協陷中華民族于水火。通過對比學習,讓中學生認識到如果不把個人理想與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而是沉迷網吧、吃喝玩樂,那么人的一生就失去了意義。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學生才會下定決心,克服萬難,自覺抵制不良思想誘惑,實現人生的價值。
此外,我們還要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借典型事例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面對當前三聚氰胺、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面對扶不起的倒地老人問題,不少人驚呼中國的社會道德已經滑坡30年。作為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者,我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優勢,加強中國優良傳統教育,培養學生的浩然正氣。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改革為發展契機,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德育教育在歷史課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為思想道德建設和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歷史知識是人的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
歷史學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因為歷史長河涵蓋了很多不同的社會現象,這些都是極好的教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政治和階級觀點教育;還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跡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關于思想教育,歷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歷史課程中都滲透了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歷史學習,將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還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的運用能力的鍛煉和提升。
二、歷史教育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作用
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歷史教育所承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獨特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歷史教育的本質。也就是說,相對于哲學提供的是具有價值理性的思維邏輯,而文學提供的是具有價值理性的情感體驗。而作為人類以往實踐的集體記憶的歷史,它為人們提供價值理性累積經驗就更加全面和綜合。在歷史上發生過由于價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這里主要是指社會發展的失衡,人們由此產生了極為深刻的教訓。學習這樣的歷史也讓我們明白了“以史為鑒”所具有的價值和作用。歷史教育也可以稱之為一種人文素養教育,其具有綜合性。學史有助于明智,歷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現代價值就是能夠讓人們站在更高的起點,繼往開來,高瞻遠矚,更好地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三、歷史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質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質包括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和政治意識。”[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傳統。歷史教育中關于本國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對本民族形成和發展歷程的學習來促使學生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的形成和進一步強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增強,從而增強其對于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責任心。歷史學科到了十九世紀才開始在學校課程中被重視起來,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響應那時興起的民族主義號召。可見一國的歷史也就體現了一國國民的意志。通過歷史教學便能促使學生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的形成,使其成為“國民理想”的擁護者。就道德意識的培養而言,歷史一直以來都被用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春秋》體現了對歷史的道德作用的最大限度地發揮。杜威認為歷史學科作為促進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學科來說,無疑使最優良的。他始終相信人類社會的道德規范是有歷史可以追溯的,很多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中都涵蓋了類似的典范,同時得出了歷史是永恒的道德遺產的結論,并且是具有建設性的。歷史學科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其獨特之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豐富的內容。歷史教科書中蘊含了豐富的材料,尤其是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關于其品格高貴、情操高尚、意志堅強等方面的素材都是可以拿來借鑒,從而幫助學生獲得美好、高尚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是較強的感染力。歷史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的道德形象是生動具體的,道德精神更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這樣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更容易引起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
四、結束語
本文作者:李勇 單位: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
教育是人的教育,然而在以“讀書—考試—上大學”為學生奮斗目標的今天,知識的教育、專業的教育被強化,而人文教育卻出現嚴重缺失。近年來“馬加爵慘案”“藥家鑫事件”的頻發給人們敲了警鐘,也讓人文教育越來越引起關注。歷史學科富含人文性,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學科之一,不僅承擔傳承歷史文化知識的重任,而且理應成為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理應成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重要載體。有感于當下歷史教學存在嚴重的人文教育缺失,本文試從人文教育的意蘊和界定出發,對中學歷史教學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緣起和人文教育重建策略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歷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意蘊和界定
教育的本質特征就是“培育人”。隨著教育的專業化發展及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人”的教育逐漸被忽視,人們逐漸忘掉了教育的最初根本。從教育人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可以這樣界定歷史課堂中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歷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的旨在促進其道德品質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人生、價值觀實現的教育。其本質特征就是對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養人文精神。這種教育既重視由外而內的文化修養的養成,更強調自我體悟與心靈覺解。歸根結底,是使人理解并珍視人生的意義,并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在根本上體現素質教育的本質。
二、歷史教學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緣起
1.教學情感目標的虛化導致人文教育的迷失
歷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與教學設計中情感目標的虛化有著直接關系。在歷史教案的編寫中,教師盡管寫上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但這種目標大多是歷史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附帶物。在實際課堂授課中,教案內容通常是講授知識的行進秩序,情感目標自然無從落實。受傳統的歷史教學觀念影響,許多教師只注重歷史知識點串講而忽略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致使情感教學目標人為性缺失。教師受這種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形成了一種以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為主的固定課堂教學模式。對教案中設置的情感目標熟視無睹,從而導致了人文教育在歷史教學中方向性的迷失。
[摘要]作為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歷史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具有獨特意義與價值,對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至關重要。本文從“什么是民族文化認同”切入,結合當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水平,對“如何通過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水平進行提升”展開研究,希望以此為相關教育工作的推進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教學;歷史教學;民族文化;認同教育
為什么要教學生歷史?因為歷史教育不僅可實現知識傳遞,還可讓學生感受家國情懷,在思緒遨游時空的同時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另外,較重要的一點是借助歷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幫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內涵,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助力。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教學過程枯燥等問題,這不利于歷史教學中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的落實。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認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語言、歷史及人文傳統,民族文化認同,是指人們對自身多種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認同。在我國初中歷史教育中,對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進行培養,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不忘歷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水平現狀
結合實際來看當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水平較低,這種低水平主要體現如下:
一、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而教學生學的過程就包含了教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質疑的過程。只有啟發學生思考、質疑,學生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新課程的課本里提供了許多供學生思考的題目,它們與課本的聯系較密切,又有一定的難度,非常適合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必修一專題六《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中就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現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該問題不需要具備很多專業知識,學生僅憑自己的生活經驗就可做出回答,同時該問題又隱含著與古希臘公民素質進行對比的內涵,學生可以在思考之中自然巧妙地學到知識,而不會覺得刻意。
二、設計生活化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主張“教育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行動中的美學”,主張學生應該在“做中學,學中做”,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利用身邊的知識來輔助課堂學習
實現學習過程的生活化。歷史與生活密切聯系,生活中處處都是歷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歷史知識來輔助學生的課堂學習。例如必修一專題四中的《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中,有一部分講的是“”的歷史。課前,我讓學生回家采訪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曾經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并把收集的事跡記錄下來;課上,安排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得。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生動豐富,而且能夠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悟歷史。
2.利用課本的知識來解決身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