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口腔護理培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根據國賽評分標準對口腔護理賽項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情景教學和角色轉換進行臨床感受訓練,達到比賽與臨床深度融合,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
關鍵詞:技能大賽;口腔護理;培訓
筆者作為領隊和指導老師,2018—2019年連續兩年參加廣西職業院校技能操作大賽中職組護理技能賽項并榮獲一等獎,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操作大賽中職組護理技能賽項并獲獎。2018年國賽、2019年區賽及國賽中,均有口腔護理賽項。在培訓及參賽過程中,我們做了一些實踐及研究,匯報如下。
一、賽項背景
口腔護理是借助相應的用具及護理液,達到舒適口腔、清潔口腔、去除口腔細菌、防止口腔炎癥、預防吸入性肺炎等為目的,對口腔手術后、禁食、鼻飼、病情危重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尤為重要。
二、評分標準及常見問題分析
2.1評估不到位。對患者的心存疑慮、口唇、牙齒、牙齦、舌頭、口腔粘膜、口腔異味等沒有評估到位,忽略了比賽案例的真實性,背書痕跡明顯。如漠視案例中的“右側口腔粘膜潰瘍”存在與否。
摘要】目的探討新入職口腔科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方法。方法在口腔綜合科對46名新入職護理人員進行口腔??谱o理規范化培訓,制定培訓方案和培訓內容,然后作出效果評價。結果46名新入職護士實施口腔??谱o理系統化培訓后,達到了口腔護士的培訓目的和要求,提高了新入職護士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熟練掌握了口腔??埔闻浴八氖植僮鳌迸浜霞夹g、護理技能,醫患滿意度達90%以上。結論通過培訓強化了新入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系統地結合,掌握了口腔護理核心理論與操作技術,提高了新入職護士的口腔專業護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早日上崗。
【關鍵詞】口腔護理;規范化培訓;實踐研究
1對象與方法
均為護理專業,學歷:中專20名,大專26名,缺乏口腔護理的理論和實踐,無口腔臨床操作經驗,全部為新入職護理。1.1培訓對象:本組46名新入職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18~25歲。
1.2培訓方法
1.2.1護士行為規范:培訓目標。通過三個月的系統化規范化口腔護理專業培訓,46名護士要熟練掌握口腔臨床護理的??评碚撝R與護理操作技術,并能嫻熟運用規范化口腔專科護理操作技術配合醫師椅旁“四手操作”。
1.2.2培訓計劃:由護士長、護理部主任進行具體講座。從口腔專業理論知識、臨床護理技能操作和護士職業禮儀等多方面進行專業培訓。第1周,培訓內容有醫院規章制度和,口腔專業知識、口腔科一般護理和常規護理操作技能等。第2~14周,為技能實踐培訓,分為于牙體、牙髓4周,修復3周,口腔外科3周,正畸2周。均由各科室業務骨干以一對一帶教方式,規定各種量化標準,培訓期內每周組織一次口腔護理各種常見病的理論和治療講座,對常用儀器和各種護理操作進行示范。
【摘要】護理本質上是針對“人”,講究以人為本,而教育社會學將與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作為研究基礎,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本文在理清教育社會學的理論源起及發展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主要困境,包括口腔護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口腔護理教育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亟待改進。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和意見建議,以期能夠對口腔護理發展的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教育社會學;口腔護理;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
1教育社會學的理論源起及發展概述
1883年,沃德(L.F.Ward)在《動態社會學》中第一次闡述了“教育社會學”的概念和內涵。1893年,W.T.哈利斯(W.T.Harris)指出教育研究的基礎是建構在社會學上的。A.W.斯莫爾(A.W.Small)也提出要將社會學引入教育學之中。這些論述逐漸明確了社會學的母體科學屬性,我們知道,教育學的產生可以說比社會學要歷史悠久得多,早在公元前約403—221年期間的《學記》就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此后教育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并逐漸形成為一種相對系統和有體系的科學。社會學作為一種研究人類與社會之間互動關系,規律及內在邏輯的科學真正意義上的興起是在18世紀,以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MarieAugusteFrançoisXavierComte)為代表。20世紀初,法國社會科學家米爾•涂爾干(EmileDurkheim)在1903年的《教育與社會學》中指出將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運用于教育研究的意義重大,這也是教育社會發展歷程中的一次突破性進展。1917年,美國學者W.R.史密斯(W.R.Smith)撰寫了《教育社會學導論》。20世紀70年代之后,教育學與社會學的融合里涌現了一大批學者,如布迪厄(PierreBourdieu)、威克斯勒(Wexler)等人,他們講教育研究與社會學研究高度融合,彼此打通,深刻把握了教育的本質乃是人的實踐,教育社會學的視角為我們針對口腔護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指南針”,護理本質上是針對“人”,講究以人為本,而教育社會學將與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作為研究基礎,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教育社會學的這些研究講究從人的角度以及社會關系的角度出發推動教育研究,對于我們研究口腔護理的教育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和價值。
2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是口腔護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口腔護理不僅僅對住院病人高度重要,對于人們的日常健康也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教育及培訓遠遠跟不上社會需求,如根據《今日口腔》雜志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副院長姚永萍的采訪來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口腔護理??谱o士培訓基地,一年僅培養60名口腔專科護士,而四川省每年對口腔護士的需求量為8000~10000名。60比10000,這供需之間驚人的差距靠什么來填補呢?主要依靠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老帶新”、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會等,但僅憑這些,很難實現保質保量的口腔臨床??谱o士培養。這樣類似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培養數量及質量都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眾所周知,口腔護理從根本上說是一門實踐性科學,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探索及提升,但是囿于當前的教學環境和實際情況,口腔護理的教育還是很多停留在對護理以及口腔護理的理論闡述,實踐實習的環節較少,口腔各??萍膊〉淖o理和??瞥S貌牧?、器械、藥物的使用,以及各專科的常規護理等方面還缺乏實訓。三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亟待改進。當前對于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更多還是單向度/線性的發展模式,側重于給學生(護士)單向度的講解,缺乏多元互動和反饋,口腔護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癥,預防和減輕口腔異味,除牙垢,增進食欲,確?;颊呤孢m;觀察口腔內的變化,提供病情變化的信息。這些目的之達成在本質上都需要多元化/網絡式以及互動的教育方法。
3教育社會學視角下的口腔護理教育發展策略
關鍵詞:風險管理;口腔門診;護理
隨著科學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水平隨之進步,新技術應用于口腔臨床治療中,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可能面臨的護理風險也在增大??谇婚T診護理工作較為復雜多樣,護理操作過程易出現許多不安全因素,因而加強口腔護理操作的管理十分重要。風險管理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方法,有研究指出將其應用于口腔門診護理操作中可有效規避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特選134例患者研究風險管理在口腔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方法和結果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醫院口腔門診收治的134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隨機將其分為風險管理組與無風險管理組。風險管理組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17~74歲,平均(45.32±7.68)歲;無風險管理組64例患者中男32例,女32例,年齡18~73歲,平均(46.01±7.35)歲。經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
1.2方法
無風險管理組進行常規口腔門診護理,風險管理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風險管理進行護理操作,其具體內容如下。建立風險管理小組:由5名護理人員及1名護士長、1名口腔科主治醫師組成風險管理小組;由主治醫師擔任小組長,護士長擔任副組長。風險管理小組責任制定:由小組長對口腔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預見性評估,對已發生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和統計,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制定相關風險管理方法。加大風險管理教育:對組內成員每月定期進行感染控制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自我防護和標準預防,提高其風險意識;開展相關法律知識講座,提高其法律意識;讓組內資深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感染控制工作中經驗分享,使組內其它成員進一步了解口腔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便于進行針對性預防。內容主要包括牙椅及診療后臺面的消毒,個人與患者防護措施的培訓,操作環境的消毒相關培訓。通過對感染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以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完善相關制度:制定口腔護理管理制度。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四手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對能觸及到的地方全部使用防污膜,保證一人一用一更換。并完善監督制度,對其工作進行定期審核考察,根據審核考察結果予以獎勵或懲罰。其獎勵方式及處罰方式以薪資獎勵或處罰為主。本次研究觀察兩組患者的門診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交叉感染發生情況。
1教育社會學的理論源起及發展概述
1883年,沃德(L.F.Ward)在《動態社會學》中第一次闡述了“教育社會學”的概念和內涵。1893年,W.T.哈利斯(W.T.Harris)指出教育研究的基礎是建構在社會學上的。A.W.斯莫爾(A.W.Small)也提出要將社會學引入教育學之中。這些論述逐漸明確了社會學的母體科學屬性,我們知道,教育學的產生可以說比社會學要歷史悠久得多,早在公元前約403—221年期間的《學記》就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此后教育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并逐漸形成為一種相對系統和有體系的科學。社會學作為一種研究人類與社會之間互動關系,規律及內在邏輯的科學真正意義上的興起是在18世紀,以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MarieAugusteFrançoisXavierComte)為代表。20世紀初,法國社會科學家米爾•涂爾干(EmileDurkheim)在1903年的《教育與社會學》中指出將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運用于教育研究的意義重大,這也是教育社會發展歷程中的一次突破性進展。1917年,美國學者W.R.史密斯(W.R.Smith)撰寫了《教育社會學導論》。20世紀70年代之后,教育學與社會學的融合里涌現了一大批學者,如布迪厄(PierreBourdieu)、威克斯勒(Wexler)等人,他們講教育研究與社會學研究高度融合,彼此打通,深刻把握了教育的本質乃是人的實踐,教育社會學的視角為我們針對口腔護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指南針”,護理本質上是針對“人”,講究以人為本,而教育社會學將與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作為研究基礎,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教育社會學的這些研究講究從人的角度以及社會關系的角度出發推動教育研究,對于我們研究口腔護理的教育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和價值。
2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是口腔護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口腔護理不僅僅對住院病人高度重要,對于人們的日常健康也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教育及培訓遠遠跟不上社會需求,如根據《今日口腔》雜志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副院長姚永萍的采訪來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口腔護理??谱o士培訓基地,一年僅培養60名口腔??谱o士,而四川省每年對口腔護士的需求量為8000~10000名。60比10000,這供需之間驚人的差距靠什么來填補呢?主要依靠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老帶新”、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會等,但僅憑這些,很難實現保質保量的口腔臨床專科護士培養。這樣類似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培養數量及質量都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眾所周知,口腔護理從根本上說是一門實踐性科學,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探索及提升,但是囿于當前的教學環境和實際情況,口腔護理的教育還是很多停留在對護理以及口腔護理的理論闡述,實踐實習的環節較少,口腔各??萍膊〉淖o理和專科常用材料、器械、藥物的使用,以及各專科的常規護理等方面還缺乏實訓。三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亟待改進。當前對于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更多還是單向度/線性的發展模式,側重于給學生(護士)單向度的講解,缺乏多元互動和反饋,口腔護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癥,預防和減輕口腔異味,除牙垢,增進食欲,確?;颊呤孢m;觀察口腔內的變化,提供病情變化的信息。這些目的之達成在本質上都需要多元化/網絡式以及互動的教育方法。
3教育社會學視角下的口腔護理教育發展策略
一是要從社會需求出發進行口腔護理教育的供給側改革。雖然我們知道口腔護理專業的需求非常之大,事實上我們也是根據相關的市場醫療護理需求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及培訓,但是這種看起來是基于需求端的培訓發展,并沒有真正從源頭上從根本上的供給端進行結構改革,而且供給端的潛力有多大也往往也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釋放??谇蛔o理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極大,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教育主體需要根據需求的預估進行相應的教育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升級,從而不斷滿足/適應口腔護理的需求,并從真正意義上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發展。二是要以人為本加強口腔護理教育的實踐實訓??谇蛔o理教育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與口腔護理相關的廣泛知識內容,實踐是真正能夠讓這些知識內容深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口腔護理教育實踐的原則與方法應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是愉快的和有效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口腔護理教育的實踐中把握兩個基本原則,其一是從理念上重視實踐實訓,其二是在實踐實訓中要“以人為本”,從學生學習的需求以及潛在的口腔患者護理的需求出發。三是不斷優化發展口腔護理教育的方式方法??谇蛔o理教育的方法要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和互動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將既有的知識或經驗傳授給受教育對象,對口腔護理教育而言,除卻單純的理論性知識及經驗之外,還需要受教育對象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護理的實踐操作技能技巧,護理工作本身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與醫生交流更多要與患者直接接觸,因此科學合理的護理及熟練的操作能夠給患者帶來病情的緩解及情緒狀態的穩定,甚至能夠讓患者產生極大的信任感,從而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口腔護理的教育方式就必須要改變單向度或者線性的純粹知識滴灌,需要更多的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多元互動,并且在教學教育過程中增加實踐鍛煉,從而讓知識和技能真正能夠內化到學員的沉淀中,提高學員的口腔護理綜合技能。
作者:邵良芬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