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康復培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肌電圖是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神經康復醫師,掌握肌電圖有助于判斷神經損傷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神經恢復的進展。康復醫學住院醫師的肌電圖培訓也逐步受到重視。在肌電圖培訓過程中,有幾個難點,包括接受培訓的時間短、基礎知識要求高,有其特殊的診斷思路。針對以上難點,可以通過增加肌電圖輪轉時間、強化基礎知識、培養診斷思路、注重考核等方面加強培養,力爭培養高層次的神經康復住院醫師,對提高康復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神經電生理;肌電圖;康復;住院
醫師肌電圖是神經系統檢查的延伸,是組織化學、生物化學及基因等檢測仍無法取代的檢查技術[1]。不僅神經內科醫師需要掌握肌電圖檢查,康復科醫師,特別是從事神經康復的醫師,也應該將肌電圖作為必備專業技能進行學習,從而更精準地評估神經肌肉疾病及肢體功能狀態[2]。通過肌電圖檢查,康復醫師能夠判斷神經損傷的性質、嚴重程度,還能了解損傷是處于急性期、進展期、慢性期還是恢復期,對于明確患者功能的狀態、制定康復治療計劃、評估康復療效及判斷預后有著指導性的意義。作者從帶教老師的角度,就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肌電圖中的帶教體會與思考進行分析。
1康復醫師肌電圖培訓現狀
隨著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建立與實施,肌電圖在康復科住院醫師培訓計劃中也逐步受到重視。我院于2004年開始進行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大綱要求康復住院醫師在第1年時必須在肌電圖檢查室輪轉1個月,要求掌握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肌電圖、誘發電位,并至少完成10個案例的檢查和報告。2007年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制定的《中國專科醫師(康復醫學科)培訓細則》要求康復住院醫師在神經內外科輪轉期間需要基本掌握肌電圖,并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4例患者的肌電圖檢查操作和做出報告[3]。2016年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中國康復組專科醫師培訓項目提出康復專科醫師培訓中的神經康復模塊課程包含16個學時的電診斷課程與培訓[4]。多數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對康復住院醫師的培訓大綱均要求康復住院醫師掌握神經傳導速度、針肌電圖、體感誘發電位的方法與診斷[5]以及肌電圖的分析[6]。雖然在培訓大綱中對住院醫師的培訓既有時間的要求,也有工作量的要求,對具體技術也有詳細而明確的規定,但實際培訓中很難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上述的預期效果,最終仍無法單獨負責肌電圖檢查,甚至不具備解釋檢查結果的能力。
2肌電圖帶教中的難點
肌電圖檢查作為臨床查體的延伸和補充,檢查者需要在檢查前了解病史及查體后初步確定檢查方案,并在檢查過程中根據已獲得的檢查結果調整后續檢查方案。與其它輔助檢查相比,該項檢查更加靈活,非常依賴檢查者的技術,對檢查者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有一些難點。
本文作者:李惠蘭、徐基民、盧虎英、劉蘭群
中醫傳統康復療法對各種障礙具有很好的效果,如腦卒中及腦外傷的肢體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吞咽構音障礙、言語功能障礙、肢體痙攣;脊髓損傷的肢體運動感覺功能障礙、膀胱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肢體痙攣;腦癱的運動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認知障礙等[3]。因此中醫康復療法與現代康復療法結合,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意義。隨著現代康復醫學的引入,中醫界開始系統發掘、整理和研究中國傳統的康復醫學理論、技術和治療方法,中醫逐漸形成了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與中醫養生學和中醫臨床學構成了完整的中醫體系。盡管中醫康復與現代康復醫學有著不同的理論基礎和康復治療技術,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為研究對象,以改善功能障礙,促進病、傷、殘者回歸社會為最終目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布的醫療機構的數據和綜合醫院康復科對治療師數目的規定,截至2010年7月,全國綜合醫院所需要治療師約8萬人。而目前從事康復治療的總人數大約1萬人。現代康復醫學教育在我國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仍存在著人才缺少的局面。中醫康復是康復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從目前高等中醫院校學科設計上看,中醫康復本科專科設計幾乎寥寥無幾,更加凸顯從事中醫康復人員的匱乏。
中醫康復與現代康復的區別主要在于中醫在關注患者康復時對障礙的觀察較宏觀;而現代醫學則對障礙的觀察細微并且定量,療法多樣,康復理論系統和規范。兩者各有優勢,將兩者互相滲透融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在中醫康復的教育中融入現代的康復理念和評定等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中西醫康復相結合是中醫康復教育的一個方法。中醫康復教育的對象是在職中醫人員和中醫本科生;最常見的康復病種以神經損傷為主,例如腦損傷、脊髓損傷等,對主要病種進行中醫康復教育,盡快掌握康復流程及主要內容,使從事中醫康復的人員將中醫康復理念及方法推廣到心肺等其他領域應用。
由于現在許多醫院的康復科是在現有中醫科人員基礎上組建而成,因此對現職中醫師、針灸師、按摩師的培訓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復醫療發展較全面的醫院進修學習,因此對進修生的培訓在重視中醫康復療法的同時應該進行現代康復療法及評定內容的補充,在培訓方式上采用理論授課及實際操作相結合,使進修人員在進修后能將中西醫康復知識運用于臨床。
培訓計劃:將康復評定及中西醫康復療法設置為培訓內容,與中醫針灸、按摩、中藥的使用與具體問題相結合。以腦血管病及脊髓損傷的評定、康復為切入點,將現代康復理念融入中醫康復療法。針對具體的康復問題,如假性球麻痹、痙攣、肩手綜合癥、偏癱平衡障礙、認知障礙、失語及脊髓損傷并發癥等,設置相關課程,使進修醫生對中醫康復有全面認識。通過以上培訓,使中西康復融合貫通。
1 內容與方法
1.1 調研內容
邀請企業專家、管理者及本院統計學教師,共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經小組討論和專家咨詢法擬定條目后,再通過專家咨詢和預調查修訂。內容包括康復工程技術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專業教育現狀與趨勢,專業崗位情況、人才現狀與需求情況以及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畢業生就業現狀與發展等問題。
1.2 調研對象
本研究選取國內開展康復輔具服務5年以上的醫院、公司,行業協會及同類院校的專家學者、負責人,從事假肢矯形器工作的一線技師,本專業往屆畢業生及同類院校本專業的帶頭人等為調研對象。
1.3 調研方法
1.3.1 問卷調查
【摘要】醫院的婦科一直是醫院主要的科室,婦科護理直接影響到了患者對于科室的滿意度,醫院的滿意度。日常由于一些婦科護理目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現狀,對于滿意度造成了負面的印象。由于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意識缺乏或者照顧的病患多,精力不足的情況,大大影響了醫院的婦科護理質量。為了讓大部分的婦科護理病人滿意,提升病人對于護理質量的信任度,解決現有婦科護理質量問題給予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婦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針對安全隱患的對策研究
1醫院婦科護理中目前存在有哪些安全隱患,影響了護理質量
1.1婦科護理專項護理知識缺乏,導致護理方式缺乏針對性
給婦科病人護理,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她進行身體恢復,還原女性生理健康。一些婦科疾病尤其容易因為護理不當,導致疾病感染或復發。由于醫院在護理培訓上沒有專項的婦科護理培訓,而是單純采用普適化護理,使得婦科護理缺乏專業度體現,讓病人與家屬產生不信任感。
1.2婦科病患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大,導致精力有限的情況
婦科科室病患比較多,由于護理人員需要同時照顧幾個幾個病人,造成病人照顧不周的情況。日常照顧需要很多精力,工作壓力也大,有時候病患多,就容易導致病患沒有辦法完全照料到。患者本來就對于自己的病情有心理顧慮,造成自己沒有被重視感。
摘要:[目的]探討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在康復醫學科吞咽障礙病人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2月某院康復醫學科34例存在吞咽障礙的病人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評價指標督導臨床護理工作;選擇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存在吞咽障礙的病人設為觀察組,采用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導臨床護理工作。比較兩組病人吞咽障礙評估的準確率、專科護理措施準確率、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護理文書記錄準確率。[結果]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實施前后,觀察組病人吞咽障礙評估的準確率、專科護理措施準確率、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護理文書記錄準確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該評價指標體現了專科疾病護理內涵,能客觀地評價吞咽障礙病人的臨床護理質量、規范護理專業行為、促進護理質量改進、提升專科護理質量,有助于康復醫學科對吞咽障礙病人的護理管理。
關鍵詞:吞咽障礙;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
吞咽障礙是臨床上多學科常見的癥狀,也是康復科神經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的并發癥,吞咽障礙的發生增加了病人誤吸、肺部感染、營養不良、再次卒中及死亡的發生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1-2]。護理人員對吞咽障礙的評估和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是影響吞咽障礙病人康復的重要環節,因此吞咽障礙病人護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專科護理質量指標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工具之一,對護理質量管理起著導向作用,可決定護理行為的調整方向,進而直接影響護理效果[3],建立科學敏感并且實用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可為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提供可靠依據[4]。我院現有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均為通用標準,對專科疾病護理質量的評價作用相對較弱,因此建立吞咽障礙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以評估護理人員對病人的護理效果尤為重要,我科從2018年3月開始實施吞咽障礙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旨在探索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在吞咽障礙病人護理管理中的實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2月康復醫學科34例存在吞咽障礙的病人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評價指標督導臨床護理工作;選擇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吞咽障礙病人設為觀察組,采用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導臨床護理工作。所有病人均通過電視熒光吞咽檢查(VFSS)[5]確診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43~80(62.29±8.94)歲;疾病類型:腦梗死18例,腦出血12例,腦外傷4例;住院時間22~67(42.29±13.00)d。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7~81(63.08±8.71)歲;疾病類型:腦梗死25例,腦出血11例,腦外傷2例;住院時間19~65(42.52±12.72)d。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干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