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基本稅法知識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稅制改革不斷深化,呼喚高校稅法課程教學模式探索及創新。本文分析了傳統稅法教學模式的問題,提出了改革稅法課堂教學模式的總體思路及具體方法,以期通過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的實踐運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稅務管理人才提供保障。
關鍵詞:稅制改革;稅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傳統稅法課程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重理論、輕實踐”,教學理念陳舊
在新形勢下,社會需求掌握扎實稅收理論及具備稅務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但高校在稅法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并沒有改變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的對稅收法律法規理論知識進行傳授,通過概念的灌輸和習題的演練來反復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以及利用稅法理論解決具體稅務問題的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做題、會計算、會考試。但缺乏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情況固然與長期以來稅法教學以通過期末一張試卷的應試考試為目標的教育導向有關,同時也源于部分稅法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不足,解決具體稅務問題能力薄弱的原因。
(二)教學方式落后傳統
部分高校教師在進行稅法課程教學的工作當中,往往只是照本宣教,一味的進行書本知識的傳授。放不下教材,離不開PPT。不能對法律法規條款背后更深層次的稅法立法精神進行解讀,也沒有將法規制度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讓學生懂得在實踐中具體的法規是如何適用的。結果造成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枯燥無味,教學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學生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將不利于稅法課程的有效學習,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的稅制改革變化。
摘要:提高應用型本科稅法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從多方面做起。對于教學基本功,教師應注重口語表達能力和教學演示設計;對于教學內容,教師應結合稅法政策和教學目標選擇;對于教學方法,教師應側重案例教學法;對于教學模式,教師應引入翻轉課堂;對于課堂教學效果評估,教師應將作業、考試和比賽等多種手段相結合;對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教師應設計一些合理指標。
關鍵詞:稅法;課堂教學質量;提高途徑
課堂教學質量是指既定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稅法是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重要課程,提高稅法課堂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稅法的興趣對人才培養尤為重要。提高應用型本科稅法教學質量,需要從教師語言及教學演示基本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效果評估、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等方面展開。
一、教師語言及教學演示基本功要扎實
講授式教學是稅法腳下不可或缺的方法,要提升講授式教學方式的效果,教師要運用授課藝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重要,教師的普通話要標準,能正確使用名詞和術語,語言清晰準確,具有親切性、啟發性、邏輯性、趣味性。教師除了要善于表達,還要鼓勵、引導學生自己表達。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演示能力。PowerPoint演示文稿代替傳統板書,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設計水平對稅法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不是簡單地把教材中的文字轉換為電子形式,而要根據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圖文并茂,以達到更好的課堂腳下效果。稅法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首先要明確主題,其次要歸納重點,最后錄入文字并收集相關的輔助材料(圖片、表格、音樂、錄音等)。
二、完善稅法教學內容
提高稅法課堂教學質量,首先要深入研究稅法教學內容,高校稅法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學必備的稅法專業知識,還要有必要的延伸和擴展知識。稅法是國家的法律制度,內容更新較快,一本合適的教材不可獲取。稅法內容較多,課堂學時有限,教師不能簡單地舍棄某些教學內容,而要保留基本、重要的知識點,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習方法,融會貫通。提高稅法課堂教學質量就是要從龐大繁雜的稅法教學內容中挑出重難點,用較少的課時引導學生快速掌握知識。例如,稅法按稅種進行分類設置,每個稅種都有基本的稅法要素,這就是學習稅法的線。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重要稅種,每個稅種的應納稅額的計算是重點。教師在稅法課堂上除了教授學生認識稅種、計算稅額外,還可講一些稅法的發展歷史和發展動態以及稅種的制定背景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針對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特點,稅法教學內容還應側重會計知識與技能,如在課堂上引入與稅收相關的會計分錄,如增值稅會計、消費稅會計。教師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合適的教學大綱,教學目的要明確,要求重點突出,難點分散,教學程序合理,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案格式規范。教師可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分享教學資料,及時總結評價教學內容。
一、稅法課程的特點
(一)綜合性強
稅法是一門集會計、法律、財政和稅收管理等知識為一體的綜合課程,要想學好稅法課程,熟練掌握稅法知識,必須具備法學、會計學、財政學等知識背景。比如對稅法概論中稅收法律體系的構成要素、納稅人的權利義務等內容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法學知識背景。因此,要優化稅法課程的教學效果,應當合理安排稅法課程的先修課程如法律基礎、財政學等課程,也要求稅法課程教師具有一定的綜合知識積累。
(二)實踐性強
從稅法課程的內容構成來看,既包括稅法的基本原則、稅制變革歷程、納稅人的權利義務等基本理論,也包括各稅種的納稅人、納稅范圍、稅額計算,以及稅款的征收管理、發票的使用和管理等實踐性知識。無論是實踐性知識的掌握,還是對于基本原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大量的實際操作教學基礎上。因此,稅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三)時效性強
我國稅收法律立法層次較低,不僅沒有稅法典,而且除了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及車船稅由人大立法之外,其他稅種立法都是以行政法規的形式呈現,并且變動頻繁。比如《個人所得稅法》先后于2006、2008、2011年修訂多次,在流轉稅領域先是在2009年完成了從生產型增值稅到消費型增值稅的改革,又在2012年啟動了“營改增”改革,而稅法教材卻有一定的滯后性,往往都是在稅法變動一段時間后,才完成稅法教材的修訂,給教材的選用和教學過程帶來了很大困難,特別是近年來,教學中往往只能使用與實際稅制不符的教材。
摘要:新一輪的稅制改革,高職稅法實務課程教學面臨新挑戰。通過調研湖南地區開設有稅法實務等稅務類課程的44所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狀況,對當前稅法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據此提出高職稅法實務課程教學必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旨在提高教學質量,為相關授課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稅制改革;稅法實務課程;教學改革
一、2018—2019年稅制改革新政
稅收政策牽動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直接影響相關納稅人的權益。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稅收政策的動向。2018年我國的稅制改革與之前改革相比,具有改革力度大、稅收優惠多、涉及稅種多等特點:1月1日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收排污費成為過去;3月3日國稅地稅機構合并,便于征管、節約稅收成本;5月1日起,增值稅率采掘、制造業由17%下調為16%,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11%的稅率降至10%,金融服務業則多數在6%檔;8月31日,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決定已獲通過,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為5000元,最新個稅起征點和稅率于10月1日起實施,并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機制;于7月1日起實施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從11月1日起,中國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國稅率,共計1585個稅目,同時相應下調行郵稅的稅目稅率;于12月通過全國人大立法耕地占用稅法、車輛購置稅法;等等。2019年1月起,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這項新政將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全面正式實施,各項社會保險和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非稅收入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實行多種抗癌藥原料和罕見病藥原料零關稅,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免征關稅和進口增值稅,等等;另外,2019年1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為落實稅改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對資源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印花稅和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涉及的6張申報表表單及填表說明等進行了修訂,增加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征優惠申報有關數據項目;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增值稅稅率再次下調,3月將制造業等行業的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的10%降至9%,以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自4月23日起,房地產交易辦稅方式優化;自5月1日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的開具調整受理開具機關與開具事項、精簡涉稅資料、修訂表單樣式、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自7月起施行車輛購置稅法,9月起耕地占用稅法施行;5月1日起,《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及附列資料也進行了修訂;等等[1]。國家稅收法規的變動如此頻繁,這對高職院校稅法實務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稅法實務課程教學必須與時俱進。
二、稅法實務課程概況
(一)課程性質稅法實務是一門融稅收法律、法規和會計核算為一體的特種專業會計課程,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核心課程。由于與企業辦稅業務崗位直接對應,本課程實用性、操作性很強,是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技術課。稅法實務課程內容是專業學習和就業發展的奠基石,是考取會計技術資格證書的必考內容。
(二)課程的任務與要求稅法實務課堂教學應該以實踐辦稅會計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為依據設置。課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具備從事會計專業相關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稅務登記、稅款計算、納稅申報、稅款繳納、會計處理等相關的稅收知識和技能,及具備必有的行業基本職業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及團結協作精神。稅法實務是會計專業學生入學后所接觸到的第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課,它與會計專業的財務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實務等專業課程一起,構成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習課程應達到如下目標:一是熟悉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具備相應的會計知識,能辦理企業涉稅事項;二是能根據企業經營范圍,確定稅種,熟知稅率,并能正確計算相關稅費進行相應會計核算;三是能熟練進行發票領購與開具工作,并熟練按時進行納稅申報和稅費計繳工作;四是培養團結協作與溝通能力,能正確處理稅企關系,規避稅務風險,節約企業稅務成本[2]。
摘要:
在本科階段法務會計方向的教學中,稅法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本科階段法務會計方向稅法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目前該課程教學處于師資缺乏、課時緊張、教材缺乏針對性和教學方法單一的困境,應在引進培養師資、充實課時、編寫有針對性的教材和豐富教學形式方面對本科階段法務會計方向稅法教學做出改進。
關鍵詞:法務會計;稅法;教學;改革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G•杰克•貝洛各尼與洛貝特•J•林德奎斯特對法務會計下了這樣的定義,運用相關的會計知識,對財務事項中有關法律問題的關系進行解釋與處理,并給法庭提供相關的證據,不管是刑事方面的還是民事方面的。①法務會計是特定主體綜合運用會計學、法學以及審計學知識,對經濟和管理活動中的相關問題提供專業支持,提出專業意見的一門新興行業,是一門交叉學科。稅法領域是法務會計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發揮法務會計行業優勢的主要陣地。很難想象,一個不懂稅法的法務會計人員具備較為完整的法務會計知識結構,能夠勝任法務會計工作。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招聘法務會計人才的條件有5個方面,
(1)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法律、經濟、財務等相關專業;
(2)3年以上法務、財務或審計工作經驗,具備會計、稅務、審計、鑒證等法務會計基本技能;
(3)良好的溝通能力及文字組織能力,善于學習、邏輯性強、誠信正直、富有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