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海洋經濟專業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我國海洋經濟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1.我國海洋經濟人才培養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海洋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許多高校紛紛設立了海洋科學、海洋工程等方面的專業,建立了眾多研究開發中心或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國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涉及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育的學校已達18所,海洋科學類專業年招生人數約800~1000人。形成了由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職業高等教育不同類型構成,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等不同層次結構的海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從事海洋教學和科研的人員已達數萬人,其中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占28.8%,擁有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各占30.6%和24.9%;獲得博士學位的占9.0%,獲得碩士學位的占20.5%,具有大學本科或大專學歷的共44.1%[1]。但是,除高校和科研院所外,海洋人才中高級職稱科技人員仍然稀缺。以國家海洋局為例,專業技術人才中有技術員以上職稱的計4686人,占事業單位職工總數的53.2%。其中,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比例為1∶1.8∶1.5[3]。目前,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招生人數比擴招前增加了約2~3倍,但遠低于其他理工科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擴招數量。對中國這樣一個海洋大國來說,區區數千人的海洋科學專業學生是難以與之相稱的[4]。
2.寧波市海洋人才的現狀分析
目前,寧波市擁有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寧波大學海運學院、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寧波海洋開發研究院等一批海洋科研機構,擁有海洋與漁業領域重點實驗室9家、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8家[5,6],分布在海洋化工、海洋裝備、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海洋工程、海洋能源礦產等領域,擁有海洋高層次科技人才約2000人[5,6]。在寧波高校中,海洋經濟人才約有500人,數量不多,其中專業分布呈現單一、不平衡的特點,以理工居多,占總數的3/4以上;從年齡上看,以中青年為主,其中31~55歲占到2/3強,30歲以下和55歲以上各占15%左右;在職稱分布上,以中、高級為主,其中正高級占15%,副高級占40%,中級及以下占45%;在學歷結構上,以碩士為主體,占總人數的2/3,此外博士約占20%,學士約占10%。
寧波海洋經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
根據調查分析,目前寧波海洋人才隊伍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職業教育與海洋經濟相互關系
(一)海洋經濟的發展對職業教育的要求
隨著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的全面實施,舟山海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30.85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海洋經濟增加值644億元,增長10.0%,高出GDP增速1.5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9.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海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要求職業教育結構要與之相適應,要以海洋經濟發展對職業教育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為導向,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合理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即適當淘汰一些不適應海洋經濟發展的專業,設置一些海洋經濟發展的專業,以使自身的專業結構與海洋產業結構相適應,滿足海洋經濟發展對海洋專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專業設置(班級數量)情況變化對比。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為海洋經濟服務
自2013年舟山群島新區的成立,海洋產業群初步形成,海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到2020年海洋產業群將全面崛起,最終形成“海洋強省”的建設目標。在“十二五”規劃中,到2020年海洋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將達到5萬人次左右。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海洋產業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數量與專業類型日趨緊迫,這樣就對與海洋經濟相對應的職業教育提出需求,要求職業教育能夠培養出各種專業的高技能人才,主動為其服務。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三大產業匹配情況。由此可見,第二產業GDP生產總值和相對應的專業教育專業百分比明顯失調,職業教育必須加強第二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以緩解區域內人才的壓力。
二、職業教育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學校的專業設置、招生數量以及師資隊伍
摘要: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河北省經濟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海洋經濟戰略地位凸顯。因此,立足于河北省當前海洋經濟發展現狀,通過梳理其當前所存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措施,能夠助力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
關鍵詞:海洋經濟;新興產業;科技創新
當前,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處在關鍵時期,既要面對加速發展的重任,又要面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偏重的產業結構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大氣污染防治為核心任務,著力解決產能過剩等一系列硬任務,這些都是河北發展中要面對的難題和挑戰。因此,大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整體的競爭力成為緊迫的任務。充分發揮沿海優勢,促進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提高其在河北經濟規模中的占比,對調整以及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有著重要作用,它不但能夠提升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區域經濟的布局。
一、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海洋經濟的發展是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支撐點。近些年,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較快,河北努力打造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新優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注入了新動力。河北省擁有487km的海岸線,沿海地區宜漁淺海灘涂總面積1000多萬畝,能為海水養殖、海洋捕撈、航運業和沿海地區工程項目以及海濱旅游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河北擁有4個大型綜合性港口,2018年,河北省港口貨物吞吐量11.56億噸,增速居全國第二位。河北境內長蘆鹽場是全國最大的海鹽產區,還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河北沿海地區旅游資源類型包含全面,十分豐富,具有較強的國內和國際的游客吸引力。同時,海洋旅游資源的組合具有明顯優勢,區位分布合理,方便游客最大程度的享受這些資源。
二、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海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第一篇:海洋經濟景氣指數構建研究
[摘要]遼寧省作為一個海洋大省,擁有豐富的海域資源,但與其他沿海省市相比,遼寧省并不是一個海洋強省。因此,充分掌握遼寧省海洋經濟運行現狀、發現問題并對未來走勢進行預測,這對于海洋經濟相關戰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根據陸域景氣分析理論初步構建了遼寧省海洋經濟景氣指數的合成框架,并利用有限的數據計算了近幾年遼寧省海洋經濟景氣指數,以期研究成果能為遼寧海洋經濟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海洋經濟;景氣分析;海洋經濟運行監測
一、引言
遼寧省作為一個海洋大省其海岸線近2000公里,約占全國的12%,隨著“十一五”期間“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遼寧省海洋經濟增長較快,海洋生產總值從2001年682.5億元增長到2013年5263億元。然而,與其他沿海省市相比,遼寧省仍然沒有成為海洋強省。“十二五”期間是遼寧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說是機遇挑戰并存。因此,充分掌握遼寧省海洋經濟運行的現狀、發現問題并對未來走勢進行預測,這對于海洋經濟相關戰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介紹了遼寧省海洋經濟景氣指數合成的相關方法,并利用目前有限的數據,運用一些方法合成遼寧省海洋經濟景氣指數,從而來綜合判斷遼寧省海洋經濟運行總體情況,研究結果對于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海洋經濟景氣指數方法
景氣指數方法的基本出發點是經濟波動,是通過一系列經濟活動來傳遞和擴散的,任何一個經濟變量本身的波動過程都不足以代表經濟整體的波動過程,因此應考慮多種因素來判斷和預測經濟的發展狀況。景氣指數的編制不僅可以綜合地反映當前經濟發展狀態,還可以預測未來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為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以及具體政策的制定實施提供可靠的依據。建立合成景氣指數的指標體系首先要確定基準指標。在宏觀經濟研究中基準指標通常選擇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在海洋經濟統計資料中能夠反應海洋經濟總體運行的指標主要有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和海洋生產總值。根據我國《海洋統計報表制度》,可以選擇用于景氣指數合成的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這些指標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五小類。這一指標體系與殷克東和劉雯靜(2011)所建立的海洋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基本相同,區別在于殷克東等人建立的指標體系中還包括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但未包含政治法律與社會倫理外溢指標。由于目前我國海洋經濟統計還不完善,加之政治法律與社會倫理指標較難度量,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將暫不考慮這類指標。
一、海洋經濟特色高職院校職業文化的內涵分析
(一)核心:職業文化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特殊的職業文化,以現代社會的職業結構及各職業為基礎,又形成普適性的職業文化。職業文化最基本的內容應是職業社會與職業單位的制度、習俗與道德,具體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紀律和職業禮儀等。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絕大多數畢業生未來將在企業工作。高職院校推行的產學結合、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培養模式,高職學生的學習場所,也由學校課堂教學擴大到了企業及實訓基地,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訓等。這就要求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必須自覺融入產業、行業與企業特征,充分體現職業屬性。
(二)特色:海洋經濟
浙江是國家促進東海海區科學開發的重要基地,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不僅事關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也關系到國家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海洋經濟是浙江發展的優勢和特色。“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將全面落實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國家規劃,積極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強海洋產業,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把浙江基本建設成為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強、海洋產業結構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進、海洋生態環境良好的海洋經濟強省。這既是浙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選擇,也是促進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和《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經國家正式批復后,貫徹落實“海洋科教水平明顯提升,涉海院校和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目標,構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撐體系的基本任務,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涉海類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都將注入鮮明的海洋經濟特色。
(三)基礎:人才培養模式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航海類專業為重點,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專業并進發展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90%的專業涉海,無論是專業設置還是人才的培養和輸出,都與海洋經濟息息相關。和海洋產業及企業開展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為構建海洋經濟特色的高職職業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