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高校法治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是當前我國法治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教育實踐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法治素養,更能夠堅定法治社會的根基。但是目前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法治理念的滲透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從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出發,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究高校法治教育實踐相關措施。
[關鍵詞]法律意識;法治文化;法治教育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其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推動學校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及自由,并為師生的發展構建理性、規范化的教育氛圍。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實現高校法治文化也被提上日程。加強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無論是對于大學生的成長,還是對于學校的建設,以及社會的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強化其法治素養。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與建設者,法律意識的高低必然會影響其未來參與社會生活過程中認識法律、維護法律、運用法律的能力。高校是大學生從校園生活走入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其校園文化內涵對大學生思想價值體系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目前,從對高校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調查問卷結果來看,許多學生的法律概念比較模糊,對于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缺乏足夠認識。針對此,在校園文化中滲透法治概念,則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廣闊法律學習途徑,讓大學生能夠逐漸理解法治社會的契約精神,并主動參與到學法、用法活動中來,為未來參與建設法治社會奠定思想基礎。其次,有利于推動高校的規范化管理,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在依法治國的理念下,依法治校逐漸成為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傳統高校教學管理中行政化命令占據著重要位置,而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升,這種缺乏民主性的管理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詬病,因此,如何實現“去行政化”,推動依法治校管理模式的構建則成為新時期高校改革工作的重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能夠為高校管理層實現行政化到法治化的合理過渡構建良好的環境,并利用民主化手段不斷創新學校管理制度。此外,校園文化是高校特色文化建設的體現,而實現法治理念的滲透則能夠推動校園文化逐漸融入到社會文化氛圍中來,并把握時展脈搏,推動校園文化與時俱進的發展,賦予其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最后,有利于法治化社會的構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報告中則進一步闡述依法治國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由此可見,依法治國不僅成為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成為時展特征。而高校作為社會文化體系構建的重要環節,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能夠讓師生形成“法治自覺”,努力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并親近法、依靠法、運用法,為高校的依法管理提供持久動力和根本保障,進而為法治社會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設與法治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在法治社會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中法治概念的滲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與法治相關的社團相繼成立,普法活動在校園內不斷推廣,線上法治咨詢途徑逐漸打通等。這些措施無疑為法治文化的建設與法治教育實踐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但是從法治文化建設成果來看,其在法治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深究的。具體來講:第一,法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性不足,更多的法治教育宣傳工作局限在傳統模式中,缺乏實際的教育效果。例如學校在法治教育中,缺乏對學生主體的調查與分析,缺乏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使得一些缺乏自我約束意識的學生在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中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茫然、焦慮等心理誤區;再如在法治教育考核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中,缺乏系統性與規范性,難以建立長效機制,形成持續教育效果。第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法治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滲透于德育教育之中,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灌輸講解的單一方式依然占據主導,使得學生對于法治化內容的接受程度不足,失去了參與法治內容學習,以及建設校園法治文化的興趣,例如德育教師的法治教育主要局限于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講解,專業而枯燥的法律條文,缺乏系統充實的案例支持,也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究,使得法治理論課程講解長期處于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第三,教育考評機制缺乏效率,目前多數高校在法治教育考核中,依然習慣于采取單一的筆試模式,利用試卷考核檢驗學生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一方面由于考核內容與學生的期末總體評價相脫節,另一方面考試方式比較單一,學生更多的是在考試時候“臨時抱佛腳”,而沒有真正參與到法治教育中來,對于法治文化的理解也片面、膚淺,嚴重限制了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設效果。
三、加強高校法治教育實踐的相關措施
摘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1世紀以來,我國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指導方針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成為不可缺失的一環。如果說道德是規范社會主義行為的上限,那么法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對社會行為進行約束的最后一道屏障。本文通過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分析,找出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一性;在其辯證統一中探討我國高校教育關于德、法教育的不足;立足于其中不足,分析探討我國高校應當如何在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中找到平衡點,實現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高等教育德治教育法治教育
一、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一
(一)我國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內容
德治教育指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對公民進行道德思想上的教育及宣傳,使其具備符合社會行為規范的道德素養。德治教育通過對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培養,使得社會公民具備健康的,符合社會和諧的人格及精神世界。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德治教育是基于人們思想層面的教育,因此當伴隨人們的一生。根據所處的人生階段及社會角色的不同,德治教育也分為不同的階段。主要有:第一,基本人格塑造階段。我國道家自古有“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論。然而,站在科學的角度看。人之初,只作為自然界生物出生,而并無善惡之別。因此,在初生到青少年階段。我國的德治教育主要培養公民實善惡,明是非為。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自身的社會行為,與人相處和諧友善,互幫互助。第二,探索人生價值階段。在具備基本的是非善惡觀后,對于進入社會,并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青壯年。我國的德治教育主要為培養引導公民找尋自身價值。通過社會及企業的培養訓練,在符合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基礎上,找到并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第三,定位社會價值。在找到自身于社會中的定位,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基礎上,找準自身的社會價值。在已有的自我社會定位中,找到自身可以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的貢獻。在德治教育的三個階段中,公民的人格不斷地得到完善。這對我國社會生活的穩定,人民的幸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法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培養公民的依法治國意識。用法律來規范自身的行為,同時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利。法治教育要求我國公民:學法、識法、懂法、用法。在學習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懂得依照法律要求規范自身行為,尊重他人權利的同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我國目前的法治教育內容主要有:第一,對公民進行法治意識培養。不同于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制度,當代的我國是科學的先進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對我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培養在于,要使其學法、懂法、用法、遵法、守法,摒棄舊社會封建專制下的無人權思想。第二,宣傳弘揚我國的法律體系,建立法律權威性。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憲法,它規定我國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組織活動原則等等。在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中,強調憲法的權威地位,同時普及相關法律的權威性,有利于我國公民自覺依法規范自身的行為,建設和諧社會。第三,將法治教育與堅持黨的領導相結合。我國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人階級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群體,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核心力量。堅持依法治國,與堅持黨的領導密不可分。法治教育在培養人民依法享受社會權利,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應當與我國共產黨的領導理念相統一。
(二)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一
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對我國社會公民進行的思想層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發展。首先,社會公民是我國德治與法治教育的主體,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在我國,人民是社會的主人。因此,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民的領導。其次,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都是在思想層面的教育,是兩者間第二個統一性。“德”本就立足于我國傳統的文化素養中,而“法”立足于當代新時代社會下我國的實際國情。“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是我國當下的主要治國方針,則在思想層面對我國公民進行道德及法律知識上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德育與法育都以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為根本目的。高素質的社會公民是社會和諧的必要因素,通過對國民道德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的培養引導,提高其社會素質,使其行為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我國德治與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但兩者間又有區別:德治相對于法治,對公民的素養有更高的要求。而法治相對于德治,對公民有更高的約束力。我國古代就有”上善若水“一說。如果說道德是流水,那么法律就是規范其流向的水渠。高尚的社會道德可以像流水一樣不爭于萬物,又洗滌萬惡,說明道德教育對我國公民的素養有更高的要求。通過德治教育,我國公民能夠在明是非,知善惡的基礎上,找到自身的價值,實現其社會價值;而法律就如同規范水流流向的水渠,是對我國公民社會行為規范的最底線法則。通過法治教育,我國公民應當了解到最低的社會行為規范,不危害國家社會安定。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應遵循對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的“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的要求。本文以香港國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講解讀為例,探討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性,以及從政治性、理論性、思想性、針對性角度如何對教學內容和途徑進行改革創新,以實例形式給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借鑒。旨在提高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實效性,提高大學生的法治素養。
關鍵詞:新時期;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香港國安法
法治國家需要高度法治素養的公民,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當前高校法治教育教學還存在方向不夠明確、與法治新成果結合不夠、途徑不夠多樣、思政共性與法理個性的處理不夠順暢等問題,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還有待提高。本文認為,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應以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的“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1]為方向和目標。以下以香港國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講解讀為例,探討新時期高校法制教育教學如何改革創新。
一、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傳統的高校法治教育教學目標和內容比較單一,以傳授法律知識為主,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應該能夠滿足更多功效。新時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意義體現在:
(一)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環節。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是全民法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國安法是我國法律法制建設的最新成果,學習好、宣傳好、解讀好這部法律,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港的需要。
(二)貫徹落實對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需要高校法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法治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是思政改革創新的應有部分,應以對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為目標和要求。香港國安法肩負維護香港國家安全的歷史使命,其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論性(法理性),講好香港國安法,是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的需要。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全社會公民中,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法治建設的層次與高度,故理應加強大學生的法治教育。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梳理了當前普通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針對上述問題建議普通高校從轉變法治教育理念,創新法治教育課堂教學新模式,探索建立專職法治教育輔導員,強化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嘗試建立“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等維度完善大學生法治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教育;完善;路徑
一、現階段普通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現狀
為了解普通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江蘇省內4所普通高校1600名學生進行了調研,總計收回有效問卷1572份。分析得出現階段普通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呈現以下特征。一是對國家法律體系了解不夠。被調研的1572名學生對于國家法律體系的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比較了解”和“略有了解”兩個層次,總人數占比達到83.9%;二是學習法律知識途徑與方法單一。在校大學生現階段學習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為學校理論課程,占比達到74.3%;三是運用法律武器維權意識與能力不高。數據顯示調查對象中僅有30.22%的大學生選擇在權利遭遇侵害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并有27.04%的大學生選擇自認倒霉的應對方式;四是運用法律維權頻率較低。被調查對象中90.43%的同學沒有運用法律維權的經歷;五是法律知識儲備較為片面。57.31%的大學生了解的法律知識主要為刑法,但與其今后息息相關的勞動法與侵權責任法占比僅為4.45%和8.56%。
二、現階段普通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現狀的成因
通過對調研樣本進行梳理后發現,引起現階段大學生法治教育現狀的成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國家法治建設整體水平不高。改革開放后,國家開始重視法治建設,一方面推進國家法治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積極貫徹“十六字”法治建設方針,但由于法治建設的歷史周期較短,國家整體法治水平相對較低。二是傳統價值理念的深遠影響。封建社會人們崇尚“民以無訟為有德,官以息訟為政績”的評價標準,這些傳統價值理念也影響著現代大學生。因此,美籍華人黃仁宇就曾在《萬歷十五年》中指出:“中國一切問題的癥結在于以道德禮樂代替法治,時至今日,影響頗深。”①三是普通高校法治教育工作體系不完善。高校作為大學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場所,它對法治教育的重視及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著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質效。分析數據后發現,現階段普通高校在大學生法治教育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重視程度不夠,二是教育方式單一且內容空洞,三是師資人數與專業性不足。
三、普通高校完善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摘要】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法治教育實踐活動既帶來機遇又帶來挑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為高校法治教育實踐指明方向。很多高校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不斷強化大學生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目前在很多大學里存在法治教育不被高度重視、法治教育體系缺乏創新、教育實踐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因此,需要高校重視法治教育實踐,需要完善和創新教育實踐體系,確保在新媒體環境下法治教育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大學生;法治教育實踐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使命。在日益復雜的多媒體環境下,需要高校重視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保障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一、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法治教育帶來機遇和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法治教育帶來的機遇首先,新媒體技術在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意識有著很大指引作用。新媒體利用技術手段對社會進行“高度賦權”,將原本是“被動網絡搜索瀏覽者”的大學生變成了較為獨立的“自由言論者”,在新媒體時代共享法制社會這一自由、平等的平臺,大學生的法制主體意識才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新媒體時代環境下,網絡視頻、圖文解讀、媒體宣傳等多元化表達方式助力學生更加全面認識到社會的法制性,更容易全面提升大學生對法治教育的深層認知性。通過一些媒體工具進行宣傳和報道,有利于大學生捕捉更多國內外新聞大事件以及獲取基本的法制信息和法律幫助。此外,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具有高度社會化特征,不僅向社會傳播出大量信息,也是公眾熱衷言論自由表達的載體,為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法制認同奠定了有益的基礎,因為新媒體環境下宣傳正義、公平、法制的案件屢屢可見,這些案例有助于大學生進行社會化的法治教育,從法治價值、法治理論以及法治實踐等方面促進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有效實施。[1]
(二)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法治教育帶來的挑戰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法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積極維護社會主義法律公平、正義和權威性是每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目標要求。在改革開放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國法治環境不斷遭受西方敵對勢力的思想干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媒體環境,趁機大肆宣揚西方理念,制造一系列不和諧的社會思潮,企圖利用媒體環境進行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滲透,出現不和諧的“噪音流”,進而實現對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侵蝕和破壞。同時,由于新媒體平臺的虛擬性、隨意性和復雜性,極易導致大學生法治思維意識的缺失,對于大學生而言,由于資歷尚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并未真正成熟、辨識復雜環境的能力較弱,極易受西方敵對思想的侵蝕,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和法治意識。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的現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