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工業經濟技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介紹了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的特點,分析了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的問題,研究了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的思路,為煤炭工業經濟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與現實依據。
關鍵詞: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問題;現狀;對策
1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新特點
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是坎坷的也是成功的,對內外部復雜多變的形勢環境影響和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輝文獻”,堅決扛起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重大使命,全面深化改革變革,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各方面工作呈現新氣象、邁上新臺階。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同心同德、艱苦奮斗,主動應對變化,果斷采取措施,突出精益化管理,加強經營管控,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全面邁進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征程[1]。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堅持安全為天,強化安全發展,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安全治理能力實現新提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批示指示,堅守“安全為天、生命至上”理念,嚴格落實“四鐵”“四硬”工作要求,進一步樹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精準把控各領域安全生產規律特點,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不斷提升安全基礎工作、基層建設、基本素質“三基”工作水平;安全生產創近年來較好成績[2]。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堅持對標一流,強化精益管理,現代管理體系建設邁開新步伐。強化頂層設計,把精益化管理擺在企業戰略層面統籌謀劃,對標學習行業一流管理經驗,切實樹立起“以最小投入創造最大價值”的精益管理理念。在企業制度健全完善過程中全面植入精益化管理理念,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加快構建起大數據中心和財務共享中心兩大支撐,把精益化管理貫穿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經營全過程[3]。堅持提質增效,強化運營管控,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經營管理效能取得新提高。聚焦生產和銷售兩個一線,以信息化為支撐推進產洗運銷一體化聯動,以財務管理為重點強化全過程經營管控。堅持“以市場為中心”,推動商業模式變革,深度對接重點客戶,促進長協均衡穩定兌現,強化全流程質量管控,繼續發揮中國品牌集群、在線、指數等作用,進一步突出財務管理在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經營管控中的關鍵作用,強化資金集中管控。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堅持科技引領,強化創新驅動,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得到新增強。突出智能化和信息化兩大抓手,全面推進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數字化轉型。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推進各層級信息平臺和大數據庫的共建共享和互聯互通,安全生產經營數字化管控平臺研用結合、穩步推進,數字建設初見成效。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核心支撐,聚焦制約發展瓶頸問題,持續開展科研攻關。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強化轉型升級,初步形成現代產業體系新格局。煤炭產業堅持走“減優綠”之路,積極推進先進產能建設,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立足自身推進扭虧脫困發展,提高企業相關裝置利用率。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堅持改革變革。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實施資源重組,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平臺作用,推進內外優質資源整合重組,統籌謀劃、有序推進;推進文化重塑,弘揚“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的核心價值觀,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文化引領,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2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新問題
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及應急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思想觀念仍然沒有轉變到轉型發展的要求上,存在責任意識不強、看不好自己的門、管不好自己的人、工作消極懈怠、缺乏主動性、工作作風開倒車得現象。干部責任意識、規矩意識淡薄,不能嚴格遵守組織原則,不按照組織程序辦事,擅長踢皮球、當“二傳手”。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對學習型建設認識不足,理解不深。學習沒有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行為。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不能夠通過學習掌握政策、制度、規定;或者處理不好學習與生產的關系。部分干部本位主義嚴重,只考慮手中權力,不考慮公司發展大局、戰略布局,嚴重制約和影響企業的發展;有些干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高高在上,不是切切實實為基層服務,不考慮基層感受,不按照基層實際來安排工作。隨著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轉型進入橫盤,煤炭企業中部分干部思想出現了滑坡和松懈,得過且過、無所事事,自身不求上進,工作不謀創新,甚至我行我素,破壞規矩。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還需進一步堅持共建共享,強化民生改善,踐行宗旨造福員工。堅持黨對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的全面領導,以黨建工作引領發展、促進發展、保障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員工,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堅持“以奮斗者為本”,收入分配繼續向一線傾斜,大力弘揚勞模工匠精神。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標對表行業先進,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基礎工作不牢、效率效能不高、活力動力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的發展在全面開啟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征程的同時,也暴露出思想解放不夠、危機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等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客觀分析、著力解決。
3新時期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新思路
一、應重視對無形資產的投入、培育和利用
有關專家認為,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在現代市場競爭中,技術、知識、信息、商譽等無形資產給企業帶來的利益比重已愈來愈大,無形資產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愈來愈重要。在以往傳統的工業經濟中,主要依賴于資金、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中,則是依賴于知識、技術、信息等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在企業資產構成中,無形資產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據測算,美國1995年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已高達50-60%。當然,那些“價值連城”的無形資產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靠企業經營者適應經濟技術環境精心地設計、開發和培育,它需要大量資金、人力及物力的長期投入,所以說無形資產的本身就是信息、知識、智力和資金的結晶,凝聚著一定的價值。然而無形資產往往具有較隱蔽、難操作、價值構成復雜等特點,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和低估,甚至造成流失,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我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一方面要努力建立和維護自身的企業形象,想方設法開發、培育自己的無形資產,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小心地呵護它,不讓它受到侵犯,并不斷地投入,使其不斷發展壯大。在對無形資產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無形資產的利用也至關重要。無形資產必須通過合理使用才能保證和體現其企業資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我們在這方面的意識卻是相當薄弱的。例如我國雖然每年有大量的專利問世,但總的專利貢獻率還不足世界總數的0.1%。我國科技人員平均每年開發的科研成果約2萬多項,有相當一部分已達到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研究與開發利用嚴重脫節,加上缺乏推廣應用的動力和能力,絕大部分專利和科研成果都只能“束之高閣”,推廣率在20%—25%之間艱難徘徊。長期以來,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也往往側重于資產實物形態的管理,而忽視了其價值形態的管理;注重對企業有形資產的管理,而輕視了對無形資產的管理與經營。一些企業片面、盲目地追求有形資產的低水平擴張,而不注意無形資產的培育與積累,其實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實踐已經證明,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物質資本實力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知識、技術、人才、品牌等無形資產實力的競爭。現如今,擁有一定無形資產并善于利用無形資產的企業,往往就是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比如著名的海爾集團就十分注重企業形象和品牌的宣傳和培育,他們在最初生產“海爾”冰箱、“海爾”冰柜的基礎上,創出了馳名的“海爾”品牌后,又趁熱打鐵,相繼開發出“海爾”空調、“海爾”電視等系列新產品,并巧妙地利用名牌效應中的無形資產為新產品增值。據悉,海爾集團利用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的成功經驗,已被美國哈佛大學選入經典教材之中。
二、加強對人才資產的培養,滿足知識經濟的需要
人才,是企業資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是管理現代化的核心,又是管理現代化的保證。具有創造性,掌握和應用知識的智力的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資源。知識經濟的競爭,根本上就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發展知識經濟,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礎。鄧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他還指出:“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事實證明,科學技術愈是發達,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就愈是突出。人才對知識經濟的作用遠遠超過了人才對農業經濟的作用,也大大超過了人才對工業經濟的作用。人才,已成為未來知識經濟的制高點。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其發展在于用新的概念全方位地認識和選擇人才,不僅著眼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人才和開發人才,而且著眼于管理經營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然而,適應知識經濟的創新人才必須依靠教育來培養。教育,是知識經濟得以不斷發展的根本。目前,世界各國也都把發展教育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措施。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結合知識經濟的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首先,我們要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不斷增加教育、科研經費的投入,優先保證教育的發展;其次,要改變教學方法和更新培訓內容,要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由培訓技能型人才向素質性型和智能型人才轉變,使培訓工作緊跟知識經濟發展的步伐;再次,要改革教育培訓體制,大力發展成人教育,使人才通過培訓不斷更新知識,增強創新意識,防止知識老化,及時掌握新技術,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型復合管理人才。知識經濟的到來,是工業經濟時展的必然結果,它同時也向企業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順應潮流,轉變觀念,乘勢而上,努力開創企業資產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摘要:回望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共和國歷史,工業成長和工業化始終是不變的主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砥礪奮進史,亦是一部中華民族追求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創業奮進史。本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的歷程和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概括,對理解中國道路、貢獻中國智慧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中國;工業化;工業歷程;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經驗
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發展歷程
1.11949—1978年改革開放前的工業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是個“一窮二白”落后的農業國,沒有真正的機器制造工業,沒有現代國防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極少,工業布局極不合理,70%以上的工業集中在沿海、沿江口岸城市,內地只有不到30%的份額。從1949—1952年,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重建,將鋼鐵、煤炭等工業基礎原料及交通運輸業的恢復作為重點。1953年,黨和國家提出了“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要求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年,“一五計劃”開始實施,國家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以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工業項目為核心,囊括機械、鋼鐵、能源、原材料和軍工等工業生產的各個方面,我國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進程。1958年,以“全民大煉鋼”為代表的“大躍進”運動展開,同時人民公社化運動也通過農業集體化經營,全力支持國家工業化。“大躍進”時期,雖然客觀上使我國工業各項指標有了較大增長,但存在效益低、質量低的問題。之后中央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了調整,1962年開始,農業、工業相繼恢復。1964年,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以備戰為核心的“三線建設”應運而生。它橫跨三個“五年計劃”,在長達15年的時間中,共投入資金2052億元,安排建設項目1100個,形成了45個大型生產科研基地和30多個新興工業城市,修筑鐵路干線10條,長8000公里,建成了以國防科技工業為重點門類相對齊全的工業體系。“三線建設”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改善了工業布局,在尖端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效率之高、規模之大堪稱世界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1970年,我國政府強調大力發展地方“五小工業”,決定中央財政撥出專項資金80億元給予支持,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建立自己的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機械廠,形成為農業服務的地方工業體系。這一措施擴大了中小企業在工業企業中的比重,改善了縣域經濟的面貌。1973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三方案”,建議在今后三五年內從西方國家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這是我國繼1950年引進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規模的技術引進。我國利用“四三方案”引進的設備,結合國產設備配套,至1982年共建成了26個大型工業項目,成為1980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是以政府投資為主體,以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計劃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封閉條件下,實行趕超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這一時期,我國工業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逐步建立了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經濟體系,初步奠定了較好的工業化基礎。但同時,存在“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以及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抑制的問題。
1.21978年至今改革開放后的工業化
改革開放后,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以企業改革為補充,我國工業化進程大致分為三個時期。1.2.11978—1992年經濟體制改革探索階段的工業化。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揭開,各行各業煥發生機,醞釀著新變化。工業生產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和轉變,從優先發展重工業轉向優先發展輕工業,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業全面發展的工業化戰略。1979年起,我國對輕工業實行“六個優先”政策。1979—1984年,重工業平均年增長率為47.4%,輕工業為11.7%,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比例逐漸協調過來。輕工業的發展,扭轉了我國工業結構過度偏向重工業的局面,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企業進行了“以擴大國營企業自主權”為特征的工業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擴大企業自主權、全面推進工業經濟責任制、利改稅,探索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企業改革,起步實施企業兼并與破產等階段,使企業逐步適應商品化的經營環境。工業發展重心向東部地區傾斜。“六五計劃”(1981—1985年)“七五計劃”(1986—1990年)明確提出發揮沿海地區的經濟技術區位優勢,制度、資金和技術要素在東部地區聚集,勞動力要素也開始向東部地區轉移,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起來。20世紀80年代中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施,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推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在我國廣大農村掀起了一場工業化浪潮,大大促進了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這一時期,我國確立了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工業化的總體進程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過渡。1.2.21993—2012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完善階段的工業化之所以將1993年作為新時期的起始年,是因為就工業結構來說,1993年之后中國工業化再次出現重工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到2005年,工業中重工業占比接近69%,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但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此次變動是工業結構的自然演變。起初是以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為目的,我國的重化工業開始迅速發展。1997年,我國徹底告別“短缺經濟”,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在滿足了基本的吃穿用需求后,開始追求汽車、住房等耐用消費品。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尤其是對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產生了較大需求,這是進入新世紀后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結構的變化帶動了工業結構調整升級。企業推進了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規范公司治理結構。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外資企業極大地帶動了我國產業的升級和擴張,私營工業企業的崛起持續推進工業化進程。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舉措依次開始實施和持續推進,中國制造產業自2003年起逐漸由東向西轉移,中國工業化區域發展協調推進。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面對廣闊的世界市場,中國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取得了巨大成效,快速推動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國應該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相對傳統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在發展路徑上摒棄傳統工業化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疊加了信息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引導工業化的成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掀開了新的一頁。這一時期,中國由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步入工業化的后期階段。1.2.32013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的工業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制造強國戰略引領工業發展。工業轉型穩步推進。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淘汰落后產能,產品結構向更優、技術含量更高的方向調整;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的比重連年上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新興行業和產品不斷涌現,展現生機,成為工業經濟中的新增長點。我國工業化進程呈現出從資源和資金密集主導向技術密集主導轉型升級的趨勢。實施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全國工業經濟發展布局進一步協調。2012年,黨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2015年,《中國制造2025》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分“三步走”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舉措,為制造強國建設第一個十年提供了行動指南。自1949年起,經過70多年的砥礪奮斗,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工業化。我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二三百年的工業化進程,這種輝煌的歷史性成就值得驕傲。(1)工業產值突飛猛進。1952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為119.6億元,2018年為30.5萬億元,年均增長11%,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了約970倍。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2)工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產業不斷升級,鋼鐵、水泥、煤炭、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技術改造,整體面貌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增長迅速,移動通信、語音識別、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集成電路制造、C919大型客機、高檔數控機床、大型船舶制造裝備等加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龍門五軸機床、載人深潛等裝備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互聯網+制造業”新模式不斷涌現。(3)全面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部門十分單一,只有采礦業、紡織業和簡單加工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當前我國工業已擁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近年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大國擔當,這一切成績的取得,與新中國成立后加快工業化進程是分不開的。工業是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產業和主要動力,是中國成為世界有影響大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直接支撐著中國的國際地位,工業的飛速發展,也大大改善了民生福祉,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
摘要:2017年以來,北票市政府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節能降耗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但是,北票市能源消費結構仍有待進一步優化,還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確保北票市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
關鍵詞:北票市;能源生產;消費情況
2017年全年,北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增速呈總體下降趨勢。能源生產企業產品產量略有上升,比去年同期增長11.2%。
一、能源生產情況
1.新型能源發電增長較快,風力發電行業拉動整個電力生產增長2017年全年,規上工業發電量119044.1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其中火力發電量1654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同期下降11.8%。風力發電量102496.1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同期增長16.1%,風力發電占發電比的86.1%,比去年提高3.6個百分點。 2.供熱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17年累計供熱1893045百萬千焦,同比增長0.5%。
二、能源消費情況
1.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2017年全年,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8390.84噸標準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2.6%。其中,重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79516噸標準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5.4%;輕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8874.84噸標準煤,比去年同期上升1.7%。2.新型能源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大2017年全年規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82297.8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5.2%,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8730.95噸標準煤,同比上升11.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193.64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9280.94噸標準煤,同比下降26.2%。3.工業用電量增長很快2017年全年,北票市工業用電量84124萬千瓦時,增長21.21%。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36871萬千瓦時,增長10.7%,拉動工業用電量1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42.3%;拉動工業用電量14.6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用電量增長29.7%,拉動工業用電量增長0.4個百分點。4.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有所提高2017年全年,北票市只有一家能源加工轉換企業(北票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全年共加工轉換投入量130807.76噸標準煤,產出84890.33噸標準煤,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69.2%,比去年同期增長19.5%。
摘要: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中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尤為重要,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夠實現農業產業由傳統資源投入型向集約型生產方式轉變,從外延式增長過渡到內延式經濟增長。本文對以往農業科學技術貢獻率的測算方法進行研究,總結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研究方式,意在為如何研究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梳理。
關鍵詞:農業產業;技術進步;貢獻率;總結
在中國加入WTO后,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競爭環境,與國外大型農業企業相比沒有優勢,因此,必須要轉變我國農業產業的生產方式,向依靠科學技術的內延式生產轉變,以高效率、高產出、低成本的農業生產為發展方向,適應國際化趨勢,保證我國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1科學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的相關研究
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農業科技進步只包含自然科學技術的進步,包括農業科技的創新以及對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等;廣義的農業科技進步還包括政府政策、管理水平的提升的因素[1]。在以往專家學者的研究中,針對科學技術進步如何影響經濟增長,以及對經濟增長所做出的貢獻做了一些系列研究,例如:周方深入研究了技術進步的內涵,將索羅模型中的科學技術定義為狹義的技術,在排除資本、勞動力要素以外的技術定義為廣義的技術進步,修正了索羅模型,提出科學技術進步應當包含索羅式技術進步、資本增密式以及規模經濟式三種方式;趙達薇通過改進的索羅模型,測算了我國工業經濟增長中1953-1993年人力資源的貢獻率;同時,徐瑛將資本空間密集、人力資本和產業結構變化三個變量融入改進的索羅技術進步模型,測算了我國1987-2003年的經濟增長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徐會奇采用C-D生產函數模型對農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進行了研究,采用1995-2008年相關數據,測算狹義的農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得出農業經濟增長的外部性顯著。這些有關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研究,有利于研究農業技術進步在農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因此,我們可以將測算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的研究方式分為基礎模型式和經驗模型式兩種。
2基礎模型式
基礎模型式通常包括C-D生產函數、丹尼森的增長因素法、索羅余值法以及數據包絡法等。其中索洛余值法簡單易操作,被廣泛采用,國內學者以及農業政府部門在測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時常常采用這個方法[2]。它時在C-D生產函數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來,將技術進步、物質資本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作為自變量,農業產出作為因變量,進行指數化建立等式,其中資本、勞動力因素的指數分別代表物質資本產出彈性和勞動力產出彈性;在加入時間序列因素,就可以經過數學變換將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表示為經濟總進步率減去物質資本、勞動力的貢獻率的差。這里面的關鍵則是求出物質資本、勞動力投入的產出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