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電子金融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電子金融會計的發展概述
電子金融會計是金融與網絡技術全面結合的產物,包括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保險、網上期貨、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具體的金融業務。電子金融會計作為當代最新的金融形式,從20世紀70年代產生以來,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早在1996年4月,美國第一家提供電子金融業務的銀行———MarkTwain銀行成立,并在不久獲得了10000個電子金融客戶。相對國外,我國電子金融會計的發展起步較晚,服務開展較少,系統的建設進展緩慢。大致分為手工業務時代(上世紀90年代以前)、電子化萌芽時代(上世紀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通存通兌時代(上世紀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數據大集中時代(2000年-2005年)、多業務整合時代(2005年以后)。電子金融會計打破了傳統金融的業務模式,從銀行交易、數據處理、資金轉賬、信息傳遞和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加強了金融對整個社會經濟的滲透力和控制力,并對金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計的推動作用,提高了金融市場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協助金融機構建立了科學管理系統,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推動了金融創新的高速發展,促進了金融產品多樣化;促使各國金融市場的緊密聯系,促進了金融全球一體化的發展。
二、電子金融會計對傳統結算方式的影響
(一)傳統結算方式
傳統的結算方式有物物交換的支付結算方式、貨幣支付的結算方式和銀行轉賬支付結算方式三種類型。其中銀行轉賬支付結算是目前最常用的結算方式,主要包括銀行支付結算、資金匯兌、支票支付結算、自動清算所支付和電子資金轉賬等方式。
(二)電子金融會計支付方式
按電子金融會計的實體性質分類,電子支付方式可以分為B2C型網絡支付方式、B2B型網絡支付方式兩類;按電子金融會計的支付數據流的內容性質分類,電子支付方式可以分為指令傳遞型網絡支付方式、電子現金傳遞網絡支付方式兩類;按電子金融會計的網絡支付金額的規模分類,電子支付方式可以分為微支付、消費者級網絡支付、商業級網絡支付三類。
一、電子金融會計的簡介
電子金融會計師目前全世界最新的金融形式,它產生于上個世紀70年代,1996年,MarkTwain銀行是美國第一家提供電子金融業務的銀行,自此,電子金融會計在國外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我國的電子金融會計發展的較晚,開展的服務較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起步階段:我國電子金融會計最早開始與上個實際70年代末,在1980年左右開始初步發展。在起步期間,大多數電子技術應用在會計報表的制作和會計核算業務方面。這時期由于計算機的限制,電子金融會計的系統大多數在DOS的計算機平臺上運行,電子軟件針對的是模擬手工核算,是為了減少會計工作的工作量與勞動強度,但這期間的電子金融會計缺乏較為完善的操作規范和管理制度。
(2)發展階段:在上個是個80年代的中后期,電子金融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視,特別是銀行業系統,開始制定適合本銀行的電子發展計劃。為了促進銀行業的電子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還制定了整個金融也的電子發展計劃。這一時期,銀行出現了城市通存通兌、同城清算網絡等新的電子金融業務。
(3)規范階段: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電子金融會計得到了規范化的再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金融系統的會計核算系統。金融電子逐漸向網絡銀行、電話銀行轉變。
二、電子金融會計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1.傳統會計的概述
[摘要]隨著互聯網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進入實質性階段,房地產市場正在改變其傳統商業模式。新型業務模式、盈利模式直接打破了傳統中介費率,有效解決了二手房市場中的痛點。優化房地產與二手房市場的融合是整個房產行業發展的趨勢。為此,文章基于二手房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及方向,著重探討了二手房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可行性,并從二手房電商發展機會點、信息化服務和監管模式角度提出具體融合發展的策略。期望文章結論能對房產市場搭建信息化平臺、優化服務模式有所啟示。
[關鍵詞]電子商務;二手房市場;信息化服務
2015—2020年互聯網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二手房市場與電子商務結合已經成為大眾購房的關鍵要素之一。電商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區別在于兩點:一是二手房交易具有信息密集、非標準化、本地化及頻率低等特點,而這一特征直接影響著大眾的房產選擇應該是線上獲取信息,線下交易,這也表明了二手房電商具有重資產的特征。二是該特征也決定了線上發展的空間巨大,不僅可以提供房產信息,還可以聯動金融服務等交易周邊業務。為此,探討電子商務與二手房市場的發展融合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1二手房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及方向
二手房電子商務正式起步于1998年,那時上海房地產之窗和中華企業聯合推出網上房產拍賣活動,但其只限于網上競價,其他交易環節均在線下實現。2011年淘寶、SOHO等大型企業開始嘗試以電商拉動房產走上新高,并在同年新浪樂居推出了首個房產電商頻道,這也標志著房產由原來線上競價轉變為費用支付、認籌、詢價等一體化。2014年中國房產開始全面進入電商發展階段,二手房中介市場開始面臨著Q房網、搜房網等互聯網房產企業的沖擊,線上模式已經成為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如我愛我家、鏈家等二手房企業開始進行線上布局。二手房電商發展的方向主要呈現五個特點。一是國際化。網絡的無邊界化為房產信息在全球范圍內傳播提供了條件。二是延伸化。房產交易不再局限于房產本身,而逐漸延伸至其周邊服務,如電子金融。三是大眾化。這得益于我國網民在不斷增加,且每年進城流動人口4000萬,住房公積金使用等優惠政策致使大眾優先考慮二手房。四是個性化。主要體現于深度服務、業務擴展、房產評論、能力發掘、商品選擇、信息制定方面。五是區域化。我國區域特征致使二手房信息在各區域的重點有所不同。
2二手房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二手房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主要有三種。首先,C2C模式,房產企業可以提供一個交易平臺,買賣雙方可以自由在平臺進行交易,目前交易領域主要涉及房屋價格評估、權證、拍賣、租賃等,它的主要優勢就是不受限于空間和時間,大大降低了買賣雙方溝通成本。其次,B2C模式,由企業在平臺上曝光房源,其房源真實性由企業核實,買方可以在平臺上選擇合適的房子,并聯系中介企業。最后,B2B模式,該模式主要用于裝潢、建材等行業,通過企業間的信息平臺有效降低了對房產供應鏈的管理成本。電子商務與二手房市場發展融合的可行性包含了有利性、安全性和必要性。首先,有利性主要體現于房地產企業可以跨空間進行二手房房源信息收集及交易,同時也方便消費者自由貨比三家、在線咨詢,激活了二手房市場的信息流動,使交易雙方信息趨于均衡。這符合當下我國倡導的信息共享經濟。其次,安全性主要體現于目前我國在社會安全證明、數字證書、數字簽名、數據加密技術與防火墻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交易的可靠性。最后,必要性體現于政府的參與,目前我國新房空置率較高,但是房價卻呈現微上升趨勢,而二手房租賃、重購市場逐漸成為一線城市房產主市場,政府的網絡監管、財稅體系配套均是必要的。且目前政府一直在努力出臺各種法律法規以保障網絡信息流動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2011年美國健康險總收人中,網上直銷約占10%,網絡觸發約占30%,網絡影響約占到4萬%。我國保險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近十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較歐美水平更為迅速。隨著保險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人,保險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共識,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并且已經成為潛在的新的業務增長點。2008年保險電子商務保費收人已經達到了72.6億,五年內平均年增長率保持在160%以上的高速發展。
財產保險電子商務現狀分析
自20仍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實施從而簽發第一份電子保單以來,揭開了國內保險電子商務發展的序幕。根據調查問卷統計數據,已有超過80%的保險公司建立或籌建電子商務網中,其中46%的保險公司建立了電子商務網站,22%的公司正在建設之中。人壽、人保、平安、太保、泰康等保險公司均成立了專門的電子商務部門或專業渠道部門,加大電子商務發展力度,建設成效逐步顯現,2009年網絡保險保費收人約為萬O億元。其中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電子商務建設成效較為明顯,2009年基于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為21.4億元人民幣,有效支撐了短期信用險承保規模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小保險公司也逐步加大了電子商務建設的投人,作為開拓市場、提升營業收人的重要手段,預計中小保險企業的電子商務將在未來的三年至五年內逐步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建設的財險保險電子商務平臺已基本能夠覆蓋保險業務流程的關鍵環節,主要側重于宣傳、查詢,并逐步完善投保、核保、支付、保全功能。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短期意外險的保險卡激活、對個人用戶的車險、意外險、醫療健康險以及針對企業客戶的貨運險、出口短期信用保險等,及面向人和中介機構提供相關的管理和查詢功能。保險公司穩步推進保險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以此為契機逐步改進內部管理體制和流程,整合內部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創新渠道建設,豐富在線保險產品,提高在線保險市場份額,努力為保戶提供較為全面更加便利的保險服務,進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財產保險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是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推廣,對財產保險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和顯著的作用。保險電子商務具有創新性、高效率、虛擬化、交互性等特征,是技術創新融合業務發展的產物。以信息和通訊技術特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有助于解決保險行業發展的頑疾—高投人、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問題。二是保險電子商務同其他領域電子金融產生互動和協同,有助于提升我國金融體系整體效率,也為保險公司混業經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保險業作為金融體系內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銀行業和證券業有著緊密的業務聯系和資金往來。網上銀行、網上證券和網上保險,商業模式總體上具有很多的共性,具有高度的趨同吐,在此環境中形成的具有高度趨同吐的信息平臺,為金融業混業經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平臺,有利于促進和強化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模式。
財產保險電子商務發展建議
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有力促進財產保險業形成“以創新為動力、以內生增長為活力的發展模式”,從而推進保險行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一是完善監管制度建設,加強保險電子商務專項法規建設,盡快建立相關監測體系,通過信息技術等現代化監管手段,切實提升在保險電子商務領域監管能力。二是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公共信息服務、安全認證等行業公共支撐體系建設。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監管、行業自律,鼓勵保險企業積極參與,建立科學、合理、權威、公正的保險信用服務機構,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國國情保險信用服務體系。三是積極拓展多種渠道合作模式。降低了企業進人保險行業的成本,有利于保險市場的競爭主體的增加,促進競爭繁榮網絡保險市場,實現中小保險公司的特色化和差異化發展,推進保險電子商務水平的整體提升。四是推進企業內部業務整合。發展保險電子商務是保險公司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通過發展建設保險電子商務,形成新渠道、新產品研發模式及新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使保險企業可以逐步擺脫完全依賴原有營銷渠道的現狀,不斷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增添內在的創新和增長的活力,從而為保險消費者提供“一站式”保險服務。(本文作者:侯波 單位: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德州中心支公司)
摘要: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觀和發展的基本形式和傳統金融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不同。目前,互聯網金融逐漸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網絡金融的經濟學理論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然而,現今仍未形成系統的研究成果。該作筆者根據產業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以及金融中介理論等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及其經濟學理論基礎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經濟學理論 分析與研究
一、網絡金融的發展歷程剖析
和以往的金融活動相比,網絡金融的服務模式通常借助于電子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上世紀70年代,電子金融逐漸為人所熟知,并且逐漸在國際范圍中蔓延開來,一直到現在,電子金融遍布于世界各地。互聯網金融最早在2012年被提出,其出現對于常規金融業的內部結構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金融業的產業架構,也持續地為金融業注入了更多新鮮的血液。和其他的新興產業一樣,互聯網金融初期階段受到了大部分人的質疑,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眾多議論聲中生存了下來,并呈現出更加迅猛的發展勢頭。初期階段,互聯網金融主要是針對傳統金融沒有涉及到的空白領域,目的是吸引客戶的目光,因為那時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嶄新的領域,迅速吸引了一批客戶的關注,并逐漸擁有了一席之地。后來,互聯網金融憑借免費戰略和技術優勢等發展模式占據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慢慢代替了傳統金融業。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很多盲目跟風的人進駐網絡金融領域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因其對網絡金融的運作方式缺乏了解而造成大量企業的倒閉,所以剖析互聯網金融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對于每一個投資人來講是非常關鍵的,必須在足夠了解互聯網金融經濟學理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將其應用于企業平時的運轉當中。
二、產業經濟學對網絡金融發展的指導作用
1.網絡金融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作為社會科學當中比較成熟的學科之一,經濟學甚至被人們稱作“社會科學的皇后”,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很可能是經濟學采取的研究手段均是依靠自然科學的標準作出判斷的“科學性”。作為經濟學的主要內容之一,產業經濟學一貫遵循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它在互聯網金融當中的應用一般是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兩項基礎理論。規模經濟是由“供方規模經濟”和“需方規模經濟”構成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對經濟學而言是一個關鍵性的原則。我們所講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指的是技術能力相同、另外一些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變的基礎上,由于某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持續上升,從而造成產量的急劇增加;然而,這種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超過了一定限度后,則會引起總產量的遞減。若將供方經濟規模應用于互聯網金融當中,因為科技、知識等早已代替了資本和勞動力,所以伴隨技術、知識等新要素投入的變多,其成本逐漸遞減,同時收益不斷增加。這是由于信息要素基本上可以零成本復雜,再加上科技的更新升級,導致供方規模經濟能夠打破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束縛,進而令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水平不斷提升。另外,需方規模經濟是指在邊際成本減少的前提下,增加效益示范的水平,令更大量的人覺得其值得被購買,從而令其價格暴漲。除此之外,范圍經濟在網絡金融中的應用更加廣泛,因網絡金融低成本的特點,人們在越來越多的業務當中采取了這一活動手段,增加了自身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