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培正學院學報》創刊于200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廣東培正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刊物。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經濟與管理、民辦高教研究、語言研究、歷史·文化、文學·藝術、教育教學與實踐、信息科學、學術交流等。
地址:廣州花都區都赤坭鎮培正路53號,郵編:510830。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編輯部收到稿件后一般在一周內發“收稿回執”,至遲三個月內發用稿、返修或退稿通知(在此期間切勿一稿多投)。
9.來稿一經刊出,本刊將按規定支付稿酬(包含論文上網服務報酬),并贈送當期刊物2冊。
10.為加快文稿的發表和便于郵寄稿酬與贈刊,來稿請寫明通訊方式(聯系人的姓名、電話、電子信箱、工作部門、地址、郵政編碼),工作流動性大、聯系不便的,也請告知。
新聞侵權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珠三角綠道體育的開發與管理研究
《普通邏輯》教材第十三章中的一處知識缺陷
淺析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跟蹤與控制
最簡方案下的移位初探
法理學視野下的中國法律行為制度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探討與實證研究
影響我國農地制度改革進程的因素分析
論許淵沖文學翻譯的理論創新與實踐
參照點視角下的存現句處所成分的認知
課堂微社會: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的有效方式
傳統法律文化形上源流之梳理
加強大學語文課程的精品意識
試論有關反吸煙公益廣告中的恐懼訴求
談“反饋面談”在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應用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06TJZ015) | 4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ZGXM79001) | 3 |
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無)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61003) | 2 |
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五”規劃項目(JYKY04006)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C790084) | 2 |
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FIB030789) | 1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04GC104) | 1 |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11B070400002) | 1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5012285)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8 |
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 4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 4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3 |
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課題 | 3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3 |
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 |
廣東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研究會 | 2 |
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