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叢刊》(季刊)是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國家文科基地)主辦,中華美學學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全國高校東方文學研究會協辦的學術季刊,自1992年2月創辦以來,已出版33輯,以其正確的辦學方向和高層次的學術質量在學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
《東方叢刊》面向國內外的文化研究及東方學專業研究人員,面向在高校開設東方文學、東方文化、東方美學、東方詩學的專業任課教師研究生以 及廣大的東方文學和東方文化、美學理論的愛好者,以弘揚東方文化的優良傳統,推動深入研究和闡發東方文化、東方美學、中國詩學理論的現代價值和意義為宗旨,以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為目標、倡導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堅持學術質量第一的方針,扶植具有原創性和民族特色的學術研究,為中國東方學和中國文化研究提供高層次的專業學術論壇。
東方文學、東方文化、東方美學、東方詩學、美學理論
地址:桂林市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東方叢刊>編輯部,郵編:54100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中國古代文學審美觀念發生與流變述略
尋求審美目的與人生目的之和諧
意:中國古典詩學中的核心范疇
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證異審美效應
視取向:視覺的藝術
邊緣與中心的對話——狂歡化理論視域下的趙本山喜劇小品文化
中西會通的學術旨趣與人生境界——論王岳川教授守正創新正大氣象的學術思想
接受美學在中國
多元視角中的東方美學——彭修銀教授東方美學研究管窺
奧克瑞的“非洲美學”——以《饑餓的路》為例
李贄“亦穆亦商”思想與《古蘭經》
當代美國文學批評領域的反多元文化主義潮流與論爭——以哈羅德·布魯姆為代表和中心
全球化與翻譯策略:異化·歸化·航入
威廉·瓊斯對《詩經》的譯介
科技與性別:哈拉維賽博理論與女性主義
交互敘事:數碼時代講故事的新策略
帕慕克創作的不確定性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04JZD0034) | 4 |
廣西“人文強桂”工程課題(05111001)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BZW004)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WW009)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BWW005) | 2 |
安徽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9SK224) | 1 |
安徽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科研項目(2007jqw034) | 1 |
安徽省教育廳項目(2005JQW106)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CZW002)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3CZW005)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5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8 |
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 | 4 |
廣西“人文強桂”工程課題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3 |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3 |
廣西壯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 | 2 |
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