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20.00/年
《德國研究》雜志創刊于1986年,原名《聯邦德國研究》,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份綜合性、全方位研究德國的學術期刊,由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主辦。《德國研究》始終致力于發表國內外對德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前沿課題的論文,展呈國內外學界在這一研究領域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決策高層、專家學者、企業界和文化界人士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成為中國國別研究期刊中的佼佼者。《德國研究》同樣也受到德國政府及外事部門的重視,被德國學術及文獻信息機構收藏,并成為研究對象。
《德國研究》雜志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社會、文化。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郵編:200092。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德中經濟關系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21世紀德國環保發展綱要及新政策
德國科研體制與科技隊伍的建設
德國招聘志愿人員出國工作的機構及程序
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啟用
探索真理的百歲哲人——伽達默爾
歐盟能源安全戰略分析的三種理論視角
貿易一體化與政治變革相關性研究:基于歐洲的歷史考察
豪斯霍費爾對日本傳統地緣政治學的影響
論德國公共項目招標法律及其借鑒
漢堡全民公決推翻政府的學校教育改革方案
跨國企業中上下級信任關系的構建——以德國外派管理人員對中國員工的信任構建為例
德國啟動第二階段精英倡議行動
雜志在18世紀后期德國啟蒙運動政治化中的角色研究
德國博士生院項目改革高校博士培養模式
從經合組織調查報告看德國職教體制
《德國研究》雜志文中注釋和參考文獻標注凡例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3JJD730002)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BWW024)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GJ023) | 2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13SJD810006)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C820164)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C820068)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CGJW018)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1JZD046)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5JZD0003)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810016)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2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3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3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15 |
國家留學基金 | 12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 | 9 |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 6 |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 5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