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34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民族研究》雜志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主辦的有關民族研究問題方面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主要刊登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民族經濟、民族學、民族教育、民族人口、民族法制、民族宗教、民族語言、民族歷史,以及世界民族等各學科的學術成果,是從事民族研究、民族教學和民族工作,以及對民族問題有興趣的同志、學人發表研究成果、開展學術討論的園地。
《民族研究》雜志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雙百”方針,提倡學術上廣開視野、勤勇探索、討論爭鳴、孜孜求新,為促進民族研究事業的深入發展、繁榮我國各民族科學文化、增強民族團結、加快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步伐、實現國家現代化服務。
本刊主要欄目有:中國少數民族現狀與發展調查專稿、西部開發研究、回顧與展望、跨界民族研究、重點項目、創見與爭鳴、研究述評、田野調查與研究、新書評介、學術動態等多個欄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6號樓,郵編:100081。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論明清時期的土舍
文化變遷的個例分析——清代“改土歸流”對黔中苗族文化的影響
西方民族經濟研究評介
西方旅游人類學研究述評
開創中國的影視人類學體系——《影視人類學概論》評介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歷史探索——《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讀后
民族分離主義的解讀與治理——多民族國家化解民族矛盾、解決分離困窘的一個思路
論多民族國家中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經濟人類學視野中的交換
天主教與滇南苗族傳統文化習俗的嬗變
試論“猺”、民、漢的演變——地方和家族歷史中的族群標簽
家族的歷史抑或國家的歷史——中越邊境地區沿海族群之身份與認同的歷史考察
土民、客人與鄉紳:萬歷至乾隆的黃姚社會
中國教育人類學研究述評
《漢趙史論稿——匈奴屠各建國的政治史考察》讀后
古籍《滇省夷人圖說》、《滇省輿地圖說》出版及評介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36) | 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ZD110)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5AMZ002)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31-1945)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H001)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XZS009)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ZS009)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CMZ001)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59)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BJXM2012-01)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36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4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3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21 |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 2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5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5 |
國家教育部“985工程” | 9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9 |
國家民委科研基金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