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8.00/年
《法律與倫理》(年刊)創刊于2017,出版地:北京市,語種:中文;開本:16開。是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主辦的一份學術性刊物。
《法律與倫理》秉持社會進步與法律發展同步的視野,以獨特的視角和方法考察、研究面向中國現實的法律問題。
《法律與倫理》作者都是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或法律實務部門的專家學者,各篇文章側重不同,但都是深入地反映了在法律社會學視角下對法學理論、法律問題的獨特思考。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審稿周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作者也可來電查詢,以免影響正常發表。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2冊。
柏拉圖的法理論亨廷頓·凱恩斯;郭俊義;
論公民訴權的正義價值及其限度任瑞興;
與鄧正來先生問學書信選鄧正來;夏紀森;
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權之國家尊重義務周忠學;
法治視域下先秦儒家倫理的價值與困境夏紀森;
論法治與德治——梁治平教授訪談梁治平;夏紀森;
法治中國建設中司法職業倫理的謙抑面向莫良元;
法學方法論視角下在線短租契約的法律定性梁文永;王杰;
依法規范德化社會建設劉輝;人的獨特性及其法律保障張順;
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之預防J.大衛·霍金斯;托德·I.赫倫科爾;趙赤;
論辯護人對翻供的態度與策略——兼談律師的職業倫理駱福林;
案例教學如何嵌入學術思維——以“趙C姓名權”案為例沈橋林;
法律、道德與社會:法治所涉諸議題(跨域法政微信對話錄)何志輝;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背景下個人信用信息權利的沖突與協調高國梁;
“無王期”時代的中國法理學——於興中教授訪談於興中;夏紀森;
依法治善抑或法治慈善?——中國《慈善法》頒布后的思考錢繼磊;
《創制、運行及變異——民國時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會談侯欣一;
從何種意義上理解法治文明——法治與德治關系的一種思考李瑜青;
財政與國民性關系機理探析——兼論對國民性培育的現代啟示姚軒鴿;
現代環境法治的習慣法資源發掘——從溫州八塊“生態碑”談起林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