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40.00/年
生物災害科學雜志(季刊)于1978年創刊,曾用刊名:江西植保;江西蟲訊 & 江西植保通訊。本刊宗旨是促進我國植保科技發展和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堅持面向生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各級植保科技人員基礎理論和業務水平。主要刊登植物病、蟲、草、鼠等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技術,農藥與藥械的應用研究和現代植保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發展新動向。
研究綜述、植物保護、森林保護、動物疫病防治、生物防控技術與對策 、生物災害預測。
地址: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志敏大道1101號江西農業大學期刊社,郵編:330045。
1來稿要求
1.1文稿內容新穎,立論科學,主題明確,論據充足,層次清楚,文字簡練,數據可靠,圖表清晰;內容不涉及國家保密制度、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有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糾紛問題,所有署名作者需要對文稿署名認可;本刊反對一稿多投。
1.2文稿內容包括:題名、作者、作者工作單位、地址(含單位名稱、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5~8個)、與中文摘要及關鍵詞相對應的英文翻譯、中圖分類號、文章標志碼、正文、致謝、參考文獻。
1.3來稿時在篇首頁腳注處注明論文的基金項目(有則寫):包括課題來源及基金項目編號;投稿日期,書寫格式為yyyy-mm-dd,如2012-01-0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聯系電話。
1.4題名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名。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縮寫詞、字符、代號,不要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
1.5摘要應完整準確概括論文的實質內容,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要素,并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序號。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1.6正文各層次標題可用阿拉伯數字聯系編號,如1,1.1,1.1.1,2,2.1,2.1.1……,層次劃分一般不應超過3級,均左頂格編排。
1.7圖和表應精選和精心設計,具有自明性,避免文、表、圖相互重復。圖要大小適中(半欄圖寬≤7.5cm,通欄圖寬≤16.0cm),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標注完整;照片需提供分辨率為300dpi的JPG文件,且黑白分明,層次清晰,大小適當。表采用三線表設計,標目要明確。
1.8量和單位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量名稱及符號、單位、數字等應該符合國家標準,書寫要規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
1.9參考文獻對作者參閱和摘引的同行已有的相關或相近研究要在參考文獻中給以著錄。參考文獻應為公開發表的資料,并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在文中出現處右上角注方括號,即……[1],……[2-3]。其在文后著錄的格式為:
期刊[序號]作者(不超過3人者應全部列出,超過者只列出前三人,作者之間用“,”隔開,后加“等”或“,etal”;外文作者以姓前名后順序書寫,名應縮寫并省略縮寫點,下同).篇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論文集[序號]作者.篇名[A].編著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2注意事項
2.1文稿的著作權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外,屬于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有權對來稿作適當的文字性修改,刪節或退請作者自行修改,改動較大時與作者商榷,如不同意者請來稿時預先聲明,否則,視為作者自動同意本刊的稿約。
2.2為適用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慶維普資訊公司)”等。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若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以上數據庫,請在來稿時予以說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2.3凡投本刊的稿件,均在1個月內告之是否錄用(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請勿一稿多投。
城市廢水暴露致食蚊魚形態雌/雄性化的生物學效應
病害生豬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的研究
應用粉虱座殼孢防治茶黑刺粉虱試驗研究
桐花樹毛顎小卷蛾生活史及食性初步研究
水稻孕穗末期氣候因素對稻曲病發生的研究
不同混交模式馬尾松林與松墨天牛種群動態的關系
吉安市松材線蟲病發生規律初探
6種農藥對水稻紋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漢陰縣2014年油菜菌核病發生特點原因及對策
長沙空港口岸旅游包機旅客攜帶物檢疫情況分析
四川若爾蓋原生牧草生長的農業氣候條件分析
魯西北地區氣象災害特征分析與防御研究
異常天氣對臍橙物候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活化劑在超微細磷礦粉制備中的應用研究
農園城市:欠發達地區城鄉一體化的一種新模式
2000—2010年我國水稻病蟲害發生與為害特征分析
1976—2006年江蘇省氣溫和降水量的時空變化特征
不同玉米品種抗蚜性研究
整胸寡節瓢蟲形態特征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大興安嶺地區白鉤蛺蝶生物學特性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01718) | 7 |
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7N0078)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C11B06) | 3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3140) | 3 |
福建省科技廳重大項目(2006NZ0001-2) | 3 |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GQN0056) | 3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3 |
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2012GB23260567) | 3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49) | 3 |
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07GG2009007)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14 |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59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29 |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 21 |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 | 17 |
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 1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6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14 |
江西省科技計劃項目 | 13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