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63.20/年
《中國麻作》創刊于1979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主辦的麻類作物、麻類紡織科技專業期刊。2001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準更改為《中國麻業》,2007年改刊名為《中國麻業科學》。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本刊主要報道芝麻、紅麻、亞麻、大麻、劍麻等麻類作物、麻類紡織最新科研成果、試驗研究進展、科技動態、麻紡動態和麻類作物基礎等。面向社會、面向科研,為麻類科研、生產、紡織、教學服務。適合廣大科研人員、農業管理干部、農業院校師生、麻紡、商業界人士訂閱。本刊承辦廣告業務,竭誠為廣大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服務。曾用名:《中國麻業》,現用名:《中國麻業科學》。
面向科研、面向社會、為麻類科研、紡織、生產、教學服務。
綜述、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原料生產·生態環保、纖維特性·紡織加工、新拓展·新用途、麻業論壇、簡訊、譯文。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咸嘉湖西路348號,郵編:410205。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亞麻外源DNA導入的技術與實踐
樣本量對中苧1號群體遺傳多樣性參數的影響
苧麻對鎘脅迫的響應及其對其它重金屬吸收能力的研究
高產抗病圓果黃麻新品種福黃麻3號的選育研究
纖維亞麻新品種雙亞16號選育報告
大麻新品種龍大麻一號再生體系初探
氮、磷、鉀施用對大麻原莖產量影響的研究初報
亞麻種質對白粉病的抗性評價
巴西劍麻的柔軟處理研究
劍麻葉片化學脫膠與纖維含量快速測定
大麻韌皮UV-冷凍-驟熱脫膠工藝的探討
早熟、高產、優質黃花新品種“金針早”的選育
甘肅省綠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苧麻葉面施肥研究進展
苧麻生物脫膠復合菌群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