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580.00/年
《土壤肥料》創刊于196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土壤肥料學科專業技術期刊。原名《耕作與肥料》,雙月刊。先后更名為《土肥與科學種田選編》、《土壤與科學種田》、《土壤肥料》。2006年第3期更名為《中國土壤與肥料》至今。本刊以促進土肥學科的發展為宗旨,加快成果轉化、推動技術進步為目標,堅持求實求新的辦刊方針,面向科研、教學和生產實踐,科學性強、信息量大。
主要刊登土壤、植物營養與肥料、農業水資源、農業微生物、分析測試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新經驗及國內外發展動態等。更名為《中國土壤與肥料》,特約國家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為協辦單位,更全面地適應本行業發展的需要,促進行業內不同領域的溝通,從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更有利于拓展刊登領域,提高期刊質量。
讀者對象為農業科研、教學、推廣、環保、行政管理及肥料生產、經營部門的科技、管理人員及農民技術員。本刊辦刊時間長、發行量大、信息豐富,在廣大讀者中有廣泛影響,被國內外多家數據庫和科技文摘期刊收錄。
《土壤肥料》現已更名為《中國土壤與肥料》。
專家論壇、專題綜述、研究報告、分析方法、研究簡報、技術講座、經驗交流、新產品新技術、研究動態、信息窗等。
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編:100081。
1.文稿請按“科技論文編寫格式”撰寫。要求論點明確、層次分明、數據可靠、圖表清晰、文字精煉、標點準確,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研究論文要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論文在6000字左右,摘要在300字以內,關鍵詞3~5個。摘要中要含有論文的重要數據。
3.量和單位及符號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符合國標對科技期刊的要求,不再使用N、M、ppm、rpm、畝、目等。磷、鉀等養分含量要注明其計算成分,如磷含量注明P或P2O5、鉀含量注明K或K2O。
4.圖、表要有自明性,不要求英文標注,寬度半欄小于8cm、通欄小于16.5cm。圖、表內文字、數據用6號字。表格采用三線表格式,圖不要邊框、陰影和網格線。
5.參考文獻只列出直接引用并已公開發表的文章、著作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排序(順序編碼制)。文獻序號加方括號,在引用處以上標方式標注。中文文獻不要求列英文注釋。文獻作者只寫前3人姓名,超過3人后面加“,等”;3人之內全部列出。英文文獻作者姓名姓前、名后,姓第1個字母大寫,名用大寫字母縮寫(大寫字母后不加點)。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期刊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在首頁腳注位置,標注基金項目和第一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7.以word格式、A4紙型排版,通過E-mail投稿。
8.文稿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作者自負,本編輯部為保證文稿的規范和精練,可對內容進行必要的修改、刪節。作者如有不同意見可在來稿中注明。
9.文稿請勿一稿多投。論文一經錄用,發表時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刊出后,付給作者稿酬,并贈送2~3本當期期刊。
10.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華藝期刊網”。論文刊出后以網絡方式發布。
秸稈對根區土壤酶活性、無機氮及呼吸量的影響
氮肥增效劑對海南磚紅壤土壤氮轉化影響的研究
施用有機肥對土壤有機磷轉化的影響研究
旅游景觀園林早熟禾合理施肥試驗研究
蔬菜廢棄物不同堆制方法對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溫度滴定法測定復合肥中鉀離子濃度的研究
《中國土壤與肥料》征稿簡則
無土栽培基質速效磷測定方法的研究
黑壚土和紅壤上兩種磷效率小麥根際特征差異
不同氮磷鉀施肥量對烤煙農藝性狀及養分吸收的影響
有機肥化肥配施對冬油菜養分吸收、籽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大豆餅肥對烤煙煙堿積累和含量影響的研究
葉面噴施抗旱劑對冬小麥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棉花根際解鉀細菌的生理活性和促生效果
化肥氮用量對日光溫室黃瓜產量、抗病性及土壤硝態氮的影響
施肥對切花玫瑰生長及養分吸收特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