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為安徽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圖書館)和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現被6種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它們分別是: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劍橋文摘》(CS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數據庫(CABI)、英國《動物學記錄》(ZR)和國際農業文獻檢索(AGRISInternational),同時被國內萬方、同方、《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農業文摘》等十幾家數據庫及文摘期刊收錄。曾用刊名:安徽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安徽農學院學報。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作物學、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生物學、植物保護、草與食品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園藝、工程技術。
地址:合肥市長江西路130號,郵編:230036。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花后不同時期高溫處理和行距對不同品種小麥旗葉光合特性的影響
經濟加速發展地區土地生態服務價值動態變化研究——以儀征市為例
安徽東部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評價
樟樹黃化病與木材構造特征關系的研究
安徽肖坑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土壤水源涵養功能的研究
乙烯菌核利在環境中的降解與轉化研究進展(綜述)
安徽省國土資源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建立
品種和種植環境對軟質小麥品質性狀的影響
超級稻兩優培九生育后期的光能利用和同化產物分配
水稻顯性矮稈新基因的RAPD分析
施鉀水平對油菜吸收鈣和鎂的影響
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達重組質粒的構建
瘤胃微生物不同種群對小麥秸體外降解的研究
雞鼻氣管鳥桿菌感染及其研究進展(綜述)
安徽大別山黃山松林分生物量及物質積累與分配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PAPD) | 2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7AA021506) | 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0004) | 12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2AA020206)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2730)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D03A06)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70569) | 8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70411011)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30500)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0974) | 7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43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29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9 |
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 182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84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 81 |
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 | 75 |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 | 68 |
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53 |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