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勘設計》是由四川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主辦的技術類科技期刊,1979年創刊。30年來期刊秉承“服務林業科研、生產、管理和決策,提高林業調查規劃水平”的辦刊宗旨,宣傳黨和國家在林業調查規劃及勘察設計方面的方針、政策,緊緊圍繞林業政策和生產方向的調整,結合四川省林業工作重點,突出行業技術類期刊的特點,本著為學科、為行業服務的原則,有計劃地開展組稿刊發。
《四川林勘設計》是由四川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主辦的技術類科技期刊,刊期為季刊,季末月15日出刊。歡迎有關林業政策法規、林業基礎理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森林經營、,生態環境建設、園林設計、資源保護利用、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公路、橋梁、電站的設計、改造,建筑結構,以及林產工業等綜述及研究探討類稿件。編者愿與廣大讀者、作者一起共同努力,使《四川林勘設計》成為林業調查規劃與設計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經驗的科技信息交流平臺。
本刊設立了“研究與探討”、“林業實用技術”、“3S技術應用”、“工程技術”等精品欄目。傳統欄目“研究與探討”涵蓋面廣、內容豐富、刊發了大量 涉及林業政策法規、基礎理論、森林經營、林業規劃設計等綜述及研究探討類稿件、包括森林經營、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發展、調查規劃、園林設計、資源保護和利用、生態旅游等、“工程設計”欄目刊發公路、橋梁、電站的設計、改造、建筑結構、以及林產工業方面的稿件、及時準確地發揮期刊政策導向、學術探討、技術服務及推廣的作用。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4號,郵編:610081。
1文稿內容和格式(可參考本刊已發表的文章樣式或《四川林勘設計》期刊。
正文要求論點明確,重點突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文稿一般不超過8000字。
1.1題目和摘要
題目應簡明、準確,不宜用縮略詞.英文題目翻譯必須準確,中國作者姓名采用漢語拼音,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用橫線連接.如劉少華(LIUShao-hua).作者單位必須寫出全稱和郵政編碼.摘要須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方面內容(四要素),一定不可遺漏.英文摘要可適當增加信息量,內容可多于中文摘要.
1.2關鍵詞
文稿須選出能反映文稿內容特征的中、英文對應的關鍵詞,分別2—6個,分別列于中、英文提要后,按其重要性順列、用分號間隔開.
1.3第一作者簡介和基金全稱及批準號
給出第一作者的個人簡歷(姓名、出生年份、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專業、工作單位及電子信箱)和基金來源及批準號,以腳注注于首頁.
1.4單位與符號
文稿中用國際標準的縮略詞、符號和計量單位符號及計量單位系統使用時,全文文種一致,摘要和正文中的縮略詞在首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后附縮略詞,并用括號括起,下面直接引用,不再寫全詞.
1.5插圖、照片及表格
在文稿中按出現的先后次序順序編號,插圖曲線要求墨色均勻,彩圖要求色彩分明,清晰.照片要求黑白反差大,不收彩色照片.圖中線條粗細均勻,坐標線宜用細線,圖面清晰勿折,圖和照片的寬度小圖不超過8cm;大圖一般不超過16cm.
附表置于正文相應位置處,用三線表.圖、表名稱為中英文對照.圖、表中的文字,以中英文對照為好,圖、表中的量或用來標記圖形軸線的量,用“物理量符號(斜體)/單位標準化符號”或“物理量名稱(單位標準化符號)”形式標記.
1.6公式
公式左齊排版和連續編碼,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用圓括號括起置于稿紙右邊.公式中的符號在首次出現時必須說明含義.變量(指定正體的函數除外)用斜體,矢量和矩陣符號為黑斜體,其他為正體.
1.7中、英文稿標題
第1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1.2.3.……;第2級節標題用1.1,2.1……,2.1,2.2……;第3級標題用1.1.1,2.1.1,……表示.
2來稿請注明聯系作者姓名,服務單位及詳細通訊地址,Email,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
3《四川林勘設計》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3.1著錄說明
《四川林勘設計》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國家標準(GB77140-87)之《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和清華大學光盤中心之《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采用順序編碼制.
以字母方式標識參考文獻類型:期刊文章[J],專著[M],論文集中析出文獻[A],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報紙文章[N],標準[S],專利[P],網絡文獻[OL].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為文后參考文獻。
3.2著錄格式
3.2.1期刊中析出的文獻[J]
序號作者姓名.文題[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2.2專著[M]
序號作者姓名.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頁碼.
3.2.3翻譯文獻
序號作者姓名.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頁碼.
3.2.4會議及論文集[C]中析出的文獻[A]
序號作者姓名.文題[A].見:論文集名稱(年)[C].出版地:出版社,年.
3.2.5報告[R]
[10]報告編制單位.報告題目[R],年,卷(期).出版地:出版社,年.
3.2.6學位論文[D]
序號作者姓名.文題[D].論文保存地:保存單位,年.
3.2.7國家法令、標準[S]
示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S].1990-09-07.
[2]GB/T16159~196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羽葉山黃麻扦插生根能力的研究
我國自然保護區與當地社區的沖突分析及對策探討
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昆蟲(地上部分)初步調查
川黃公路雪山梁隧道運行對黃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淺析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評價研究
扎實推進后續產業專項建設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成果
淺談四川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中幾個關鍵環節
地徑一元立木材積表編制探討
少數民族地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以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
藏東南地區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
川東北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探討
西藏林芝地區旅游客源市場分析
北京植物園旅游產品規劃
淺析會理石榴產業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鹽亭縣核桃產業化發展探討
涼北林區中幼林害鼠調查
若爾蓋縣土地沙化動態監測與影響因素分析
四川林業科學數據庫建立的探討
高光譜遙感技術在現代林業中的應用與發展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12ZC2220) | 4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2ZA153)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22B0505)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4XJY020)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07063) | 3 |
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07[F]4200)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ASH005)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MZ047)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71053)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XJC790001)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1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7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 7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 | 6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4 |
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 | 4 |
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 | 3 |
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