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特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刷,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通過抵扣不該抵扣的稅款達到少繳稅的目的,直接損害的是國家的稅收收入,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發票管理制度和國家稅收征收管理秩序。近期,山東威海警方破獲多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通過分析這幾起案件,筆者發現,隨著資金流動成本降低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呈現出一些新特點,給案件偵破帶來更高難度。如何有針對性地予以打擊和防范,成為目前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什么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和勞動的增值額為對象所征收的一種流轉稅。通俗地講,原料到成品實現了增值,產品的流通實現了增值,勞務的加入實現了增值。由于增值因素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是一個難以準確計算的數額,實行增值稅一般都采取間接計算法,即以商品銷售額為計稅依據,允許從銷售稅金中扣除外購商品的已納稅金,借以實現按增值因素納稅。簡單地講,就是征收增值稅要從產品本身扣除成本部分,因為成本部分已經納過稅了,受票方可以據此到稅務部門抵扣這部分稅款。在我國,增值稅征收范圍較廣,為了加強對增值稅的征收和管理,我國計征增值稅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刷,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指在沒有貨物銷售或者沒有提供應稅勞務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稅款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還存在一種方式,即所謂的代開,是指在本人沒有貨物銷售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情況下,根據他人的要求代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受票方,用于抵扣稅款的行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幾種行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抵扣不該抵扣的稅款達到少繳稅的目的,直接損害的是國家的稅收收入,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發票管理制度和國家稅收征收管理秩序。現在的立案追訴標準規定為,虛開的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者致使國家稅款被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此類案件呈現的新特點
1.多發性
從客觀上來講,現在的經濟形勢下,隨著競爭的加劇、利潤空間被擠壓,有些企業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不是通過改進管理、降低損耗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而是從減少交稅上想辦法,不惜以身試法,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到稅務部門抵扣,從而達到盈利的目的。目前,這種違法行為具有普遍性,在一些地方呈上升趨勢。
2.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難度大
稅務監管部門因監管人員少等因素,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難以發現,對發現和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犯罪往往有心無力。對公安機關來說,辦理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大部分是由稅務監管部門移交的,主動發現相對較少。
3.打擊難度加大
此類案件中的犯罪分子采取各種手段躲避監管部門,甚至為了逃避打擊“假戲真做”。由于網銀收費低廉,犯罪分子通過多次轉賬,既形成以假亂真的資金鏈,完成發票交易,又給人造成貨物真實交易的錯覺。有時,犯罪分子假造出入庫手續、貨物流通賬目,給偵破此類案件帶來困難。就以我們最近破獲的一起案件來看,剛開始犯罪分子大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后來隨著監管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逃避監管部門的追蹤。另外,犯罪分子往往雇傭他人作為公司法定代表人,本人在幕后操縱,罪行一旦敗露則馬上潛逃。
三、誘發此類犯罪的兩個主要原因
1.違法犯罪成本低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數額不大的,一般是補繳稅款或者罰款了事,這直接造成虛開發票行為屢打不絕,多發、高發。此外,一些定稅企業也是多發區域,比如加油站,很多司機不索要油票,節省的份額就成為此類犯罪攫取的對象。
2.打擊取證難
由于此類犯罪涉嫌人多,資金周轉環節多、流通量大,造成賬目很難被調取進行分析。為了逃避打擊,犯罪分子不惜造假賬、做假證據,要想從大量數據中去偽存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另外,犯罪分子為了不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往往通過購買等手段,取得等量的進項發票“堵窟窿”,延長犯罪行為暴露的時間,在獲利后溜之大吉。
四、打擊對策及建議
1.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堅持露頭就打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雖然偵辦難度大、取證難,但任何一類犯罪都是有跡可循的,犯罪分子的種種偽裝手法往往會成為證實其犯罪行為的有力證據。比如資金流轉,真實的交易與偽造的資金流有本質區別。一旦與其他物證印證,就會露出馬腳。犯罪分子往往無法自圓其說,只能認罪伏法。
2.多部門聯動、多警聯動、形成震懾犯罪的高壓態勢
為打擊此類犯罪,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堅持“三個延伸”,即向派出所延伸、向行政部門延伸、向企業延伸,多警聯動、多部門聯動,爭取支持與配合,獲取更多的線索與證據。尤其是可以在派出所建立經偵工作室,設立專門的經偵工作聯絡員,用心發現此類犯罪的線索。
作者:陶遵臣 張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