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校教育體系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據著核心地位,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多種社會思潮涌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基于創新視角,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構建
根據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引,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體系建設,是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1]。通過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涵,提升工作層次和工作水平,減小思想政治教育阻力,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路徑,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體系缺失
(一)缺乏長效教育機制
從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在高校教育體系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個孤立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較大影響沖擊和影響,各種言論在網絡上不斷傳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極大挑戰。從高校教育體系內部來看,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沒有形成相應的長效機制。
(二)教育工作缺乏針對性
在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著缺乏教育針對性的問題。很多思想政治教師知識陳舊,不注重社會新變化,對社會新形勢認識不足,所講解的知識老舊,無法適應現代網絡社會需求[2]。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很多教師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知識的被動接受對象,忽視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缺乏有針對的心理疏導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心理日趨復雜化。很多思想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關注學生的內心,課程講授方式過于僵硬和枯燥,所提供的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教師講解的內容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提升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心需求,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檔升級。
二、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的路徑探索
(一)強化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體系性思維
從內容和性質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建設強調思想政治教學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強調對于個體的關注。將體系性建設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需求與個性差異,而采取普適性的教育方式,缺乏對學生個體的關注[3]。而在現代教學理念指引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強調促進學生的個性解放與個性發展,重在提升學生的自由與活力,進而實現思想道德水平的總體提升。
(二)讓大學思政教育工作回歸“人本理念”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踐行“人本理念”通過開展心理疏導,可以及時化解大學生內心困惑,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對大學生內心產生了較大的沖擊,面對外部世界紛紛擾擾,大學生很難保持內心的平靜,通過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提升綜合心理健康水平,養成健康的人格。從教學模式和內容來看,構建大學生思政教育體系,是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滿足現代教育目標。
(三)采取“學教結合”模式,減小教學阻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構建教學體系,可以采取“學教結合”的模式,減小學生的阻力。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對學生進行教育,而要通過率先垂范的方式,引導學生向自己學習,減小教學阻力,提升教學實際效果[4]。充分引導大學生提升自身積極提升道德修養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幫助大學生早日成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優秀公民。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環節,針對大學生切實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解決大學生切實存在的問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提升教學豐富性,在課下,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破解內心困惑,提升教學實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進行體系性建設,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關鍵點,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尋求有效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全柱.高校課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粵西六所高校在校生的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0):121-124.
[2]張琰.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本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2):35-37,45.
[3]盧進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8):45-46,50.
[4]周曉東,馬玲.法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完善[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6):119-121.
作者:楊朗 單位:湖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