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議題式教學下的學生政治認同素養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思政課中的議題式教學應具備學生思考問題的社會情境、學科知識內容的基本邏輯、聯結學生經驗與課程知識的思維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思政課的育人價值的目的。我們設計的議題要以真實情境為載體形成學生的政治認知、要以學科知識為基石促成學生的政治認同、要以設計思維活動為路徑達成學生的政治踐行。
關鍵詞:思政課;議題式教學;政治認同
在思政課中探索并進行議題式教學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倡導的,標準中指出:“議題,既包含學科課程的具體內容,又展示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既具有開放性,又體現教學重點、針對教學難點。”[1]因此,思政課采用議題式教學,就應具備學生思考問題的社會情境、學科知識內容的基本邏輯、聯結學生經驗與課程知識的思維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實現思政課的育人價值,議題式教學要素見圖1。政治認同是思政學科首要且基本的核心素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8月14日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思政課課程目標在中學階段就是要“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因此,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學生“政治認同”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認同,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認同,以消除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因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而產生的挫折所帶來的焦慮。最終通過模仿,使其成為個人人格的一部分。根據心理發展規律,這個心路歷程應是知、信、行三位一體的過程,即從認知了解到認同信仰,最后到擁護踐行的過程。“政治認同教育也包括政治認知、政治認同、政治踐行三個層次。”[2]
1議題要以真實情境為載體,形成學生政治認知
政治認知即對各種政治現象的認識和理解,是知識層面的體會和掌握,是學生形成政治認同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為了使學生形成政治認知,我們所選擇的議題必須要基于真實的生活情境,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既要有針對性,符合學生的認知狀況;也要有客觀性,有圖有真相,畢竟事實勝于雄辯;還要有過程、有結果,便于議題的設計和操作。例如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課的第二框“參與民主生活”,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民主權利、樹立民主意識。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對于民主權利的知識了解得不多,尤其是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三種方式。而對于民主意識,雖然初三的學生已經產生了萌發,但還沒形成對這一問題的系統認識。因此,需要設計結合真實情境的議題,以實際事例來幫助學生產生認同感,教學脈絡圖見圖2。這一課設計了“面對雜亂無章的學校門口環境,我們該如何作為?”的教學議題。如果此時只要是讓學生查看教材,淺顯而粗糙地尋找行使民主權利的必要性、如何行使民主權利、如何樹立民主意識的概念,讓學生在教材中尋找既定的答案和枯燥的詮釋,這就變成了一種機械化、淺表化的教學,學生無法真正認知、認同學科知識。而我們利用學校周邊環境開展校門口秩序管理的社會調查,在此基礎上創設基于真實情境的小議題,例如:“校門口秩序管理屬于政府部門的工作,我們是否無權過問?”“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和渠道參與到校門口秩序管理中?”“參與校門口環境管理,我們中學生要注意哪些問題?”對這些議題展開討論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學生需要認知的內容融入學生研討的答案中。通過學生身邊真實的甚至是親身參與過的具體事例,來例證行使民主權利、樹立民主意識的意義。只有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思考,才能避免他們因為不了解、未深入體會而影響政治認同。
2議題要以學科知識為基石,促成學生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即對各種政治觀點的信服、信任乃至信仰,自覺自愿地接受這些政治觀點并把它們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并不斷維護和發展。培養政治認同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信念與積極的態度,因此,我們所選擇的議題必須要以思政學科的知識為基石,確保議題符合正確的價值觀,保證思政課堂政治方向的正確性。例如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課的第一框“追求民主價值”,需要實現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目標。即要使學生明白:“我們的國家為什么只能由也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又為什么只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中學生,對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模糊的,他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能夠掌握部分知識內容,但是尚不能深刻領悟,更談不上使其成為“個人信仰”的政治認同。因此,我們可以依據教材中“探究與分享”這一欄設計教學議題,以學科知識來幫助學生培養認同。這一課設計了“為什么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這一教學議題。如果在教學中采取“灌輸式”教學,即:只給結論和結果,不作比較辨析;只許信服認同,不去探究探尋。那么這種認同一定是短暫的、虛假的、被動的盲目的認同。而我們利用教材中“探究與分享”的資料開展辨析,創設基于史實知識的小議題:“我國近代有沒有嘗試走西方的民主道路?”“近代民主探索的結果如何?為什么?”以此展開分析和探究。通過對書本知識的對比和探究來引導學生認識近代民主探索的進步性與局限性,揭示近代仁人志士“還權于民”的努力不斷失敗的歷史過程,從而得出結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愿望在近代沒能實現,仁人志士們所選擇的道路不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都決定了中國只能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這種學科知識引領下、正確價值觀的關照下,學生自身探尋得出的觀點,才能夠真正得到認同,而且這種認同是長久的、真實的、主動的、理性的認同。
3議題要以思維活動為路徑,達成學生政治踐行
政治踐行即政治參與和政治實踐,這是政治認同素養中知行合一的體現,也是其價值指向。思政課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實踐性,學生通過將學科知識和社會生活實踐相關聯,從而加強學生政治行動力,使政治認同實現鞏固和強化。因此,我們選擇具有思維性、辨析性的議題,就是在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通過對動機與效果的辨析,引導學生將自己對德與法、對與錯的感性經驗,提升為在個體社會化進程中需要秉持的價值標準,進而在后續社會生活中加以踐行。”[3]例如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四課的第一框“尊重他人”,需要學生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在不同情境中踐行社會道德,從而強化社會主義文化的政治認同。社會生活情境是復雜的,因此本課設計的議題必須具有一定的價值沖突,要求學生辨析思考,這樣的政治認同才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這一課設計了“如何在復雜的情境中做到尊重他人?”這一教學議題。圍繞這一核心議題,根據不同生活情境設計了三個子議題:“別人不尊重我時我還需要尊重他嗎?”“談談對于社會弱勢群體給予的尊重體現在哪些方面?”“跟風式贊美與共情式互敬,誰更重要?”展開探究、討論、辯論。學生只有在具有價值沖突的議題探討中才能確認觀點,只有在具有思辨價值的議題探究中才能認同觀點,從而自覺地在社會生活中踐行觀點。學生在課堂上是進行知識的學習,而在課堂外的生活實踐才是真正的知識遷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議題式教學的最終指向是學生的生活實踐,使議題式教學真正得以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陳式華.論思想政治學科“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培育[J].中國德育,2019(7):67-70.
[3]李宏亮.何謂議題?議題何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視角[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2).
作者:戴濤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