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西方哲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哲學是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主要思潮之一,它的出現(xiàn)是西方哲學進入現(xiàn)代的重要標志,其代表哲學家如弗雷格、羅素、摩爾、維特根斯坦等提出了深刻而獨特的哲學思想,反映了分析哲學的特點。同時,從分析哲學作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映射出現(xiàn)代西方哲學關注人性、注重邏輯、關注科學等特點,充分顯示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分析哲學代表人物特點現(xiàn)代西方哲學特征
一、分析哲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分析哲學產(chǎn)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國家,并為北美國家所熟知。它作為20世紀西方哲學的重要思潮之一,曾在世界哲學流派中占據(jù)制高點。德國哲學家和數(shù)學家弗雷格在19世紀末在語言哲學方面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成為分析哲學的直接思想先驅。不過,西方哲學界一般說來仍把20世紀初的英國看作分析哲學的發(fā)源地,并把羅素于1905年發(fā)表的《論指示》一文視為分析哲學形成的象征,它頭一次比較詳細地闡述分析哲學某些基本觀點。維特根斯坦等人又對其作出了更深入的發(fā)展。美國哲學家卡普蘭曾對這個流派在西方世界中的影響作出評價:“我現(xiàn)在稱之為‘分析哲學’的這種廣泛的哲學思潮,是目前英語國家中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潮。幾乎在美國各大學中,以及在英國各個大學中,人們所說的哲學實際上就是指這種思潮。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別是印度和日本,情況也變得與此相似。這種分析思潮在南美也有某種影響。最后,在歐洲大陸的國家中,它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地位的?!盵1]可見,分析哲學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上獨樹一幟不斷發(fā)展。
二、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從狹義的分析哲學上來看,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雷格、羅素、摩爾、維特根斯坦等,他們在不同的角度對分析哲學進行了概括和發(fā)展。
(一)弗洛布•弗雷格(1848—1925)
弗雷格是分析哲學的直接思想先驅。1848年他出生于德國魏瑪,并從1879年起在耶拿大學執(zhí)教。波蘭哲學家沙夫稱他為“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邏輯學家,現(xiàn)在人們相信他是從亞里士多德以來邏輯學中最偉大的革新者”。[2]其著作有《論概念與對象》《概念語言》等。弗雷格首先反對心理主義,批判心理主義者“把一切歸結為主觀的東西,這種觀點貫徹到底,就等于取消了真理”。[3]即認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識的基礎不是人的心理過程而是邏輯。其次,他通過研究知識表達的形式研究知識本質。他認為知識與表達是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認為自然語言不夠嚴密,必須構造一個形式語言以確保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隨后,弗雷格由提出“函項學說”,即把語句的邏輯結構分解為函項和自變項。只有通過函項分析,區(qū)分語言的邏輯層次,我們才能避免無意義的陳述。對象與概念的區(qū)別既是弗雷格的邏輯,也是他的本體論。最后,弗雷格提出涵義是語言意義的內(nèi)容,指稱是語言有意義性的標準,用于科學目的的語言必須有指稱,語詞的涵義和指稱有嚴格的對應關系,涵義和指稱的學說形成他的語言哲學的基本觀念。總之,弗雷格把研究意義理論看作哲學研究的首要任務,并把意義理論看作哲學中唯一的一部分,為語言哲學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紀元。但應當指出,他的觀點也導致一部分人把哲學的任務歸結為語言分析,解決探討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等哲學基本問題。
(二)貝特蘭•羅素(1872—1970)
羅素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出生于英國貴族家庭,開創(chuàng)用現(xiàn)代邏輯進行哲學分析的新局面。其著作有《我的哲學發(fā)展》《意義與真理的探究》等。他的主要哲學思想是外在關系論與多元論,即在認為命題都是主—賓詞關系的命題,內(nèi)在聯(lián)系不能用于反映對象和關系的命題;摹狀詞理論和親知理論,即分析名稱和摹狀詞的差別并把知識分成兩類,我們通過感官直接認知的親知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邏輯原子主義與邏輯構造論,邏輯原子就是經(jīng)過邏輯分析后所達到的最基本的單元,并提出“只要有可能,就用有已經(jīng)實體的構造替代對未知實體的推論”;日常語言與邏輯理想語言學說,即邏輯的分析工作正是通過發(fā)現(xiàn)語言真正的邏輯形式來消除哲學問題的,因此,應當建立一種邏輯上的理想語言??傊_素的一生中哲學思想發(fā)生多次變化,但都對世界哲學思想產(chǎn)生巨大影響。
(三)喬治•愛德華•摩爾(1873—1953)
摩爾是分析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出生于倫敦近郊,在1911年回到劍橋擔任講師。其著作有《駁斥唯心主義》《保衛(wèi)常識》等。摩爾對分析哲學的貢獻主要在于他一方面領導了反對唯心主義,建立一種常識哲學;另一方面,他創(chuàng)造了概念分析方法,即對日常語言的分析,這使他成為分析哲學的奠基人。
(四)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
維特根斯坦是羅素之后影響最大的分析哲學家,其主要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在哲學觀點上經(jīng)歷過重大轉折。前期他追隨羅素,創(chuàng)造了邏輯原子主義哲學。而后期,他卻與前期哲學大相徑庭,提出語言意義的用法理論。不過他兩種相異的哲學思想對整個哲學界都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維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著邏輯實證主義,而后期則回歸日常語言學。
三、分析哲學的特點
分析哲學理論復雜繁多,它不僅在不同支派之間產(chǎn)生許多分歧,更在同一支派內(nèi)部產(chǎn)生許多的矛盾。盡管如此,他們的觀點粗略說來仍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一)把語言分析當作哲學的首要任務
分析哲學家將大部分哲學問題歸結為語言問題,并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是對科學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抑或對日常語言進行語言分析。維特根斯坦曾指出:“全部哲學就是語言批判。”[4]他認為,哲學上的迷惘混亂產(chǎn)生于濫用語言或誤用語言,強調(diào)概念的清晰性和推理的嚴謹性??柤{普也道,“哲學應當被關于科學的邏輯所代替,那就是說,應當被對于哥們科學的概念和語句的邏輯分析所代替,因為關于科學的邏輯不是別的,正是科學語言的邏輯句法。”[5]他們認為語言是哲學的唯一研究對象,哲學的任務不是發(fā)現(xiàn)新的命題,而是將已存在的命題變得清晰,探求解釋科學語言或日常語言的意義。因此,一切超出這個范圍的問題都是毫無認識意義的形而上學命題。
(二)把分析方法看作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理解和使用分析方法中,羅素、前期維特根斯坦和邏輯實證主義者基本上都強調(diào)形式分析或邏輯分析,而摩爾、后期維特根斯坦以及日常語言學派則強調(diào)概念分析或語言分析。盡管分析哲學家對分析方法的理解不盡相同,但他們都一致重視這種方法的應用。分析方法可以發(fā)揮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作用。而且,在隨后處理哲學問題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利用這種方法在語言哲學和科學哲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積極成果。
(三)高度強調(diào)理論具有科學性,并把他們的哲學稱為“科學哲學”
一方面,他們強調(diào)有必要在自然科學中建立自己的理論,特別是以數(shù)學和物理學為榜樣,使自己的論證達到自然科學那樣的精確程度。許多分析哲學家既研究哲學,又研究科學,他們或者是具有科學修養(yǎng)的哲學家,或者是具有哲學修養(yǎng)的科學家。如弗雷格、羅素等人既是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又對數(shù)學或物理做過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他們在解決哲學問題時,都強調(diào)要從細處著手,從小到大地逐個解決,以得出精確答案??柤{普對研究的科學性曾這樣描述道,“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的哲學并不導向宏偉的思辨體系,而毋寧導向一點一滴的澄清。只有當眾多的思想家辛苦工作,解決了一系列細小問題之后,才能嘗試構造這樣的體系?!盵6]
四、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特點
首先,它重視認識論以及認識方法的研究,為人們認識自我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式。分析哲學把邏輯和語言稱為“哲學的本質”,強調(diào)嚴謹而合乎邏輯的認識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xiàn)代西方哲學重視非理性的研究,著重研究認識論的方法論,為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提供理論方法和邏輯思維方式。其次,它長期關注人的發(fā)展,集中研究現(xiàn)實人的問題。現(xiàn)代西方哲學認為,哲學應當直面和反思人的生存,質疑和審視人類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以人的生存作為哲學的出發(fā)點,在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中理解哲學。它強調(diào)個人生存的感性特征,重視人類的時間性與歷史性,致力于回歸現(xiàn)實生活。從人真實生活世界出發(fā),主張哲學應源于現(xiàn)實生活,人的感性生存本身就是哲學的出發(fā)點,哲學就是在生活世界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重新審視現(xiàn)代人,改變了啟蒙以來將人神圣化的理解方式,真正把人看作具有世俗化特點和終極性追求的種種唯獨的存在,使人真正成為人。再次,語言問題已成為當代西方哲學的核心問題。為了實現(xiàn)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批判性改進,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不得不訴諸語言。例如,維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學中提出的“語言游戲說”,闡釋了我們?nèi)粘UZ言的基本作用。人類意識所面臨的世界首先在人的語言中存在,沒有語言,意識活動就無所憑依,知識與觀念就無從產(chǎn)生。不僅如此,語言構成為人的存在,世界因語言而對人開放,人們擁有語言相當于擁有世界。因此,現(xiàn)代西方哲學將以意識為中心,轉向以語言為中心,以反思性的方式推進西方哲學的發(fā)展。分析哲學在哲學上研究語言的本質,研究語言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以及真理問題,拓寬了哲學研究的渠道,豐富了哲學的內(nèi)涵,使其成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美)卡普蘭.哲學新世界[M].孟祥森譯.北京:學術出版社,1961.
[2](波蘭)沙夫.語義學引論[M].羅蘭,周易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德)G.弗雷格.算術基礎對于數(shù)這個概念的一種邏輯數(shù)學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作者:李悝悝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