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治教學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將重點放置在學生身上,盡量秉承著“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培養高中生的學科素養。而在課堂教學中,也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在政治認同、創新精神和公共參與中的政治素養。本文就從四個方面出發,探討了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以期為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中生核心素養
一、秉承著“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培養高中生的人文素養
高中階段的教育任務,一般都是以學生發展為基礎的,因此,在政治教學中,就需要增強高中生的人文素養,以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去引導學生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道路。首先,教師就可以利用政治課本中的一些經典語錄來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這些經典語錄中,蘊含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政治學習不僅是對新知識的吸收,而是應該對這些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然后對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最后,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得他們在掌握政治文化的時候,也應該學會怎樣去應用這些知識,以此來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例如,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中,馬克思所說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這就說明,學生要善于去處理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同時,在《經濟生活》的教學中,也包含了許多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識點,如“企業形象”和“良好的信譽”等,讓學生明白誠信也是人文素養中的一部分。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經典的案例,來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為他們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素養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課程形式,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就要同時代相互接軌,通過互聯網+政治課堂的教師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要充分吸取外部的優秀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造一個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最好是在教材的基礎上,去擴寬學生的思維模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同每一位公民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就需要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而且還能增強高中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在具體實踐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抓住其中的教學要點,通過情景導入,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情懷的公民。例如,在“外交”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用一段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外交活動的相關內容和政策,加深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報告的方式,去深入的思考學科社會同社會實踐之間的關系。在這種開放性的題目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精神,也能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素養。對于一些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分析自己的討論結果,并且將一些疑難點都提出來,最后在大家的討論中,得到一個最正確的答案。
三、構建一個真實的情境,增強學生對政治的認同感
情景化的教學模式,應該以教材為依據,根據教材知識的邏輯順序來進行相應的設計,將知識分為幾個不同的環節,但是需要注意的時候,確保教學內容的結構性與邏輯性,最好是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真正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高中政治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應該明白的是,政治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些知識過于的枯燥和范圍,很難產生興趣。因此,教師采用情景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這種直觀且形象的教學情境中,也能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以此來取得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以“屠呦呦獲獎”為主題情境,然后設置相應的研究性問題,其一,從哲學意義的角度上去思考和分析,青蒿素為何被評為送給世界人們的禮物?其二,如何看待屠呦呦是怎樣看待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在第一個問題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去得到相應的結論,要明白價值對事物主體具有積極的作用,而人同事物之間的屬性也是價值的一部分。在第二個問題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分組討論之后,得出結論,價值觀對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中,不僅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社會性質的問題,更能提升他們思考的能力。
四、關注生活,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困惑
學生生活在學校,而學校有時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所以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對于周圍的社會生活就會有一定的親切感,渴望從所學的知識中找尋到一定的理論依據。教材中大部分的例子都是來自于全國各個地區,距離學生實際生活比較遠,這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要想引起學生的共鳴,就必須將當地真實的社會生活引進到政治課堂中,將理論同實踐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困惑。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中,適當的將當地的經濟引入其中,當看到經濟的時候,同學們首先會想到什么,旅游、美食……,當地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得出一定的結論,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當素材源于生活時,學生對這項內容的興趣就會增加,這不僅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這對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又或者是在“稅收”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就可以采用動畫導入的方式,采用動畫的方式來詳細的介紹稅收的來源,稅收的形式和它的變化過程等。教材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能力,也能為之后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教師也要教導學生應該利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讓他們盡快去適應新課程的基本要求,為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一個堅實的保障。
結束語: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此的重視程度,注重在教學方式、內容上進行相應的創新,進而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聯系實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將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點應用到社會中。
參考文獻:
[1]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葉志鴻.讓學科思維品質培養從暗處走到前臺———也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31):12-13.
[3]佚名.公共參與“核”得其所———高中生公共參與核心素養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華夏教師,2018(24):63-64.
[4]佚名.高中政治教學中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素養的培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8(26):56-58.
作者:漆瑞珍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