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角膜炎中醫發病機制及治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醫體質學理論認為,體質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亦不同。譬如感受外邪后,陽盛體質患者易于化熱,陽虛體質患者易受風寒侵襲,氣虛體質患者由于衛外不固、易復感外邪、致疾病反復發作。《中醫眼科學》五版教材在“聚星障”一節中,描述該病的病因為:“常在熱病后,或慢性疾病,或月經不調等陰陽氣血失調的情況下發生。”[5]明確指出正虛、體內氣血陰陽失調為角膜炎的常見誘發因素。由此可見,正氣虧虛為角膜炎發生的內在病理基礎。此外,病久不愈可致正虛,正如《銀海精微•玉翳浮瞞》中所指出:“肝風攻克入腦,積熱在于肝膈之間,久乃腎虛。”[3]表明角膜炎病久常致正虛。再者,外感風熱為角膜炎常見病因,風熱熾盛久必耗氣傷陰、導致氣虧陰虛,病久陰損及陽,終致陰陽兩虛。因此,角膜炎病久必致機體正虛,正虛無力驅邪外出,可致角膜炎纏綿難愈、或致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因此,正氣虧虛既為角膜炎發生的內在病理基礎,又是疾病久羈不愈之必然轉歸。
瘀血內停為角膜炎發生發展的重要病理環節
眼部組織結構獨特,脈絡十分豐富,易產生瘀血,瘀血內停、不通則痛,具體到眼部,可表現為眼痛、眼腫、眼脹、眼部瘀血等;瘀血內停、血不利則為水,可表現為眼部水腫,上述癥狀,為角膜炎的基本狀癥狀。因此,瘀血內停亦為角膜炎病理因素之一[6]。素為血瘀體質患者,或因外感風熱、風寒,日久因熱結、寒凝、痰聚而成瘀;或因病久氣、血、陰、陽虧虛,因虛而成瘀。可見,瘀血為角膜炎病程進展中重要的病理產物。瘀血一經產生,即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若瘀血阻滯目中脈絡,不通則痛,患眼疼痛日劇;血不利則為水,患眼黑睛混濁水腫日甚;瘀血阻滯目絡,氣血津液不能上承,目失涵養而視昏;瘀血久羈進而化熱,熱毒愈盛,致病情進一步加重。由上可知,瘀血既為角膜炎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產物,又為導致疾病發生、發展、加重的重要病理環節。
熱、風、虛、瘀交結為角膜炎發病重要病機
熱、風、虛、瘀為角膜炎發生的關鍵病理因素,貫穿疾病的始末,成為角膜炎病情發展演變過程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礎。其中,熱、風侵襲為角膜炎發生的重要病因及始動因素,正氣虧虛系角膜炎發生的內在基礎與基本轉歸、亦是導致疾病復發的原因。瘀血既是角膜炎病程中重要病理產物,又為疾病發生、發展、加重的重要病理環節。因此,熱、風、虛、瘀交互為患為角膜炎發病的重要病機,四者既可單獨致病,又可相互影響。譬如風邪入里可化熱;內火上炎、熱極可生風;熱盛加之過用寒涼,必致氣陰虧虛而致正虛;火熱內結、氣陰虧虛均可致瘀;瘀血久羈、郁久化熱,熱毒愈盛,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病情加重、病勢纏綿、頑固難愈,成為角膜炎發病的基本病機。
清熱祛風、補虛化瘀為角膜炎基本治療大法
在文獻研究基礎上,同時結合臨床實踐經驗,本文提出熱、風、虛、瘀是角膜炎發病的重要病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清熱、解表祛風、補虛、活血化瘀4大類藥物的使用頻率居治療角膜炎全部藥物的前4位。因此,針對上述病機,審因論治,確立清熱祛風、補虛化瘀為角膜炎基本治療大法。通過臨床觀察驗證,證實該療法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方面確能提高療效,為該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作者:朱曉林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