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論文(9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衛生類高職院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闡述職業素養培育的意義和重要性,同時以J學院為例,探討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路徑。
關鍵詞職業素養;高職院;培育;探索;衛生
職業素養(occupationalquality)是指職業人在職業過程中個人的行為規范及行為本身,其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1]。良好的職業素養可以確保工作有效實施,并取得預期的工作成果,因此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非常關注學生的職業素養。以“服務需求、就業導向”為人才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要求有關院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有關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研究很多[2-5],而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探索并不多見,J學院是一所以中醫藥為特色、以服務健康產業發展為重點,進出兩旺的高水平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該院近年來在學生職業素質培育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取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現結合實例,就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問題開展探討。
1衛生類高職院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的內涵往往包括內化素養和外化素養,內化素養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外化素養是指個人的基本職業技能[6]。對于衛生類專業的學生來說,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醫藥衛生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內化素養有:①崇高的職業道德,醫藥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與醫藥實踐緊密聯系,即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衛生類高職院學生必須具備厚德、平等、博愛等崇高的職業道德。②堅定的職業信仰,信仰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醫藥工作者的職業信仰即是要求自身對醫藥衛生工作充滿敬畏之心,卻絕不允許和容忍自己和他人褻瀆這一神圣工作。③良好的人文素養,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甚至經濟、文化方面的人文知識,都成為新醫學模式對醫藥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層次的素質要求。良好的人文素養可以幫助醫藥工作者與患者間建立互相理解、彼此信賴的良好關系,增進醫患溝通,利于疾病的防治。外化素養即技能素養,內化素養對醫藥工作者固然重要,但必須建立在高超的專業技能下才能發揮作用,衛生類高職院學生必須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實踐技能,才能幫助患者解除病痛。
2衛生類高職院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意義
2.1職業素養培育有利于提高就業競爭力
衛生類高職院學生的主要就業單位為醫療機構或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相關調研顯示,此類用人單位尤為看重職業素養,尤其是工作責任心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工作踏實、服務意識強、服務態度好的學生[7]。就以往本院的就業情況來看,如學生在招聘面試中能體現出一定的職業素養,一般都會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2.2職業素養培育有利于促進職業發展
職業素養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如學生在學校內即能培養出一定的職業道德、職業信仰和人文素養,那么在其步入工作崗位后,一定能夠及時擺正心態,工作中吃苦耐勞,同時還能在平常的業務工作中不斷學習,逐步積累[8],最終成為醫藥用人單位的可造之材,其上升途徑和職業生涯的發展也會明顯好于一般學生。
2.3職業素養培育有利于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的辦學根本宗旨,學生培養質量如何,主要是通過學生畢業后的表現來評價的。如果一個學校的畢業生普遍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在用人單位能夠得到一致的好評和認可,那么無形間也提升了一個學校的社會認可度和辦學影響力,從而提升了整個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3J學院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探索
J學院作為一所行業內衛生高職院校,多年來一直在學生職業素養培育上下功夫,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以醫學人文課程教育為主體,以課堂外教育和學生活動為兩翼的“一體兩翼”職業素養培育路徑,不斷讓學生傳承踐行“勤慎誠愛”的校訓精神,并歸納學院學生的“四惟”職業精神(惟德、惟仁、惟謹、惟細),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3.1不斷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①不斷優化組織機構,在學校層面成立人文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學院根據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相結合、校內專家與校外專家相結合、行業內專家與行業外專家相結的思路,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引入行業專家,優化組織機構,成立校級醫學人文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全面統籌規劃學校醫學人文課程教學的研究、咨詢、指導、評估、服務等工作,努力提高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醫學生職業素養。②不斷充實醫學人文課程,逐漸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引領、以醫學人文課程為主體、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重點的人文素質課程體系。如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勢與政策》《中國近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醫學人文課程(含公共人文素養課程)包括《醫學哲學》《護患溝通》《醫學史》《衛生法學》《人文與醫學》《中醫藥與傳統文化》《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學》《美術鑒賞》《大學生合唱技巧與實踐》等;創新創業課程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就業指導》、SYB等。所開設的不同課程,均能依據課程性質,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最大可能的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對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作用。此外,所有的醫學人文課程均能結合臨床實踐形成醫患溝通模塊、醫療法律模塊、醫院文化模塊以及醫療風險模塊,每個模塊采取專題講座及座談方式進行,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3.2著力加強人文素質課堂外教育
①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重大歷史事件、傳統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深入開展黨團組織活動,通過形勢政策講座、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弘揚“大愛”精神,打造“志愿服務工程”。繼續開展“關愛夕陽紅”“大手拉小手”“走進醫院”“博愛青春”主題系列活動。將志愿服務與專業背景相結合,使學生在服務中鞏固了醫藥衛生知識,提高了專業技能,在培養大愛與奉獻精神的同時,也從受眾的感激和肯定中增強了職業自豪感和使命感。②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加強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研究課題,積極組織教師指導學生申報創新創業專項研究課題和大學生創新實踐計劃,廣泛開展創新創業理論的研究和交流,引導學生關注創新創業的關鍵問題、前沿問題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動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篩選優秀項目進駐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踐中心;創業實踐項目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重視培育創新創業典型,樹立學生創新創業成功典型,努力營造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寬容失敗的氛圍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支持條件成熟的學生注冊公司,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③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堅持以“3•20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各樣的活動和講座,逐年擴大教育與咨詢功能的輻射范圍。即發心理健康科普讀物《心窗》,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充分運用好《心窗》微信平臺;支持學生建好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指導和幫助學生開展有益心身健康的文藝活動。④勵志成才教育方面,按照“資助與育人相結合,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勵志樹人活動,引導貧困學生樹立奮發向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通過“感動建康先進人物”“自強之星”“勵志之星”“柯菲平助困獎學金”“通信公司助困獎學金”等項目的評比,積極表彰并資助一批優秀貧困生,形成良性學習氛圍和感恩社會、回饋社會之心。
3.3職業素養培育中體現中醫藥特色
①課程設立方面,相繼探索設置《中國醫學史》《國醫大師的故事》《中醫飲食文化》《中醫養生操》等中醫藥特色的人文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大醫精誠”的崇高醫德,將職業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學生活動方面,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活動”“黨團活動”三大校園活動平臺將醫學特色,特別是中醫藥特色融入到學生活動中:開展以“生命觀”教育、“大愛”教育、傳統醫德教育為主題的“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為內容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醫藥文化”有機結合的特色黨團活動。打造中醫藥特色“五大品牌活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打造“校園文化藝術節”;以醫學專業社團為主體,打造“社團巡禮節”,重點打造“針灸推拿社”“傳統刮疹社”“中藥學社”等中醫藥特色專業社團;以中醫藥文化為特色,打造“墨海飄香”讀書節,激勵學生“習古文,閱經典弘揚優秀中醫文化”;以提升實踐能力為目標,打造“醫學技能節”,特別是中藥、康復等中醫藥專業的技能展示;以中醫藥元素為點綴,打造“陽光青春體育節”,舉辦“太極拳”“太極扇”“八卦掌”“五禽戲”等彰顯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比賽。
3.4建立完善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
①完善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學分考核制度,相繼制定《J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管理辦法》,修訂《J學院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J學院學生獎勵管理辦法》,將學生參加素質教育活動納入綜合測評考核體系,對學生綜合素質給予科學評價,對成績突出者進行表彰獎勵。②完善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評價制度,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作為學院考核各二級學院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與其年底的學生工作考核掛鉤,對成績突出的予以獎勵。將用人單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評價作為重要依據之一。開展社會評價工作,通過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用人單位進行跟蹤隨訪。根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以及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素質的評價反饋,調整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和校園活動設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MaLH.Asurveyofoccupationalqualityofstudentsinvo-cationalcollege[J].Theory&PracticeofEducation,2010,2(4783):558-560.
2王嬌嬌.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6,(4):69-72.
3韓學芹.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6):69-70.
4李科.基于項目管理理論的高職院校學生“4PS”職業素質培養體系研究———以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分院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6.
5解靜.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高職學生職業基本素質養成路徑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23):68-71.
6BaggW,ClarkK.Professionalism:medicalstudents,fu-turepracticeandallofus[J].InternMedJ,2017,47(2):133-134.
7張麗媛,費杰.基于社會需求的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素養分析[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4,16(3):56-60.
8劉偉.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0,(20):71-72.
作者:劉嘉 孫占東 趙慶年 單位:江蘇建康職業學院
第二篇:經管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模式分析
摘要: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突出,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嚴峻。自2015年教育部、財政部等出臺《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后,推動高校轉型發展已成為社會共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經管類專業在轉型中需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堅持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探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模式,為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經管專業;職業素養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指位于地區(州、市),由地區(州、市)政府主管,或省管的高等學校。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指以經濟社會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點等為基礎科學定位,并在辦學體制、專業建設、教學方法、人才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建設、管理服務模式等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在地方性院校轉型的大趨勢下,經管類專業辦學中應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力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畢業生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
一、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理念與探討
近年來地方性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據統計,2013年地方本科院校初次就業率僅為75.4%。十八大之后,國家明確提出了“支持定位于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高等學校實行綜合改革,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的目標。2015年,教育部等印發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學術界對此也展開了廣泛的研究,付衛東(2014)認為發展應用技術型大學是大勢所趨,產業結構轉變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必然要求人才培養結構的變革。陳嘯(2015)提出轉型發展的思路是突破學科定勢,重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王維坤,溫濤(2015)認為,高校自身要明確應用型辦學定位、強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等。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觀層面,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具體如何轉型發展的研究較少,尤其缺乏針對某一專業的轉型研究。本文圍繞在轉型中如何提升經管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談一些淺見。
二、經管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狀況
要解決高校學生就業困境,需要將轉型發展的思路落實到學生培養過程中,落腳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上。通過走訪畢業生工作單位和學生實習單位、發放調查問卷、與學生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對隴東學院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調查,而調查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學生大多缺乏職業理想
學生片面重視專業學習,不重視非專業素養的養成,還有些學生在大學里虛度光陰,將時間耗費在網絡游戲、看小說等方面,連起碼的專業素養都不具備。我們發現,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以及相關的職業知之較少,職業意識淡薄,職業發展方向模糊,職業目標不明確,難以結合社會職業的需要和自身的特點設計大學職業發展計劃,不能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職業素養,對于個人未來的職業選擇缺乏思考。
(二)學生大多缺乏職業意識
有關就業意向的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愿到基層和艱苦行業工作,過度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和豐厚的福利報酬。用人單位招聘時部分學生專業素養不足,不能通過專業測試;部分學生不懂禮儀、不善交流、不重細節、不講誠信錯失就業機會。曾出現某畢業生已被電信公司錄用,又認為該單位是企業而毀約,而后參加公務員考試失敗最終的事件;也有學生因為用人單位無法安排甘肅省內工作崗位而放棄簽約。這都表明經管類學生還缺乏職業意識。
(三)學生職業素養普遍表現欠佳
很多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還有許多學生表現出非專業素養的缺乏,比如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某實習單位的負責同志曾表示,有實習學生被派去向其他單位送文件,對方單位詢問相關情況卻表述不清;還有學生接到上級單位通知開會的電話,卻無法向實習單位負責人清楚的告知在何時、何地開會;還有的學生缺少基本的紀律意識、規則意識,實習期間隨意遲到、礦工。這些都表明學生職業素養欠佳。經管類專業兼具理論性和應用性,如財務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具備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分析能力、財務操作的動手能力。再以經濟學專業為例,其畢業生去向多元化,有考入政府、事業單位的,有進入銀行、證券等企業的,也有從事其他行業的,因此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是綜合的。
三、地方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職業素養的塑造
地方性院校在轉型發展的大趨勢下,要著重反思人才培養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思維和習慣做法,諸如重視理論學習、忽視能力培養;能力訓練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缺乏能力培養的渠道和方式等。要協調好理論學習和應用能力的關系。我校2007年開設經濟學專業、后陸續新增財務管理等專業,對于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持續關注和分析,不斷探索和完善經管類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突出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特色,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注重訓練學生的經濟分析能力、經濟思維能力、社交能力、寫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團隊協同能力等六方面的能力。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我校經管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滿足經濟發展對經管類專業人才知識和能力結構的需求,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實踐能力,能在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各類機構與政府宏觀經濟、金融監管部門從事相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既突出實踐能力,又強調扎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根據上述人才培養目標,經管類人才培養模式應定位為包括知識培養、能力培養和素質培養的多維培養模式。
(二)指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培養職業素養
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工作部門、工作種類以及工作業績的向往與追求,是對未來工作價值目標的設想。美國的戴維•坎貝爾指出目標之所以有用,僅僅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從現在走向未來。培養職業理想就是要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通過對我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調查,55%的學生對未來職業沒有規劃。因此,要引導經管類學生明確分析自己的氣質、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個性傾向,包括興趣、動機、需要、價值觀等。然后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營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環境,促進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如將企業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標準引入高校學生管理中,引入到學生宿舍和教室衛生規格化管理之中,形成制度化、規范化。邀請社會精英或專業人士走進高校與青年學子交流,讓大學生切身感受他們的魅力,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發展自我。職業道德的養成和職業素養培養目標,必須在職業訓練和實踐中才能得以實現。經管類學生大都將從事與錢、財、物有關的工作,學生只有認真感受、體會行業要求,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通過公益活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勤工助學等方式,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們在工作中學會交往,學會包容,學會競爭和合作。通過嚴格管理,有效規范學生的行為,強化他們的時間觀念,通過習慣養成把職業規范內化為自身道德素養。根據不同專業,分別提出具體內容、具體目標和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實踐、實習活動中進行相關的職業行為訓練,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職業意識,提升職業素養。如財務管理專業在公司的實習,經濟學專業在銀行、證券公司的實習,讓學生深入到單位中去,真正進行角色轉換,了解行業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培養職業素養。讓學生熟悉職業環境,了解職業特性和職業前景,培養積極的職業情感,培養優良的職業品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高度的職業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陳嘯.打破學科定勢: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的一個新視角一一兼論重構能力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5(2).
[2]王維坤,溫濤.應用技術大學: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現狀、動因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4(7).
[3]陳鋒.關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若干問題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
[4]曲濤,肖海霞,等.經濟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結題報告[R].隴東學院,2015.
[5]張治榮,李芳芳.經管類專業大學生能力培養目標與實現路徑.時代金融[J].2015(11).
作者:張治榮 單位: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第三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機制研究
摘要:職業教育,從名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了輸送合格的職業人才,最終是以就業為導向。但在人才培養輸送企業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出了質疑。“以就業為導向”是否落到了實處,還存在哪些問題有待解決,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敗起到了決定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
2001年,國家教育部首次提出要依據經濟發展方向,企業實際需求來制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從此奠定了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雖然每年高職院校招到的學生越來越多,每年畢業的學生也急劇上升,但是企業卻越來越難招到合適的人才,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還是畢業生的質量難過關,普遍缺乏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指個體職業在從業中表現出來的個人能力、意志品質等綜合素質,包含職業技能、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等相對比較容易通過教育和培訓獲得的基本素養。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則很難在短期內通過訓練獲得,所以,又稱之為隱性職業素養。但隱性職業素養卻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是競爭中的核心決定因素,它體現在很多方面,如獨立性、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因此高職院校要強化對學生隱形職業素質的培養。
1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現狀
(1)對職業素養教育認識不足。一方面是學校方面,認為對學生進行技能的培訓就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殊不知職業素養還包括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職業態度等的培養。另一方面是學生本人,他們認為就業就是需要高學歷,對于高職畢業的學生來說,本來就業前景不樂觀,出現得過且過的情緒,根本靜不下心來學習,有的學生對未來缺少規劃,比較迷茫,平常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對現實社會生活缺乏正確認識,出現理想和現實落差,造成在就業后,不能克服困難,不能堅持努力。(2)無論是校方還是學生,都比較重視對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職業素養的培養。高職教育一直以來輕人文,重技能。總是把主要力量放在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學習上,很少對自身修養,思想境界進行必要的完善和修煉。而用人單位除了要求你能有超高的專業水平,技術技能,還需要你有團隊合作能力,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端正的工作態度等。這往往是現今大學生比較缺乏的。(3)上級主管部門政策影響。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非常重視學生的技能抽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非常高,每年一度的技能競賽壓得學生與教師喘不過氣來,因此也造成各高職院校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要徹底改變現在高職畢業生職業素養低的問題,就需要全面考慮,怎樣才能培養出高技能和高素質的優秀高職畢業生。
2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素養教育構建建議
2.1制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培育體系
這就需要結合企業方面的實際情況,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企業方面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部過程當中來,以此來實現職場化教育教學的融合。實現情景再現,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工作狀態,來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通過工與學的有效結合,派學生或者老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直接保證了教學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促使實現學習與就業的完美融合,最終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通過校企合作,還可以請到企業高管來校講課,滲透企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先進技術,經典案例,以及企業人文環境等信息,讓學生早早了解外面世界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對自己查漏補缺,從而成為一個受企業歡迎的畢業生。
2.2用人單位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現代社會是一個強調資源整合、合作共贏的社會,在工作中,對人才的溝通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工作態度、心態的穩定和樂觀、能否積極解決問題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應著重這方面的課程建設,更多開設溝通類、情商類、心態類的相關課程。但目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計全部由校內人士完成,缺乏在一線的實戰經驗,因此,在設計上更偏向于理論層面,導致培養的人才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不妨邀請用人單位對課程參與研究,并擬訂出課程學習方案,為決策部門服務,擬訂教育教學的目的任務,確定選材范圍和教學科目,編寫教科書等。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課程要素,最主要的課程要素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課程評價等。在實踐中與用人單位進行互相商討、協作研究。
2.3構建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著力打造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校園文化,來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那種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縮短了人們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各種文化、好的壞的信息充斥其中,對現今缺乏判斷的高職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嚴重考驗,因此在這樣復雜的外界環境下,創造優良的校園環境尤為重要,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學生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容易走向歧路。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那么在文化宣傳的內容上,應多以職業素養方面的知識為主,使學生長期浸潤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自覺的內化于行。以山東某中職院校為例,校園文化以“一切都是我的問題”為核心進行建設,強調責任心、主人翁意識。比如,如果校長經過某個教室沒有關燈,里面有一個學生,必然追責到這個學生。這個學生將面臨嚴厲的責罰。在這種校園文化下,全校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責任心、主人翁意識。走入社會后,能主動承擔很多別人不愿意承擔的工作。只有“以校為家”,以后才能“以企為家”。因此,該校學生還沒有畢業,通常就已經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相當重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構建學生的職業素養。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教育應當“以就業為導向”,將企業在招聘和用人過程中對職業素養的要求具體化,并融入到整個職業素養培育的過程中,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和互動,構建一個開放的人才培養機制。
參考文獻
[1]池保忠.如何培養職校學生的職業素養[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2]楊燕濱.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2(23).
[3]李少勇,康建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缺失的理想審視[J].文教資料,2013(6).
作者:喻念念 單位: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第四篇:以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育為導向的化工專業英語課程改革
【摘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目標和關鍵。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需要從生活、學習,課內、課外,全方位著手,在點滴中滲透。本文從化工專業英語的課程出發,以化工專業英語的課程實踐為基礎,探索化工專業英語與職業素養教育融合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職業素養;化工專業英語
1在化工英語教學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近幾年,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都是困擾高校教師和社會的一大難題。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而企業又尋不到合適的學生,造成這一局面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學生缺乏企業所需的職業素養,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然而,向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滿足企業的需求是職業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各所高職院校都大力開展職業素養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目標和關鍵。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院校的教育要與行業緊密結合,尤其強調學生所學要能應用于實踐,其原則就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預審標準(試行)》要求“各專業教學計劃都能較好地體現以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在“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教育”指標中提到,要“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有效地,創造性地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形式多樣的校內、校外活動”。化工專業英語課程作為化工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響應學校的號召,在日常的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
2化工專業英語教學與職業素養教育融合的途徑研究
2.1注重細節,狠抓課堂行為習慣,在點滴間培養良好素養
化工行業會接觸到一些大型的儀器設備以及危險化學品,若操作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從事化工行業的人員要求要細致,認真,嚴守規則。筆者在化工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在第一堂課上就和學生約法三章,講明課程要求以及相應的獎懲措施,讓學生明白規則。比如要求學生要提前10分鐘到教室,為課堂的開始提前做好準備,而且每堂課必點到,讓學生養成守時和提前準備的習慣。現在學生幾乎是手機不離身,為了杜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要求學生上課前將手機上交,并對上交手機的同學名單進行記錄,予以獎勵,使學生懂得專心上課,一心做事,若有學生不交手機,上課的時候把手機拿出來玩,也要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在開始新課前,要求學生在回顧上節課內容,讓他們養成不斷檢查,細致認真的習慣。
2.2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查找、調研相關職業環節,職業分類等相關內容,讓學生了解并牢記作為企業員工應有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在化工英語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自主查找有名的化學家的生平事跡,并通過制作PPT的方式向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職業道德觀的引導。化工專業英語課程因為會涉及到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英語詞匯,很多同學在上課過程中會失去興趣,積極性不高。筆者針對這個問題,引導學生一起尋找化工英語的特點,通過詞綴的變化,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工專業詞匯。比如,學生通過查看烷烴的名稱,總結出烷烴的后綴為“-ane”。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加強學生對相應職業技能的熟練掌握
英語有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對于化工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則應結合今后的崗位群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側重不同的教學內容。在對企業和行業的各項調研結果表明,除個別銷售崗位需要注重英語的聽說技能外,化工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會更多地接觸書面的應用材料,例如工藝流程圖、產品說明書、標志、化工符號等英文表示。因此教學目標更應該強調學生對英語的讀寫能力。要著重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閱讀、識別英文的能力;教學重點要以相關的科技文獻、真實的化工工藝流程圖、模擬的合同寫作等為主,融和真實的工作材料于學習之中。
2.4鼓勵開展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考慮到化工專業英文的文章屬于科技文范疇,單詞比較難懂,復雜句較多,而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又參差不齊,筆者通過分組教學、小組任務等方式,降低作業難度,同時也鼓勵同學在學習中共同探討,相互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分組教學中筆者模擬翻譯公司的組成人員,將小組成員分成組長,組員,校對人員等,各個組員承擔不同的工作任務。為了杜絕部分同學有依賴心理的現象,教師時刻關注小組的進展,對于部分小組有同學游離在外的情況予以警告或全組扣分,使組員間形成監督。通過督促每位成員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協作觀念。
2.5綜合評價學生的成績,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
改變以往的以期末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方式的評價模式,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密切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懈怠情況,及時提醒,盡早糾正,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小組合作的活動中,鼓勵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參與到評價中。在小組活動的成果展示階段,采用自我評價,組員評價,老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禮儀、口才、形象、學習要點等各個角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測評、分析、調整,進而強化學生的職場必備素養。
【參考文獻】
[1]劉世明.淺談素質教育在職屹院校應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實施[J].科教導刊,20l0(11).
[2]吳艷.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J].中學時代,2013(12):222.
[3]徐小貞,等.高職英語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吳霜 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第五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途徑分析
摘要:職業素養的有效培育,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今后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問題,是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筆者在分析職業素養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必要性,并對其有效的培育途徑進行了探索,希望對于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
1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professionalattainment,從字面上理解即是從事某一職業者符合該職業內在要求和規范應具備的素養。目前為止,學術界和職業界對職業素養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側重點存在一定的偏差。學術界關于職業素養的內涵一般分為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職業行為習慣。而職業界的職業素養則更加具體化,如包括專業素養,道德素養,創新素養,合作素養等方面。從本文探討的“高職學生”這一研究對象來看,由于現代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培訓目標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可以從“高素質”和“技能型”這兩方面把職業素養分為專業素養和非專業素養。專業素養包括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和與專業有關的一系列素養。一是專業技能素養,包括動手操作能力,專業知識,維護和革新改進行業技術的能力等。二是審美素養,如審美情趣,職業美感,職業意象等。三是創業擇業素養,包括職業擇業技巧,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才能等。四是創新素養,如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精神等。非專業素養指的是專業之外的素養。一是道德素養,如敬業感,責任心,人文精神等。高職學生需要通過課堂和實踐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的要求,從而更好地應對就業和職場壓力。二是合作素養,如合作意識,協同能力等。三是健康的心理素養,包括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抗挫能力等。四是思想政治素養,包括愛國情懷,對國家和社會的奉獻精神,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態度等。
2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必要性
2.1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使職業素養培育成為必要
高職教育的培育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它反映了高職教育的性質。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技術更新迅速,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學生可持續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高職教育是為學生職業活動持續發展奠定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的教育。否則,將導致學生的核心能力得不到持續的發展,相應地,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們將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2高職學生職業發展使職業素養培育成為必要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高職院校是他們走向社會,完成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最后的訓練基地。雖然各行業的特點和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各個行業對求職者的基本職業素養要求卻是一致的。就學生個人而言,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較為順利地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然后逐步成長為職業所需要的骨干人才,為自己的發展提供平臺。因此,職業教育應該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基于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目標來發展組織教學教育。通過各種教育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意識,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并在此基礎上樹立健康的創業和就業價值觀。
3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有效途徑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重要性已顯而易見。結合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育的現狀,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職業素養培育工作。
3.1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實現人性化測試
目前高職教育的評價手段還較為傳統,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書面考核和評價,很大程度上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并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因此,應該對評價體系進行變革,采用更為人性化的測試。這樣的測試才能在位學生提供職業素養水平鑒定的基礎上,為教學活動提供更加準確、客觀的參考依據。不可否認,考試和測試是必要的,但是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學生實踐操作的間隔程度來調整素養測試的頻率,程度,手段,標準等,這樣才能確保測評的效用。高職教育應在重視專業測試的同時更加突出素養測試。教師通過觀察,互動等多種途徑靈活地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意識等職業素養進行綜合性的測試和評價。
3.2豐富實習實訓平臺,在職業環境中培養職業素養
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實踐性教學占很大的比重,學生有一年的時間進行實訓,實習。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實習、實訓期,引導他們深刻理解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素養的具體要求,如恪守職業道德,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具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等。與此同時,實習、實訓平臺,給他們提供了在職業環境中進行崗位實踐的機會,使他們能深入社會,深入企業,了解行業規范,職業特性,進行從學生到職業認的角色轉換,在職場實踐的磨礪中逐步建立職業道德,職業意志和職業情感,樹立健康的職業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3.3促進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給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提供了更立體,更直觀的訓練環境,因此日益受到重視,這也是高職教育的重要趨勢之一。合理輸入,有效輸出的校企合作不僅能為高職學生提供真實的就業場景,而且能保證學生的就業質量和效率。校企合作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有著顯而易見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合作教學的模式我們也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構建高效的合作機構。另一方面需要校企雙方權利和責任要有明確、合理的劃分。為了盡量減少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不必要的矛盾,將可能出現的隱患排除掉,校企合作需要在達成合作意愿的基礎上,委托具有公示作用的第三方來維系和支撐雙方的合作關系,為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提供法律等方面的保障。在校企雙方達成合作意愿時由第三方來促成和維持兩者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安全,更完善的職業素養培育的機會。
4結論
在現代社會,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觀眾,職業素養培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只有擁有這些良好的職業素養,高職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也才能使自己的職業發展更加順利和寬廣。高職院校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應從實踐平臺出發,其次,對評價體系進行變革,使之更加科學、合理、人性化,最后,重視開發和推進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訓練平臺,使他們對職業素養的要求和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學校的培育,還需在社會中不斷地提升、錘煉。
參考文獻
[1]靳慧.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31-33.
[2]王雅琴.試論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職業能力教育實施的新進路[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3):28-29.
[3]張彥,耿曉棠.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J].北方經貿,2009(11):151-152.
作者:石小聞 單位:武進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武進辦學點
第六篇:高職商貿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
摘要:全球有70%的企業都在廣泛推行6S管理模式,其發展到今天具有獨到之處。作為“技術技能人才搖籃”的高職院校也應引入企業“6S”管理模式,尤其是對于商貿類專業學生來說,其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為對接商貿企業人才需求,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更應實施“6S”管理模式,深入探究其實施原則與方法。
關鍵詞:6S;商貿專業;職業素養6S管理模式[1-3]主要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
一高職學院商貿類專業引入企業“6S”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為了解商貿企業人才需求和高職商貿類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制訂更加完善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案,在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商貿系開展了以調查問卷為主、座談為輔的調研活動,調查問卷包括“商貿企業對畢業生職業素養的調查問卷”和“高職商貿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調查問卷”兩項。參與調查的企業均為與我院進行緊密校企合作的商貿企業,涉及電商、物流、銷售等行業,共發放問卷30份,全部有效回收。學生調查涵蓋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等專業,共發放問卷150份,全部有效回收。通過對比分析,找出高職學院在培養商貿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的重點與途徑。
(一)適應商貿企業人才需求的需要
通過調查發現,商貿企業特別重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順次為責任心、道德誠信、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和學習成績。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時候不僅僅著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提升、實踐經驗的積累,更重要的是要滲透入人格氣質的塑造和文化內涵的修養,提升責任心、道德誠信、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和學習能力。這些素質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是在學習階段能夠進行相關要求、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氛圍的熏陶,待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才會自然而然地去實施,減少抵觸。企業也建議將6S管理模式引入學校,可以使學生盡早端正態度,形成習慣,對個人行為有良好的約束,對接企業對人才的素質需求[2,3]。
(二)提升高職商貿類專業學生素養的需要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認為自己在就業求職過程中最具競爭實力的方面是專業技能和實習經歷,認為自己在職業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需要提高的依次是外語能力、專業基礎知識、抗壓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計算機能力、適應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自身專業技能和在學期間實習經驗的積累有一定的認可,對自身除專業素質以外,綜合素質的認識和要求是很明顯的,但并未將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等個人素質放在第一位,而企業是非常看重的。針對商貿類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院校引入6S管理更能讓學生更早掌握現場規范管理,改變學生自身不良習慣,注重個人形象和素質。
(三)學院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
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指出,高職學院人才培養要加強以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為特點的高等職業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堅持知識學習、技能培養與品德修養相統一,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4,5]。作為“技術技能人才搖籃”的高職院校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提升學院內涵建設,加強校園管理,強化校企合作,積極推進校園6S管理,制訂規章制度,營造管理氛圍,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要求的統一。將6S管理制度和規范深入人心,內化為全體師生的自覺行動,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面提升師生職業素養和學院形象。同時,引入6S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建立學院自身管理的統一化、標準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水平,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資源,營造氛圍,鑄就學院管理特色與校園文化品牌,從而提高學院管理水平。
二引入企業“6S”管理模式,提升高職商貿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具體做法
實施6S管理標準,必須事先進行精心準備和策劃,領導要率先垂范,上下一心,進行長期的督導、檢查評價、改善激勵,這樣6S管理生命力才會長久。
(一)實施原則
1.全員參與,自我管理要求人人參與,從領導到一線教師,師生齊動員,人人有責任。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推行6S管理不僅是針對學生,也包括全體教職工。只有師生同行,6S管理制度才能在校園扎根并發揚光大,學生才能受到熏陶。因此,要有明確的責任鏈,創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氛圍。2.堅持效率,明確責任堅持效率,一是要有一個工作標準,這個標準便于操作,能提高效率,隨意性不能太強。標準一旦確立,要變成規范性文件,實施考核才有理有據,而且便于要求全體師生遵照執行。二是要明確責任,細化教師工作職能,工作考核指標下放至部門,責任到人,確保人人心中有學校,工作處處有標尺;學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創造和維護干凈、整潔、舒適有序、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提高班風建設,由突擊運動轉化為常規行動。3.漸進持久,養成習慣6S管理的具體實施其實并不困難,難就難在長期持續運轉,也只有持之以恒,才會見到效果。要持久推進6S工作,必須堅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由粗到精,從形象改觀到內涵提升,從外部環境到課堂教學,都要注意細節的逐步提高。要求全體師生做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其目的不只是希望他們將東西擺好、設備擦拭干凈,最主要的是通過這些細微的動作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思想,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而能依照規定行事。
(二)實施場所與內容
“6S”管理要進辦公室、進班級、進課堂、進宿舍,全方面,無死角。1.辦公室6S管理要求建立各辦公室6S管理細則標準。各辦公室結合各自崗位工作要求,落實員工就全校衛生監督、公共財產檢查,每天巡查機制和責任區包干制度。學院保衛處及醫務室負責制定校內交通、消防、安全、防疫等6S管理細則標準并貫徹實施。2.班級6S管理要求學生處、各系部負責指導,各班結合實際制定班級6S管理細則標準并組織實施,輔導員負責對本班6S管理定期進行評價、總結與反省。各系部建立6S管理檢查評價公告欄,每周檢查公告欄結果,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3.教學6S管理要求由教務處教學常規要求制定6S管理細則。任課教師每節課負責責任包干,督促學生執行6S標準,課前提醒,課后檢查,完成清理整頓。4.實訓基地6S管理要求校內實訓基地是學生提升職業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的場所,高職學院實訓基地基本上都是與企業實際工作環境對接,因此,其6S管理尤為重要。要著重實訓基地6S管理的文化建設和細則標準,主要包括崗位職責、安全衛生、設施設備維護保養、設備定位、區域劃分等。要建立臺帳,設立6S管理執行情況公告欄,每天檢查評價,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5.宿舍6S管理要求學生處、各系部負責指導各宿舍結合實際制定宿舍6S管理細則標準并組織實施,要把宿舍里的各項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并長期制度化,并進行檢查確認,保證宿舍衛生沒有偷工減料。宿管員、輔導員負責對各宿舍6S管理定期進行評價、總結與反省,定期召開討論會,討論衛生狀況、工作效果,組織到優秀宿舍參觀,尋求使宿舍清掃活動效率更高的方法等。宿管部建立6S管理檢查評價公告欄,每周檢查公告欄結果,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6.其他場所6S管理要求食堂、超市的6S管理后勤社會化實施由學校后勤處進行督促檢查、整改提高。圖書館的6S管理細則由教務處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體育場館的6S管理細則由體育組負責制定。
三結語
堅持推進6S管理的全面實施,與學校各項管理活動相結合,并持之以恒,不斷深化,既能營造良好氛圍,提升商貿類專業學生綜合職業素養,與商貿企業用人需求相對接,又能加強學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更加規范,執行力更強。
參考文獻
[1]胡天濡,賈增堯.淺談6S管理在高職學校中推行[J].才智,2012(12):200.
[2]丁祝紅.職業院校推行6S管理實踐探索[J].職業,2011(33):20-21.
[3]張曉瑋.6S管理在高職院校應用的探索[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
[4]王長遠.發揮黨建作用推動學院科學發展——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食品學院“黨建示范點”建設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9):82-83.
[5]劉紅.落細落小落實實現創新發展——職教界解讀《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55-61.
作者:劉亞梅 姚凱 單位: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商貿系
第七篇:體訓練與酒管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研究
摘要:通過對形體訓練與提高酒管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關系的分析,闡述形體訓練是新常態下拓展素養教育、培養高素養人才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并對形體訓練的實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形體訓練;技師院校;職業教育;素養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職業教育不單是為學生提供未來發展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更是對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為他們今后的繼續成長提供最優化的保障。新常態對職業教育學校提出新的任務和要求,就是培養高素養的酒店服務業從業人員,為適應新時期社會對酒店行業從業人員的需求,形體訓練課程已成為高、中等職業學校當作培養社會各行各業(特別是服務類行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專項課程,為專業技能的學習打下基礎、提供輔助,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提高酒店服務業的質量。
一、形體訓練含義
形體訓練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各種身體練習以增進健康、塑造體形、訓練儀態、陶冶情操,提高人體良好的控制能力和表現能力的訓練。它以培養學生健美的形體、高雅的氣質、優美的舉止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內在美和外在美兼修為教學宗旨,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是提高自信力和向上品格的一種較為特殊的訓練。
二、形體訓練與酒管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關系
1.促進思想道德提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思想道德素養是人的立身之本,形體訓練的內容要適應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的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克服和戰勝困難,培養學生堅毅的品格和敬業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發展后勁。
2.養成良好的身心
酒店服務中的禮儀和客房服務工作需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通過終身鍛煉的理念,科學的飲食方法、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適當的健身運動。形體訓練還有助于調節心理,釋放不良情緒,使人保持積極向上和健康的心態,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使其能在將來很好地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
3.培養職業形象
形體訓練通過站姿、坐姿、走姿等基本姿態訓練,來塑造學生未來職業形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窗口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行業的服務形象直接表現在從業人員上,酒管專業學生以完美的形體形象和優美的舉止滿足行業的需要,塑造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酒店的整體風貌。
4.提高能力素養
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常被稱為“為紳士和淑女服務的紳士和淑女”,因而學生的職業禮儀與職業姿態構成了服務行業的最基本能力。在形體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形體訓練課程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較好的自學能力、進取創新意識,具備糾正已有的不良身體姿態的能力,能較好地展示形體與動作美,在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增進交往能力和團隊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5.增強審美情感素養
音樂是形體訓練的靈魂,通過動作表現音樂的情感和意境,以顯現其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形體訓練是追求人體身、心、美的藝術運動,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氣質和修養,培養動作的節奏感、韻律感和自身的表現力,還可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獲得審美的需要和滿足。
6.提高專業素養
酒管專業學生專業素養的養成,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鍛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要掌握專業知識,熟悉酒店前廳、客房、餐飲、康樂等部門的業務知識。其次在聽懂講解、看清示范的基礎上,認真模仿練習,逐步掌握操作要領。最后是全面掌握整個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良好的服務技能與技巧。形體訓練教學內容的各類動作,有利于培養專業技能高、綜合素質好的實用性人才,為學生就業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措施和建議
1.提升綜合素質
形體訓練不僅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還要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地提升。教師要以道德教育為導向,讓學生了解形體美的四個階段,即:了解規律,認識自我;遵循規律,調整自我;運用規律形成自我;掌握規律,展示自我。
2.促進有機結合
禮儀主要是包括一些規范的姿態,尤其是對于將來從事酒店服務業學生,更要加強禮儀姿態的訓練。而形體訓練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肌肉、姿態、協調等能力的訓練,這一方面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益,另一方還能加強與禮儀的有機結合。
3.重視教材開發
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形體訓練課程的特點,形體訓練教材要與現代酒店服務業相結合,力求理論聯系實際。教材的理論部分闡明形體訓練的科學原理與塑造形體美的一般規律、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形體要求,幫助學生掌握形體美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形體訓練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教材的技術內容從形體素質訓練、基本姿態訓練、基本動作練習、形體綜合練習等方面結合服務行業的體態語言塑造,對學生身體形態進行基礎的、系統的專門訓練,提高人體良好的控制能力和表現能力,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4.師資力量建設
當今時代,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的知識結構,是決定教學水平高低的關鍵。所以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充實師資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技術培訓,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通過教學觀摩與研討活動,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讓現有的教師提高業務水平。
5.溶入校園文化
形體訓練在注重課堂教學的同時要重視課外的實踐,作為行為文化的內容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在形體教學時,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嚴格訓練,規范動作,形成動力定型,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使講禮儀、重禮儀、追求禮儀成為師生的共同目標,形成上下聯動互動的學習氛圍。引導大學生規范自身行為,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提高自我約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傅強.職業形體塑造[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2]單亞萍.形體藝術訓練[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3]趙艷,單濤,王大力.形體訓練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28(4):121-123.
[4]黃欣加.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體育科學,2004,24(6):67-71.
[5]謝燕,胡兵.形體課對高職女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8):98-100.
[6]張釗,姜鳳艷.現代服務業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內涵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6):81-82.
[7]陸剛蘭.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J].中國成人教育,2008(12):111-112.
[8]楊靜.現代禮儀與形體訓練對空乘專業學生素質的影響[J].教育與職業,2009(8):127-128.
[9]陳寶珠.以形體訓練培養高素質人才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7(10):68-69.
作者:謝菁 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
第八篇: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提升
摘要: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日漸完善,使司法警官類院校也進入改革和成長的關鍵期,這不僅要求司法警官院校培養專業化和職業化程度更高的司法警察,而且要求司法警官院校重新定位辦學方向和學生培養目標。司法警官類院校的發展應當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從而促進學校發展建設。本文從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索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原因,并找出有效對策。
關鍵詞:司法警官院校;司法警察;人文素養
一、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人文素養先天不足
司法警官類院校的學生應當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學校理應從司法工作的實踐出發,培養學生較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首先,教學目標過于注重司法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合作意識、與人交流、溝通辦事能力的培養。其次,司法警官類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也缺乏創新意識,不能根據司法實踐的新要求,對學生開展創新性的人文教育,不能滿足培養學生理智和情感方面的職業素養的需要。最后,司法警官院校學生的基礎素質相對較差,學生的人文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少。基礎知識先天不足,在校期間又不能有效補充,是學生人文素養提升面臨的重要問題。
2.學生素質的整體性較差
我國司法警官類院校起步相對較晚,辦學起點低,辦學條件和實力相對較差,在高等院校行列中處于弱勢地位。司法警官類院校的師資力量、生源狀況、辦學硬件條件較差,從而使學生素質的整體性也較差,這也一直是困擾司法警官學校不能有效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的重要難題。首先,由于學生基礎和知識結構不同,使學生往往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較強,而其他方面的能力較弱,例如男生警務技能強,但理論知識普遍較弱。其次,學校缺乏對學生的綜合規劃,使學生的知識面較為狹窄,學生不具備整體性的司法觀念和知識,學生往往更專注于某些能力的提高。第三,學校缺乏必要的教學設施設備,由于大量教學設備過于陳舊和老化,從而不利于對學生實施全面教學,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技能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使學生不能達到整體發展的目的。
3.與職業相關的知識極度匱乏
由于我國司法警官院校在高等院校中處于特殊的地位,是專門為司法機關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的院校,這就使司法警官院校長期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的狀態,雖然學校有自己的辦學特色,但極度缺乏相關學科的教學,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和學生選擇的空間相對較小,學生在這種體制下,很難獲得與職業有關學科的知識。首先,主要表現為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普遍較高,學生都有熱愛祖國、奉公守法、懲奸除惡的決心,但職業相關知識掌握得較少。其次,由于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過于單一,不利于提升學生對犯罪心理學、科技應用、司法實務等學科學習,學生無法掌握現代司法實務必備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及能力。最后,學校存在教育教學資源浪費現象,不能發揮各種教育力量的合力,也不能廣泛開展更多的關聯學科知識教學,使司法警官院校改革的精神不能有效落實。
4.學生的實踐應用素養普遍不足
目前,司法警官類學校仍以班級授課制為主,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政治學、司法學、心理學等基礎學科的教學活動,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相對過多,實踐課程設置較少。專業課程的設置過于精細化,課程教學內容也多有重復性,缺乏對有創新性和針對司法實際問題的研究性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也主要以講授法為主,教師很少能根據學科內容使用情境教學和探究教學等方法,很難達到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促進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掌握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職業素養不高的原因
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的培養,應當從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發展要求出發,采用多樣靈活的教育教學形式,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充分結合,從而加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現代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職業素養不高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對職業素養的片面理解
傳統的司法警官院校教育認為學生的職業素養應當圍繞司法和警務工作展開,認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警務技能,使學生符合司法工作實踐要求,學生能操作相關設施設備,能從事基礎的司法警務工作即可。這種對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理解的弱化,首先,學生對提升自我能力的意識不足,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合格通過專業技能操作的考核就可以;其次,學校過于注重對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和教學,嚴重忽視了學生應當必備的心理素質、適應力和溝通力等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工作,從而使司法警官類院校教育出現了偏差,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2.缺少必要的雙師型教學隊伍
司法警官類院校需要培養能勝任現代司法實務的學生,由于以往教學過于注重理論,使教師不具備在校內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實踐和開展實踐指導教學的能力。首先,教師不能帶領學生有效完成實習和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其次,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往往在司法工作一線,學校缺少必要的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教師。再次,司法警官類院校沒有定期組織開展教師培訓的活動,絕大多數教師缺乏必要的知識更新。最后,學校沒有建立司法一線工作者、專家學者與學校溝通交流的融合機制,使司法警官類院校的專業師資力量更匱乏,影響了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3.專業設置不能與時俱進
現代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使司法警官類院校不僅要為國家司法機關輸送公務人員,而且還要面向企業輸送合格畢業人才。司法警官院校的課程設置顯然沒有體現這些變化,學校很少會從社會需要的角度來設置更熱門的專業,使學生的專業與社會的發展需要嚴重脫節,司法警官類院校培養的畢業生不能有效適應或充分滿足社會的需求。
4.學生參與實訓的機會較少
司法警官類院校應當培養具備實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強各種類型的實踐課程、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和實訓活動就變得尤為重要。首先,實習只安排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學期,實習的時間相對較短,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相對有限。其次,司法警官院校校內實訓基地水平有限,學生能與實訓的內容較為簡單,不能滿足學生提升職業素養的需求。最后,學生在實習期間即使發現了問題,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論指導和必要的解釋。學生雖然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卻無法有效補足職業素養上的缺陷。
5.教學內容跟不上時展
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司法實務更注重科技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的加工,司法警官類院校也應當使學生具備以現代科技知識為重要內容的教學課程的設置。但我國司法警官類院校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還相對落后,不能根據社會和司法工作的需要,在司法警官類院校廣泛的設置交叉學科的教學內容,也不能根據學生的崗位需要,有效改編和創新教材,科技教學活動和網絡教學活動開展相對較少,與學生有關的教學論壇和活動也極度匱乏,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成為制約司法警官類院校提升學生素養的重要瓶頸。
三、司法警官類學校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司法警官類學校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應當從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應充分研究學生提升職業素養的實際需要,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使司法警官類院校充分依靠教師集體的力量,開設學生樂于接受的課程,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
1.改變傳統教育方式
司法警官類院校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應當充分保留傳統司法警官類院校教學的優勢,重點補充教學過程中的短板。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傳統,不能放松對學生政治意識的教育,要始終把思想政治教學擺在重要位置。其次,充分發揮和調動學校所有教師的力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形式,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最后,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論壇和校園各種活動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使學生在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中有意識的提升自己。
2.提升職業道德
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可以帶動學生主動發掘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愿意主動的采取措施來補足自身的問題。雖然司法警官院校的學生普遍都有較高的道德水準,但他們也同樣會受社會不同層面思想觀念的沖擊,學生也會面對職業行為和職業判斷上的難題,從而在特定環境下產生某些消極思想。因此,司法警官類院校也應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責任意識,可以通過組織志愿者活動或社會實踐的形式,使學生切實承擔自己對社會和職業的責任。其次,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向學生傳遞正能量,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格和切實擺脫消極情緒的能力。最后,重視培養學生對法律的信仰,使學生成為自覺的法律維護者和踐行者,激發學生對職業的熱愛。
3.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
司法警官類院校應當立足于課堂教學,切實完善司法警官類院校教育教學體系,不斷開展多樣的實踐性教育活動。首先,司法警官類院校應當從學生未來可能從事多樣職業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各種相關課程和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具備較好的自我修養的同時,能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綜合素質。其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我學習意識,使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愿意自我學習和在探究中獲得知識能力的提升。最后,加強以實訓基地為主的硬件設施設備的建設,不斷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打造優秀平臺。
4.加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塑造
司法警官院校的學生首先應當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應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首先,開展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個人與同學、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其次,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提高學生處理個人情感的能力,使學生有較為完善的人格和有較高的社會成熟度。
四、結語
司法警官類院校為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應當從學生現有的職業素養現狀出發,找出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原因,切實明確司法警官類院校的教學目標、合理設置課程,有效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切實發揮教師的作用,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學校的教學資源,必要時可充分借助社會的力量,不斷提高司法警官類院校的辦學質量,從而帶動司法警官類院校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霍憲丹.司法警官教育基本定位與基本特色的分析和思考[J].中國司法,2003(12).
[2]宋立軍.復雜性思想在法律職業教育中的運用——以司法警察類高職院校為例[J].人民論壇,2010(29).
作者:申海龍 單位: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第九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析
摘要:目前我國正面臨著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經濟結構的調整及發展方式的轉變使用人單位的產業鏈條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在此種條件下各類產業對人才的需要及要求也更加復雜。而在高職學校中其原有的職業素養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為此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形勢轉變的內容來探索如何調整原有的職業素養教育結構,從而使高職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大環境。
關鍵詞:高職學校;職業素養;問題;措施
在教育改革及高校擴招的影響下我國許多高職學校發展非常迅速,高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來滿足其發展需求。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提出為社會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增加了社會就業的競爭難度。因此高職學校需要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全面性,使其可以應對復雜的就業環境,適應經濟轉變帶來的就業難題。
1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顯像層次及隱性層次,顯像職業素養主要是人才所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術能力、知識水平及職業行為,而隱性職業素養的內容更加復雜,其更多的是抽象層面上的內容,其中包含職業道德、觀念、意識等。有專家認為,在職業素養內容中,其隱性部分所占據的比例更大,對人才的職業能力影響作用更強。在職場中,一個人的專業技能是工作的敲門磚,那么其職業素養的水平則關系著人才發展的長遠性。
2職業素養培養的客觀要求與必然選擇
2.1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客觀要求
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使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各項產業全面升級,在此背景下勞動者也需要有新的觀念及技能來應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使高職學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職業素養教育體系,以此來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從而為經濟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2.2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選擇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關系著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學校的未來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重要競爭指標,同時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只有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才能保證高職學生在社會就業中有足夠的競爭力,由此可見進行全面的職業素質教育是學校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學校發展必經的途徑。學生我國教育部在職業院校的指導意見中對素質教育、職業教育、道德教育有著明確的指示,這也體現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在進行職業素養教育中提出了對學生的教育需要以人為本,并加強學校道德培育工作,從根本上強化職業素養教育。
3高職學校職業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3.1學生因素
在進行職業素養教育時學生因素會對其效果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心理因素。由于職業院校的特點決定了其生源素質水平不高的情況,一些學生還可能存在因高考失利而進入高職院校的情況,這就造成了這些學生在實際中存在著心理落差的現象,再加上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其可能產生放縱、墮落的心理,因此不愿意接受職業素養教育。(2)意識因素。一些學生無法正確的意識到職業素養教育在其未來就業中的重要性,對自身未來職業規劃不夠清晰,并且沒有學習動力,認為職業素養可有可無,不愿意積極的去面對教學活動。(3)觀念因素。在高職學校中,大多數學生的職業觀念主要集中在薪資水平、職業內容、工作環境這幾個方面,其價值觀念使學生無法對職業素養內容進行全面的接收,以上幾個條件成為學生擇業的主要標準,而工作的發展前景則被忽略。
3.2學校因素
雖然在教育改革中高職學校一直提倡全面職業素養教育,但是在實際中學校依然更加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因學校對職業素養的重視度不夠造成學生在就業后職業能力缺失的現象愈發明顯。目前在高職學校中多數沒有設立正式的職業素養教育課程,其內容并沒有被納入教學體系,并在繁多的課業下將教學中的人文部分的內容進行削減,這種只滿足專業課程的需求而忽略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方法無法滿足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需求。
4應對策略
4.1工作價值觀教育
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工作價值觀,使其理解和懂得企業文化,形成愛崗敬業、吃苦耐勞、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注重質量和效率的職業意識,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4.2團隊協作精神培養
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職業素養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因素: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其基本目標之一。就提高社會生產力來說,其并不是由單個人員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及協調能力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因此需要注重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
4.3服務和服從意識養成
服務意識是現代社會的需要,各類人才都要通過服務社會大眾而獲取合理合法的報酬,并在服務中實現自身價值,追求成功。服從意識是社會組織所必需的,是一個組織正常運作的保障。這兩種意識往往是高職生最為欠缺的,也是職業素質的要點。
4.4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培育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決定了社會對人才的創新能力有了更大的需求,因此創新能力成為高素質人才所需具備的重要條件。高職教育應按照知識經濟時代所要求的新知識、高技能和生源實際情況來調整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增強學生的科技理論知識素養。
4.5人文通識素養提升
人文素養是職業素養中重要的一環,其對學生的道德理念、行為觀念有著最直接的影響,也是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所必備的條件。人文素養關系著學生在專業技能之外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學生形成優秀的人格、強化學習能力上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通過人文素養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社會大環境。對高職學生進行全面的職業素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為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通過社會實踐及教育來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進行結合,以良好的職業道德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學校在進行職業素養培養時需要注重學生在崗位中的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周靜,李家華.高職院校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方法的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9):130-131;
[2]李思玲.培養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的實踐途徑分析及思考[J].時代教育,2016(23):234.
作者:吳彩玉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